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立冬吃什么好?養生全攻略!

shiyingbao

立冬時刻

2016年11月7日 07:47:38

農歷十月初八 星期一

立冬三候

水始冰:立冬之日“水始冰”,冰寒于水,所以是水與凍的結合,冬寒水結,是為伏陰。孟冬始冰,仲冬冰壯,季冬冰盛。

地始凍:立冬后五日“地始凍”,冰壯曰“凍”,地凍為凝結,“藹藹野浮陽,暉暉水披凍”。

雉入大水為蜃:再五日“雉入大水為蜃”,與“雀入大水為蛤”對應,蜃是大蛤,古人認為,海市蜃樓便是蜃吐氣而成。

立冬飲食

北吃餃子南吃蔥,銅鍋羊肉好過冬。

餃子

在北方,立冬的規矩是吃水餃,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立冬這天應吃“倭瓜”餡的餃子。這種倭瓜是夏天買的,存在小屋里或窗臺上,經過長時間糖化,做餃子餡,味道既同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倭瓜餡不同,還要蘸醋加爛蒜吃,才算別有一番滋味。

燉肉

民間還熱衷于吃燉肉。尤其內蒙人,最愛的美食就是吃肉,在立冬這天,很多家庭也會吃燉肉,內蒙古地區有句諺語叫做“立冬不吃肉,凍掉腳趾頭”。在立冬這一天吃肉也預示著冬天的正式開啟。

吃生蔥

在北方還有句諺語叫:“一日半根蔥,入冬腿帶風。”一立冬,北方人就特別注意吃生蔥,以抵抗冬季濕寒,減少疾病發生。按老人的講法,蔥性溫味辛,能發散讓人出汗,使體內郁滯不通的陽氣隨著汗液排出,陽氣運行便通暢了,病邪也就隨汗被驅除了。

立冬養生

溫補為主,不盲補

冬季,我們要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羊肉、牛肉、雞肉、蝦、鴿、鵪鶉、海參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產熱量多,御寒效果最好。

寒冷氣候使人體維生素代謝發生明顯變化,增加攝入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增強耐寒能力和對寒冷的適應力,并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肝臟、胡蘿卜、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C則主要來自新鮮水果和蔬菜。

北方的朋友可以按照傳統習俗吃餃子,南方的朋友則可以選一只質量上乘的土雞,與各類菌菇搭配在一起,煲上一鍋暖意盎然的菌菇雞湯,也是“補冬”的好方法。

菌菇雞湯

--用料--

土雞一只

各類菌菇

姜片幾片

--做法--

1.土雞洗干凈后,去頭去尾去皮(去皮是為了不讓湯過油),菌菇洗凈;

2.把雞剁成小塊,沖洗干凈;

3.隔水電飯鍋配套的小盅內,放入雞肉和菌菇還有姜片,加入沒過食材的水量,蓋好蓋子,再加水至Max線處,慢燉即可;

4.出鍋再加入適量鹽和白胡椒就可以了。

小貼士:

本次熬雞湯,我用的是隔水電燉鍋,方便省心,還能最大程度保持食物原鮮。如果家中沒有隔水電飯鍋,可以將雞肉、菌菇、姜片放入普通電飯煲中,加沒過食材的水,按下煲湯鍵就可以了。

立冬,意味著凜冬將至,黑夜愈發漫長,天氣也越加寒冷。大家在此之后都應注意避寒藏暖,多吃溫熱食物,以度寒冬。

特搜為大家推薦粵森牛大力土雞,生活在牛大力林下,以牛大力枝葉配制玉米等五谷雜糧為食料,天然放養,自由覓食,處于生態放養狀態長大的。用它來燉湯,雞肉鮮而不老,湯汁濃郁可口。1500g/只,僅需98元。

調養作息,早睡晚起

立冬之后,要逐漸養成多睡一會兒的習慣,養護陽氣。《黃帝內經》中指出:“冬三月,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人們應該早睡晚起,等太陽出來后再起床。

注意保暖,防心血管疾病

立冬之后,氣溫驟降,身體一些部位對寒冷非常敏感,應當特別注意保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要護好頭部、手部、腳部;外出時戴手套、帽子、圍巾,穿大衣;睡前用熱水泡泡腳;刮大風時最好不要迎風行走。

對高血壓患者來說,冬季比夏季更難將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之內。因此,最好在入冬時做個血壓監測,根據情況調整用藥量。

適當鍛煉,激發身體潛能

冬季養生,不能因為天氣寒冷就把自己關在屋子里,也要適當感受天氣間的寒涼之氣,走出室外,激發身體潛能,提高身體免疫力。

冬季鍛煉,晨練時間可以適當推遲,“見太陽才運動”。戶外活動應選擇在上午9點半以后到下午4時之前進行最為適宜。要防止運動過度,避免大汗淋漓,以身體微熱為度。適宜的運動包括散步、慢跑、打太極、敲打健身球等。

冬季起居

睡:早睡晚起

冬天要早睡晚起。越是老年人越要保證七到八小時睡眠。

動:10:00-15:00最合適

冬天運動一定要在陽光充分的時候,上午十點到下午三點之間最合適。運動要選擇適合的方式,就是走路不要著急,慢慢走。只要你邁開了腿,它就對你有益處。

居:18-23℃

室內環境要保持一定的適宜溫度,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18~23度之間比較合適。冬天千萬不能太熱了,本來就干燥,越熱濕氣越蒸發,室內溫度和室外溫度相差很大,也容易感冒。

冬季防病

防呼吸系統疾病

預防疾病“三字經”:勤洗手、常通風、強鍛煉、多菜果、多喝水、睡好覺、心平靜。

鹽水漱口法:用一個罐頭瓶子,里邊加一勺鹽,早晨漱口兩次,預防呼吸系統疾病,還治療咽喉炎。

防心腦血管病

冬季溫度下降,血管縮小,血液變粘稠,血壓升20毫米汞柱,還更容易出現痙攣、心梗。所以天寒地凍時,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一定要注意。

1.保暖,不能吃涼的東西。

2.晨起一杯水。凌晨起床時間叫“魔鬼時間”,是心腦血管病突發事件高發時期。所以一定注意清晨一杯水,稀釋血液,活躍、沖洗一下胃腸道、排毒排尿。

防消化系統疾病

1.軟。不吃太硬的東西。

2.淡。吃咸容易得高血壓,會加速老化。

3.鮮。盡可能水果新鮮點、蔬菜有應季的優先吃應季的。

消除皮膚瘙癢

1.忌煙酒,忌辛辣的食品。

2.減少洗澡次數。冬天越洗皮脂腺分泌越少,所以一周一個澡就夠了。

3.洗澡的水溫不要太燙。越燙皮脂腺越受影響,適宜就行了。

4.洗完澡后,趕緊抹點油。擦點含甘油多的,可以保護皮膚,這樣減少皮膚干燥造成的皮膚發癢。

5.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C,也提高皮膚抵抗力。

6.多喝水,排毒養皮膚。

預防心理疾病

冬天注意多曬太陽。冬天的時候,人們很容易出現惆悵,從醫學上說,陽光能讓人心情振奮。

另外,如果你長期把自己封閉在小天地里,就會覺得消沉、無助、寂寞、空虛、無聊,久而久之就會得心理疾病。所以就算天氣冷,也要出門走走,找朋友聊聊天。

覺得不錯,請點贊↓↓↓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