正文

從13歲患有脂肪肝 到變身 “阿德萊德彭于晏”,96年小伙不但用健身救了自己

shiyingbao

大家好,我叫Hank

今天想給大家介紹介紹自己,

以及自己在健身道路上受到的啟發。

下面就是我的故事,第一次寫微信

排版不好,大家見諒。

一,13歲 檢查出來患有脂肪肝

第一張照片是我七歲的時候,后兩張照片是距今整整十年前,我十一歲十二歲的時候。

那時候沒有測過體重,沒有參加過任何鍛煉,基本上奉行See Food Diet,看見什么吃什么,從來不挑食。

以至于我爸后來回憶說,我當時我十歲多的時候臉上肉多的,從側面都看不到鼻子......

10歲時候的我

后來十三歲的時候,去體檢的時候,

發現有脂肪肝......

在父母的督促下打了兩年網球,多少也是瘦了點,但是看起來還是胖胖的。

13歲時候的我

二,15歲去美國,健身初體驗

去美國上學,

高中健身房離宿舍不遠,

一周也能去健身房練四次。

只是當時宿舍條件實在是太好。

每天各種好吃好喝,冰箱里可樂果汁,柜子上薯片奧利奧從來沒斷過.....

當時也不知道怎么控制飲食,可勁兒放縱了一年。

到十六歲,稍微有點肌肉了,

只是鍛煉沒有什么結構目標,只是去舉舉鐵,

今天練胸,明天背,后天腿這樣,

身體還是肉肉的。

那是我印象里體重最重的一年,210磅,整整【100公斤】,當時還沒自拍的習慣,這好像是為數不多的一張照片。

16歲時候的我

同一年,微信也火了,各種健身相關的公眾號噴涌而出,自己看著里面說的各種鍛煉方法,各種飲食計劃,心里躍躍欲試,我就開始了我的健康飲食之旅。

那時候給自己吃的就是這些:雞蛋羹+核桃+腰果+蜂蜜+藍莓+枸杞…夠養生吧。

當時宿舍里不允許做飯,但是每個房間都有一個小冰箱,這就是我當時的小冰箱。

中午學校食堂只提供各種漢堡,披薩,油炸食品,每天看那些微信公眾號,心里慢慢也知道什么飲食好,什么飲食不好。在那上了一年半高中,從來沒吃過學校的午飯。

每天早上起來一碗牛奶麥片,時間充裕的話,加一份面包夾火腿片。

當時宿舍宿管是韓國人,每天晚餐都是韓餐,還算是清淡,時不時去盛一碗豆腐湯,就著泡菜,吃幾個紫菜卷,有時候經過壽司店,順路買盒刺身嘗嘗鮮。

這兩張圖是我大部分時候的晚餐

三,18歲,在阿德 我看到了我的腹肌

就這樣體重一直慢慢下降,

最快的時候大概三個月,

掉了26磅,11公斤,

差不多是我十八歲的時候,

體重就維持在了80公斤上下,很少有變化。

18歲時候的我

高中畢業照

這張照片是我來澳大利亞之后,我高中同學在學校的畢業墻上拍的,我臨別前學校為我拍的畢業照片。

雖然我其實并沒有真正的高中畢業。

來到阿德后,脫離了學校宿舍,19歲的我從來沒有任何烹飪技,開始學“做飯”,可是第一次做飯就觸發了火警。

所以說是做飯,其實就是做實驗。第一次試著烤雞胸肉,以失敗告終。

第一次做飯以失敗告終

后來開始嘗試蒸食物,又買了個可以兩面加熱的電烤板,正式開始解鎖做飯技能。

下面是當時我做的一些飯

拍了些照片當做紀念

因為很懶嘛,很多菜都很簡單做,鍋也很容易洗,用烤箱就不用洗鍋。

用錫箔紙的話,只要洗一副筷子就好了.....哈哈哈,簡直方便。

也有嘗試著買飯盒準備食物,但是像蔬菜這樣的,只要過夜就整盒菜味道就會變得特別奇怪。

在預科的這八個月,運動加上健康飲食,

身體整個狀態又上了一層。

那個時候,身體的線條開始慢慢出來了。

20歲時候的我

就在預科快結束的時候認識了一個Local健身教練,他給我講了他的故事:從戶外健身團課做起,一步步到創辦了自己的健身房。聽了聽他的故事,覺得特別勵志,真的特別向往那種感覺,一下受到了啟發。這個可以說改變了我一生的命運。

