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更有價值、更干凈、營養更均衡的食物”
文丨紅碗社 ID hongwanshe2020
作者丨李楊
高壓、快節奏生活,使不少年輕人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保健、養生需求逐步增強,在“養生”年輕化浪潮下,健康食品賽道正悄然崛起。
數據顯示,我國已有6億人處于亞健康的生活狀態,胃腸疾病、情緒壓力、免疫力下降是最常見的問題,且目前這種情況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肥胖、免疫力低下等問題已經在90后人群中占有相當比例;
值得慶幸是,有57%的人群已意識到保健養生的重要性,日常生活習慣正在慢慢發生變化,其中,大多數“年輕養生黨”選擇先從“食”上下功夫。在小紅書上搜索“健康飲食”,相關筆記就達到57萬+,在微博與健康、養生食品相關的話題更是比比皆是。
“年輕人的工作學習壓力比較大,同時,還面臨熬夜晚睡晚起,這就使身體沒有辦法完成自我修復,導致長期疲憊、焦慮,乃至暴飲暴食成為生活常態,這是失衡的。”
健康食品品牌均衡小站聯合創始人孟珂帆接受紅碗社采訪時介紹,通過消費者調研,團隊發現大多數年輕人面臨相似的健康問題,即“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和作息帶來腹瀉、便秘、消化不良等腸道問題”
中國營養學會營養健康研究院發布的《國人腸道健康2020年報告》也指出,過去一年87.6%的國人遇到過腸道健康問題。
“基于此背景,我們確定了均衡小站的品牌價值觀:吃進去的食物就是‘信息’,因為最終它們會構成我們的身體狀態,所以在進入身體之前,我們需要對其進行謹慎篩選。均衡小站希望通過自身的產品和服務去幫助更多——日常飲食不規律、吃不夠營養、吃有負擔食物的年輕人,降低食物破壞腸道環境,造成身體負擔的風險。”
孟珂帆介紹,2020年均衡小站重新確定了品牌方向,在這一年里共推出“羽衣甘藍粉”、“有機亞麻籽油”等“超級食物+優質脂肪”相關10余款產品,品牌單月銷售額超60萬,月增長率達200%。
“超級食物+優質脂肪”打造拳頭產品
CBNData發布的《2020新健康消費趨勢大數據報告》指出,疫情之下,關于健康的話題反復被提及,消費者健康意識也不斷提升,健康需求不斷細化。其中,飲食結構進一優化升級,83%的消費者主動調整飲食預防疾病。
2020年,憑借“無糖”理念迅速崛起的元氣森林氣泡水,采準了年輕人“喜甜又懼糖”的認知窗口期,成為“4年估值140億的現象級‘黑馬’”,并在食品飲料市場掀起“減糖熱潮”;ffit8則選擇做以“蛋白質”為核心的生意,引導并迎合年輕人“高效攝入優質蛋白”的需求,成功破圈,在3個月獲兩輪融資。
均衡小站選擇從“腸道健康”出發,來幫助年輕人改善身體狀況。團隊總結三類加重年輕人腸道負擔的不健康飲食習慣:
首先是,不規律的飲食,也是就說“一日三餐無法按時去吃”;
其次,在外賣和方便食品的飲食結構下,吃不夠營養,新鮮蔬菜、水果攝入量太少;
最后是在食品添加劑和高油、高鹽、高糖食物的作用下,養成的“重口”飲食偏好,“基于這樣的飲食背景,我們提出了均衡小站新的產品研發思路:提供更有價值、更干凈、營養更均衡的食物。”
孟珂帆進一步解釋,所謂“更有價值”,一方面是選擇高營養密度的食物,如羽衣甘藍、奇亞籽等超級食物。另一方面是選擇保留更多營養的加工方式或提純工藝;“更純凈”則體現在嚴格的配料把控,盡可能用天然食材來配搭,不選擇對人體造成負擔的添加劑;“更均衡”是指在產品開發中,以科學、健康的膳食指南作參考。
健康食品相關行業人士分析,“健康認知水平不斷提升,新世代消費者更青睞具有特征營養構成的產品,如優質蛋白、低糖低卡、適量的優質脂肪等,健康因素對于他們而言有著極強的吸引力。”
