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畸牙套怎么選?價格差別幾千元的自鎖托槽和傳統非自鎖托槽有啥區別?丨牙套全解析

shiyingbao

Hi,大家好,我是團子,歡迎收看《正畸完全手冊》,今天繼續和大家聊聊唇側托槽。這已經是第三集了,沒辦法,誰讓唇側托槽是矯治器里的重中之重呢。

說個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數據,別看隱形牙套風風火火一副大勢所趨的樣子,但根據《2018年中國正畸消費藍皮書》的數據顯示,使用無托槽隱形牙套的患者僅占4%,唇側托槽依然是絕大部分人的選擇。

而在唇側托槽牙套中,金屬傳統托槽和金屬自鎖托槽矯治器的占比又最大,所以我們得好好聊聊這兩種牙套。

?點擊下方視頻可直接了解?

什么是傳統金屬托槽牙套

首先說說傳統金屬托槽,這個傳統其實只是相對于自鎖托槽而言,它并不是傳統到我上兩集時說的方絲弓托槽。

我們來復習一下,方絲弓托槽的外形大致和傳統金屬托槽長得差不多,但是托槽槽溝和厚度都是標準化的,所有的牙齒移動力量都來自于弓絲的彎制。

傳統金屬托槽就不一樣了,把弓絲的三道序列彎曲都集成到了托槽上,槽溝、厚度、傾斜角度都是不一樣的。因此說到傳統托槽,方絲弓托槽才是更加傳統的。

接下來的內容,我所說的傳統金屬托槽,僅僅是指非自鎖的直絲弓金屬托槽。

傳統非自鎖托槽和自鎖托槽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是否可以依靠自身的鎖扣裝置來固定弓絲。傳統托槽沒有鎖扣,只能依靠不銹鋼絲結扎或者橡皮圈套住。

那么這兩種托槽各自的優缺點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就讓我們開始逐一進行比較吧。

價格對比

就是這么現實,很多時候價格因素在患者的考慮中是非常靠前的。價格太貴的話,就算你再好再牛,也與我無瓜;所以在這點上,傳統托槽的優勢就非常大了。

一般相同品牌的兩種托槽差價都在幾千元,甚至上萬元,這個差價是有著非常大的重要意義的。

這也就是為什么托槽技術已經日新月異,數字化正畸更是一騎絕塵,但傳統托槽卻沒有像方絲弓托槽那樣退出歷史舞臺。

為什么呢?因為它能夠達到的矯治效果依然很棒,而且價格低廉。

它不香嗎?

它香死了!

值得強調的是,傳統托槽的價格低廉和一些醫生的低廉治療費意義是完全不一樣的。怎么理解呢?舉個例子,地點北京,A醫生,名牌大學正畸專科畢業,三甲醫院正畸專科工作經歷,做Damon自鎖托槽矯治器收費3萬元。

B醫生,本科或者大專學歷,二甲醫院全科醫生工作經歷,做Damon自鎖托槽矯治器收費2萬元。

其中兩位醫生用的托槽矯治器成本是一樣的,那么B醫生就可以用自身低廉的治療費來和A醫生競爭。而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患者就可以選擇治療費低廉的B醫生。

當然了,如果患者選擇了B醫生,那么后續可能會產生的更大的治療風險就要自己來承擔了。

但是因為有價格低廉的傳統托槽存在,患者就可以選擇讓A醫生為其做傳統托槽,從而減輕預算上的壓力,并以此獲得更好的醫療資源以及更可靠的風險保障。

矯治效率對比

要先說明的是,矯治效率不等于矯治效果哈,矯治效果是看最終摘下牙套后,是否能夠達到標準的磨牙咬合關系、牙齒近遠中關系、唇舌傾斜角度、領面接觸等等。

而矯治效率是指是否可以高效完成醫生所設計的牙齒移動方案,從而減少矯治所花費的時間。

之前我說過,托槽和弓絲之間產生的摩擦力會降低矯治效率,從托槽材質上的影響來說,陶瓷托槽已經完敗給表面高度光滑的金屬托槽;剩下的,就是金屬非自鎖和金屬自鎖之間的比拼了。

但是自鎖托槽也是分派別的,常見的有兩派:以Ormco和3M為代表的被動式自鎖托槽,和以AO和非凡為代表的主動式自鎖托槽。

被動式自鎖托槽大概可以理解成,醫生需要按下鎖扣裝置才能放入和取出弓絲,并且弓絲在槽溝里是沒有受到任何壓力的,可以自由的左右滑動。

主動式自鎖托槽則是依靠一個特殊的彈簧夾,弓絲在放入槽溝的同時就會被彈簧夾給鎖住,并且彈簧夾還會持續對弓絲進行施力。

所以明白了兩種自鎖托槽的原理,以后就不要再問我為什么自鎖托槽長得都不一樣了。

根據一份徐寶華教授和張瑾醫生的實驗研究顯示,主動式自鎖托槽、被動式自鎖托槽和傳統非自鎖托槽,三種類型的托槽與弓絲產生的摩擦力差別,其實是和弓絲的粗細、放置角度息息相關的。

