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民日報發布養生訣:“一清二白四個好”!(同齡人都在收藏)

shiyingbao

——回復『早安』,詩詞君送你一天好心情——

◆◆◆

《黃帝內經》有言:“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盡終其天年。”

上古之人,大多能平安度過百歲春秋,頤養天年。他們之所以能健康長壽,是因為有這樣一套養生訣。

人民日報也曾經發布一篇文章,文中指出:

一項研究觀察了33個100歲以上的老人和50多個98歲—99歲的老人,總結出一個長壽秘訣:

一清二白四個好,到了百歲不算老。

想要長壽且健康,那么上了年紀后,一定要重視這“一清、二白、四個好”。

01

“一清”

清淡飲食,少葷多素

《黃帝內經》講:“飲食有節。”

很多人喜食肥甘厚膩、辛辣刺激,這類食物容易助濕生熱,給身體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飲食當以清淡為主,多吃青菜少吃肉。

蔬菜內含有我們體內所需要的大量微量元素,這些都是肉類無法替代的。

很多的長壽老人,都有飲食清淡的習慣。

高齡老中醫姜通,在101歲時身體還很健壯,每天堅持問診,走路健步如飛。

他的養生之道是:多吃蔬菜和深海魚;每天喝牛奶;不吃紅肉;每周燉一鍋土雞進補。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各方面功能下降,腸胃消化功能也會變差,所以中老年人更要養成健康科學的飲食習慣。

清淡飲食要做到“四少一多”:

四少即少油、少鹽、少糖、少辣,“一多”即食物種類盡可能地豐富。

吃飯只吃七分飽,切莫大魚大肉、高鹽高油。

一日三餐均衡搭配,做到定時定量、饑飽適中。

02

“二白”

藥圣李時珍說:“水為萬化之源,水去則營竭。”

水占人體的比重最大,人體對水的需求甚于食物。

最佳的天然飲品就是白開水,能幫助稀釋血液、排除體內毒素。

大多數長壽老人都有這個特點,每天堅持喝白開水,從而讓他們臉上有光澤,不顯老。

正常情況下,每人每天至少要喝8杯水。

早晚各飲一杯半到兩杯,剩余的在上下午、飯前飯后飲。

晚上喝水能稀釋血液,保證一夜之間血液不黏稠,減少腦血栓、腦梗塞疾病的發生。

飲水要定時定量,不要等到口渴時再喝水。

除此之外,也要注意盡量不要喝太燙的水、杯中隔夜放置的水、重復燒開多次的水。

《黃帝內經》講:“陰氣盡則寐。”

午時則陽氣最盛,陰氣衰弱。

午時不睡傷陽,陽虛容易失眠。

午睡時間太長,也會擾亂人體生物鐘,影響晚上的睡眠質量。

養成中午小睡的習慣,以半小時為宜。

不但可以保持充沛的精力,還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03

“四個好”

老話常說:“憂則傷身,樂則長壽。”

良好的心態是人身的健康之源、自強之本、長壽之根。

歷史學家周谷城先生享壽近百歲。他90壽辰那年,講述了他的長壽秘訣,他只說了“順其自然,不背包袱”八個字。

凡遇不如意事,任其來去,自己不背苦惱憂慮“包袱”,否則勞心傷神,有害健康。

該釋懷的釋懷,該放下的放下,萬事順其自然不必過于憂慮。

喜悅的心情和愉快的笑聲,遠勝過世間一切保養品。

當我們逐漸老去,子女也經常不在身邊,就應該多與自己的老朋友聯系,多結交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世界最長壽的人——130歲的阿麗米罕,一有時間就到鄰居家串門逗孩子玩;

106歲的努爾艾拉,鄰居家有什么事,她總是不請自到去幫忙。

人緣好了,身邊的朋友多了,生活就會熱鬧不少。多與朋友聊天也能夠排遣壓力、消除煩憂。

想要身體好,鍛煉肯定少不了。

適當的運動不僅有助于增強身體免疫力,還可以緩解壓力讓心情愉悅。

很多長壽老人,年輕時家庭貧寒,辛勤勞作造就一副好身板,即便上了歲數,也長期堅持鍛煉。

散步,作為一種方便健康的運動方式,能夠很好的助減肥、降三高。

除此之外,中老年人也可以選擇太極、慢跑、跳舞等舒緩的運動方式。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

睡足而起,神清氣爽,勝過任何靈丹妙藥。

一天當中最好的睡眠規律是: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在晚上9點入睡。

現代人由于種種原因很難做到,但是11點前上床睡覺,這個底線是不能逾越的。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