孟珂帆介紹,均衡小站目前主要圍繞“超級食物”和“優質脂肪”兩部分推出產品線。
超級食物方面,均衡小站主要推出”墨西哥奇亞籽”等低GI優質碳水代餐產品,及“羽衣甘藍粉”“藍莓粉”等果蔬膳食纖維補給產品。
據孟珂帆介紹,“羽衣甘藍粉”是其明星產品,目前月銷量在5000+,“每小袋羽衣甘藍粉含3.3g膳食纖維,這大概是150g普通蔬菜所含的膳食纖維。根據國人營養膳食指南的建議:人每天需要吃夠300~500g蔬菜,其實很少有人能達到標準。因此我們建議消費者,當吃不夠蔬菜,吃不夠膳食纖維時,可以喝2~3袋羽衣甘藍,來補充每天所需的膳食纖維。
“我們的用戶以在校大學生、工作白領和年輕寶媽為主。他們關注自身腸道健康,也比較注重身材管理、抗氧化、消炎等問題,此外還有一些出現慢性疾病的年輕群體。其實這些問題,主要是不規律、不節制的飲食習慣和作息導致的。”
為此均衡小站推出“優質脂肪”產品線,致力通過“營養油”產品改善消費者營養均衡問題。紅碗社關注到,均衡小站目前上線包括紫蘇油、椰子油、南瓜籽油、亞麻籽油等產品,幫助緩解消費者“肥胖”、“炎癥”、“脫發”等健康問題。
全球供應鏈,讓健康與好吃并存
黑蟻資本曾提出,“中國典型的消費品牌可分為三個成長階段:第一階段,從0到1的產品創新和模式雛形;第二階,是快速發展期,考驗創始人的戰略定力、營銷能力、團隊組織的發展和構建;當達到一定營收水平的時候,就進入了第三階段,有的企業增長放緩,有的企業則進化出掀翻賽道巨頭的能力。”
在從第一階段邁向第二階段,品牌從0-1后,是否擁有成熟的供應鏈支撐產品力,成為新品牌能否長效發展的分水嶺。
孟珂帆介紹,優質原料和全球供應鏈是均衡小站品牌不斷進化的底氣。
“油脂方向,我們的自有供應鏈擁有22年油脂研發和生產經驗,同時跟國外工廠和原料基地都有貿易往來;超級食物類原料供應上,因為本就是國外的概念,有些比較小眾的、高營養密度植物,更適合在國外的某些產區去種植,我們會選擇全球不同產區的品質更高的原料。
譬如,羽衣甘藍這個原料,需要考慮種植技術、生長環境和營養素的不同,我們對比了十幾種不同產地的原料,分別進行檢測,找到最合適的一款。”孟總透露團隊會在近兩年完成國外供應鏈體系的搭建。
紅碗社了解到,均衡小站擁有自己的營養師團隊,團隊成員具備食品工程學相關背景,“專業團隊在開發配方的過程中會考慮營養吸收率的問題,在搭配食材的過程中,不‘求多’而是更在意實際進入身體的營養。”
于健康食品而言,“不好吃”一直是被消費者“詬病”的核心痛點。凱度2020年發布的《影響中國消費者對休閑食品滿意度的主要因素》調研報告指出,年輕群體在做食品購買決策時,會對口味、產地、熱量等因素進行綜合考量,也越加注重健康食品的綜合實力,其中“口味“仍是體驗環節中最大的潛在決定因素。
“在大眾的認知里面,認為健康的東西可能沒什么好吃的味道。但實際上在自然界里有非常多‘天然調味料’。比如不提倡吃白砂糖,但椰子糖屬于低gi可以代替白砂糖提供甜味,同時我們在研發咸口產品時會考慮用天然大蒜粉、洋蔥粉等一系列東西做口味提升。之后在做復配時,我們會更注意不同食材做搭配,在保證健康之余也做到好吃。”
孟珂帆告訴紅碗社,為滿足消費者“即食”需求,產品均采用小包裝形式,現階段產品的使用場景主要是早餐和加餐。“直接加到礦泉水、飲料或者牛奶中代餐。”考慮到消費者代餐需求,團隊也將在現有的產品線上進一步拓展,為用戶提供一整套飲食解決方案。
在渠道層面,據了解,均衡小站將“線上”作為主陣地,與小紅書、微博上相關養生、健身類食品博主合作,將用戶引流到私域。“目前我們會比較重視‘私域’運營。日常會和用戶分享營養學觀點,并跟他們一起去做對自身的飲食記錄,針對不同用戶,在嘗試為他們提供不同的身體健康調整方案。”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