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點“新民健康”關注,機會就要飛走了哦
春季飲食很有講究。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想要健脾養胃補中益氣,那么就一定要注意健康飲食。那么究竟哪些食物最適合春天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說說春季養生食物有哪些吧!
七種春季養生食物
1、養脾佳品大紅棗
我國古代名醫孫思邈說過:“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說,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醫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而人們在春天里的戶外活動比冬天增多,體力消耗較大,需要的熱量增多。但此時脾胃偏弱,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不適合多吃油膩的肉食,因此,熱量可適當由甜食供應。紅棗正是這樣一味春季養脾佳品。
2、補中益氣葡萄干
葡萄干是很好的補中氣食物,對人體有益氣補血的作用。對于一些貧血、平時時常頭暈的人應該常吃。春天頭暈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由于氣血不足引起的,葡萄干中有豐富的鐵,因此貧血人群應適當吃一些葡萄干。但是葡萄干中的糖分較高,因此血糖較高、易拉肚子的人應少食,建議一天食用一個掌心的量。
葡萄干有益氣、補血的作用,可養肝血,適合易貧血、常頭暈目眩的人吃。春天易頭暈的人,通常氣血較不足,而且葡萄干富含鐵質,對女性來說是造血所需,不過因糖分較高,所以怕胖、糖尿病患者、容易拉肚子的人要少吃,建議1天不要吃超過半個手掌的量。
3、入脾養血龍眼干
龍眼干可以起到安神的作用。對于一些氣血循環不好的人以及在春天容易失眠,精神不佳者可以適當的吃一些龍眼干。同時龍眼干很養脾胃,因此對于晚上失眠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不過常識龍眼干會上火,體質燥熱的人要少吃。建議一天食量不要超過半掌。
4、時令食物春之芽
春日食春芽是大自然的賜予,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說要“食歲谷”,意思就是要吃時令食物。春天里所有的植物都生發出新鮮的嫩芽,其中,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等。
5、四鮮之首是春韭
春日嘗鮮首推春韭。春天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陽氣,而韭菜最宜人體陽氣。韭菜含有揮發油、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有健胃、提神、強腎等功效。春韭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為鮮美。其根白如玉,葉綠似翠,清香馥郁。春韭吃法多樣,既可佐肉、蛋、蝦、墨魚等,又可做蒸包水餃的餡料。炒綠豆芽或豆腐干時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6、菠菜防春燥
春天里吃食的菜蔬還有菠菜,菠菜一年四季都有,但以春季為佳,“春菠”根紅葉綠,鮮嫩異常,最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對解毒、防春燥頗有益處。中醫也認為菠菜性甘涼,能養血、止血、斂陰、潤燥。因菠菜含草酸較多,有礙鈣和鐵的吸收,吃菠菜時宜先用沸水燙軟,撈出再炒。
7、蔥蒜殺菌助春陽
生姜、蔥、蒜不僅僅是烹飪時的調味品,它們還具有藥用價值。常吃可以提高食欲、提高春日陽氣,還具有殺菌防病的效果。春天的蔥和蒜都是新出的,因此在一年中的營養最為豐富。春天是傳染病多發季節,適當吃一些可以預防呼吸道疾病。
春天飲食原則
原則一:消脂排毒
老話常說“千金難買春來泄”說的其實就是春季是一個適合排毒的季節。因為經過了一個冬天處于蟄伏狀態的現代人體內不免要積累大量的脂肪和毒素,而此時建議在飲食上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消脂排毒作用的食物,比如說新鮮的牛奶、蘋果、海帶、綠豆、草莓等都具有很好的排毒作用。
原則二:補充足夠的蛋白質
中醫建議早春時期,由于氣溫比較寒冷,人體要消耗一定的能量來抵抗寒冷,因此建議早春最好以高熱量的飲食結構為主,也就是說除了正常的食用谷類食物之外,建議可適當的加些花生、黃豆、芝麻、雞蛋、各種肉類食物等等,這些食物都可以幫助人補充能量,另外肉類食物中豐富的氨基酸還有助于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
原則三:增加蔬菜水果的比例
春季也是一個氣候變化相當大的季節,各種細菌病毒開始復發,所以機體也更容易引起各種疾病,如口腔潰瘍、接觸性皮炎、呼吸系統疾病等等。而這些疾病與機體缺少某種營養素有著直接的關系,而蔬菜水果就是各種維生素含量相當高的食物。維生素A具有保護呼吸道粘膜和呼吸道上皮細胞的作用,維生素E可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身體的抗病能力等等。因此建議日常要適當的多攝入一些蔬菜水果。
原則四:多清淡飲食少油膩刺激性食物
春季由于氣候的影響,人很容易出現疲勞、食欲不振的問題,而如果食用過多的油膩食物不僅容易產生飽腹感增加疲勞感,而且還易引起消化不良等問題。
原則五:少吃酸多甘性食物
唐代著名的醫學家養生家孫思邈曾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其實這說的就是春季不要吃過多的酸性食物,要多吃甜味的食物,更有利于身體健康。因為從中醫五行理論認為春季應該多養肝氣,而肝屬木,根據五味入五臟的養生原則,酸入肝,甘入脾,所以如果吃了過量的酸性食物會使肝氣過旺,引起肝火上亢。因此建議在春季可適當多吃一些甜味的食品,以促進脾胃肝臟健康。
原則六:根據體質對癥食補
中醫認為春季養生當需食補,另外春季養生還需要以這個季節特殊的氣候為主,選擇清補,平補的保健方式。春季不建議食用狗肉、羊肉等燥熱性的食物。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