當弓絲很細時,不管是主動式自鎖托槽還是被動式自鎖托槽,與弓絲所產生的摩擦力都很小,都要低于非自鎖托槽。

那什么時候需要細弓絲呢?正畸初期的牙齒排齊階段,這個時候是自鎖托槽矯治效率最高的時候,旁邊戴傳統托槽的小伙伴還在辛辛苦苦排齊,而你就快要進入下一個階段了。

還沒完哦,如果弓絲換成尺寸較大的粗弓絲時,那么自鎖托槽的優勢就蕩然無存了,甚至會比傳統托槽的摩擦力更大。

那什么時候會用到粗弓絲呢?就是拔牙矯正病例中,關閉拔牙間隙的收縫階段,這個時候自鎖托槽和傳統托槽在矯治效率上就沒有區別了。

因此從理論上來說,在使用自鎖托槽的大部分時候,因為摩擦力較低,矯治效率就會比較高。但神奇的是,這僅僅只是理論上的,是只出現在矯治器廠商們的宣傳中和正畸醫生們主觀印象中的論斷。

事實上,到目前為止,并沒有任何一項符合詢證醫學的大樣本隨機對照實驗,可以確切證明自鎖托槽在整個正畸療程中,矯治效率要優于傳統托槽。

怎么樣,是不是很意外?

好的,我個人覺得最重要的兩項對比說完了,接下來的對比我就不說那么詳細了,快速的給大家過一遍吧。

牙根吸收對比

學者們普遍認為過大的矯治力和過快的牙齒移動速度,都會增加牙根吸收的風險,所以提倡使用輕柔的矯治力。

Damon自鎖托槽矯治器就是持續輕力矯治的代表,有研究表明,被動式自鎖托槽牙套所造成的牙根吸收程度要優于傳統托槽。

美觀程度對比

傳統托槽大多數都是雙翼的寬托槽,自鎖托槽的體積要明顯小于傳統托槽。傳統托槽如果使用橡皮圈結扎的話,橡皮圈還會染色或褪色,非常影響美觀,而自鎖托槽則沒有這個煩惱。從簡潔干凈的角度上來說,自鎖托槽拿下一分。

但是一些有個性的妹子就是喜歡傳統托槽,并且還要掛上色彩鮮艷的橡皮圈彰顯個性。老實說,我覺得還挺好看的。

舒適度對比

傳統托槽在使用不銹鋼絲結扎后,患者會感到顯著的脹痛感,甚至會被結扎絲刮到軟組織,而造成更大的不適。

而自鎖托槽因為摩擦力低,可以使用更輕柔的矯治力,并且沒有結扎絲,戴在口中的舒適程度是要遠遠優于傳統托槽的。

復診時間對比

有實驗顯示,使用橡皮圈結扎所花費的時間是自鎖托槽的10倍,使用不銹鋼絲結扎所花費的時間是自鎖托槽的15倍。

或許對患者的復診體驗來說這一點時間上的差別并不大,無非就是從10分鐘變成了20分鐘而已;但是對醫生來說就意義非凡了,這可是一天能看診20個病人還是40個病人的區別了。

這讓我聯想到了直絲弓矯治之所以能夠淘汰方絲弓矯治成為絕對主流,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把醫生從彎制各種弓、各種曲的繁瑣工作中解放出來了,極大的減少了醫生的椅旁操作時間。

而就能夠帶來的最終正畸治療效果而言,直絲弓矯治其實和方絲弓矯治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區別。

這就細思極恐了,傳統托槽矯治器會不會也將步入方絲弓的后塵,自鎖托槽尚未被確切證明的矯治效率優勢,莫非只是廠商聯合醫生提高利潤的一場輿論陰謀?

不敢想,不敢想...這個月Iphone12就要發售了,是我的Iphone8已經不能流暢的刷微博刷B站了嘛?那還怎么和你們要一鍵三連呀。

哈哈,陰謀論到此為止,只是和大家開個玩笑啊。自鎖托槽光是佩戴舒適這一點就很能打了。

在預算足夠的情況下,我還是非常建議大家選擇自鎖托槽的。當然了,對于預算不足的患者,傳統托槽依然是黑夜中最亮的啟明星。

我是關心你牙齒健康的牙套團團子。下期咱們繼續聊牙套,感興趣的小伙伴記得關注我來看哦~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