因為第二天,我自己去大學去申請換課(本來是要去阿大學商科貿易),想轉去一個運動相關的課程,跑了好幾天,又要釋放信,又要申請新的offer,又要等我預科期末成績,等等,一大堆問題。但是這些都沒有動搖的我這個“idea”。

就在二月份,預科成績下來了,我拿了411還是412,比南澳大學運動生理學本科要求的成績410,就高了一兩分,真的一點都不夸張。就這么幸運。大學開學的前一天,我收到了正式offer,當天enroll了沒剩下幾個位置的課。

從此以后,我的健身之路,一切就自然而然地發生了......

四,22歲,決定成為一名健身教練

我現在22歲

南澳大學運動生理學大二

還有兩年畢業

一路上健身的觀念也改變了不少,一開始就是想鍛煉自己,打發時間,發泄情緒。

跟大多數男生一樣,

練的壯一點,好看一點,

去沙灘上可以自信的秀身材,

走到哪都希望自己神采奕奕的。

然后在大學學習的這兩年,

學到了人體強大的適應能力,

了解了社會老齡化慢性病多發的趨勢。

回頭想想,自己一個人,

自學各種健身動作,計劃方式,

走過不少彎路,掉進了不少坑,也受過一些傷。

我一個從來不碰啞鈴的人到現在擼鐵也經常擼出血。

這時候才意識到做人就要逼自己跳出舒適圈才會獲得真正的成長,所以我在今年年初在AIF考了個健身教練證,在大學畢業之前,跳入了健身這一行,成了一名教練。

和同學一起考出了健身教練證

這時候做健身教練,不僅是單純的想讓自己身材變得好,而在在自己變得更加優秀的同時,我也希望更多的人了解這個健身這塊領域,讓更多的人,能少走我走過的彎路,提升生活質量,讓那些能避免的慢性病都沒有機會發生。

今年加入了十周挑戰

五,現在,在十周挑戰,用我所學

可以幫助很多人

在十周挑戰的過程中,

我們不需要大家去花費精力去看沒有盡頭的文章,

或者去聽多少多少課程。

我們在健身領域有足夠的經歷,知識,來幫大家答疑解惑,就像下面這樣。

即使有一些我們暫時回答不出來的問題,我們也知道可靠的信息源去查找。你不僅是“購買”了一個為期十周的訓練課,把我們當作一個工具,隨時來使用幫助自己解決問題。

課后給學員糾正動作

而我們需要大家做的第一步,

就是給自己一個改變機會,

一個健康生活,一個健身運動的開始。

就像我小時候是個小胖子,在電視上來回換臺找動畫片的時候,偶爾看到體育頻道,總感覺杠鈴是另外一個世界,但是我給自己自己一個機會去接觸健身,不知不覺,已經拿到了教練證,也練就了自己一副好身材。

所以,所有想要減肥或者運動健身改變精神狀態的人都應該給自己一個改變的機會。

這是我帶的第一個班

已經參加的學員,大家要堅持每天認真打卡!只要飯前花兩分鐘的時間,用我們的飲食記錄APP,把食物的信息輸入進去,讓自己知道,自己往身體里都放了些什么。我也會每天給大家進行飲食督導,告訴你吃的對不對,應該怎么吃。飲食真的非常重要,如果你已經花錢參加了我們,那請好好的“利用我們”,不要浪費你的金錢和時間。

十周挑戰說實話并不長,真心希望大家在十周里,不只是認識了新朋友,同時也提升了自己對健康,飲食,鍛煉的認知

我自己是健身的受益者,所以很希望通過我的經歷分享讓更多的人走上健身之路,愛上運動。我們生活中需要運動,需要這種正能量,也希望我能通過十周挑戰能把這種健康理念的正能量分享給更多的人。

好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