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是指當人體臟腑功能失調,氣化生不足時,容易出現語聲低微、形體消瘦或肥胖、面色蒼白、氣短懶言、精神不振、體倦乏力等多種現象。同時氣虛體質的人,容易給別人一種懶洋洋、沒有精氣神的感覺。
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會出現氣虛的表現,比如爬樓梯容易氣喘吁吁,工作時沒精神,晚上睡眠異常、易驚醒,這都是氣虛的表現。那么給大家分享五大調理妙招,健脾益氣,強身健體,讓你活力翻倍,氣虛的你不可錯過!
1、飲食調養
氣虛體質人群,日常飲食宜選用性平偏溫、健脾益氣的食物,比如常見的南瓜、山藥、大棗、白扁豆、雞肉、鵪鶉蛋等。同時不宜多食生冷苦寒、辛辣燥熱的食物,比如苦瓜、生蘿卜、螃蟹、生蠔等耗氣的食物。
2、避免受寒
氣虛體質的人在日常起居方面,需要避免虛邪賊風,通風納涼時門窗要敞開,避風保暖時就要關閉嚴密。尤其是嚴寒的秋冬季,坐臥時要避開門縫、窗縫漏風,氣虛體質的人稍微一碰冷風就容易感冒。
3、運動調養
氣虛體質的人需要一些適量的運動來增強體質,并提高自身免疫能力,比如常見的慢跑、散步、太極、養生瑜伽、登山等和緩較容易堅持的有氧運動,在運動過程中還能夠調整人體呼吸,改變急促呼吸的習慣。
4、情志調養
注重情志調養也是改善氣虛的一大重要方法,這一方法不僅可以使患者保持穩定樂觀的心態,學會調節自身的精神壓力,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精神得到了愉悅,其身體也會得到調養。比如欣賞節奏明快的音樂、插花、烘焙、制茶等方式,都可以調養患者情志,從而對氣虛起到間接的改善作用。
5、中藥調養
“氣虛”一詞本是中醫專用術語,而中醫最注重內調。改善氣虛可以選擇中藥調養,選用一些有補氣功效的藥物,比如人參、茯苓、白術、黃芪、靈芝、五味子、灸甘草等中藥材,可以日常泡水飲用,也可以選擇煲湯食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其用法用量需要遵照醫囑,不可盲目食用。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