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別吃了!這4類食物看起來很健康,其實會讓孩子越吃越胖

shiyingbao

很多家長覺得,食物包裝上有“無糖”“純天然”“無添加”等字樣的會更健康,所以在給孩子選擇食品的時候,更傾向于這一類。

但實際上,這類產品對于孩子來說,并沒有那么所謂的“健康”和安全。

反而可能是“披著健康的外衣”,干著傷害身體的事兒。

無糖飲料可能比有糖飲料危害更大

很多父母都知道糖分對孩子身體的危害,于是“無糖食品”一出現,就備受父母們的青睞。

英國的一項調查顯示,85%的英國父母在給孩子選擇飲料時,會首選無糖飲料。

但前兩天刷爆微博的一個熱點,則又把家長們打得一臉懵:

無糖飲料反而比有糖飲料的危害更大?!

真的?假的?

事實上,它就是真的,因為無糖≠0糖!

根據國家食品安全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每100ml飲料中含糖≤0.5g,就可以標注為無糖飲料。

而且很多人發現,無糖飲料標注的是無糖,但依然是甜的。

這是因為很多無糖飲料通常會采用甜味劑來代替蔗糖,也就是代糖。常用的甜味劑有木糖醇、甜蜜素、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甜菊糖、紐甜等,其甜度是白糖的幾十倍甚至幾百倍!

某無糖飲料配料表

所以,喝無糖飲料,實際上可能讓孩子攝入了更多的人工代糖!

孩子長時間喝無糖飲料,口味會越來越重,變得不喜歡天然的味道,越來越挑食!

更可怕的是,人工代糖也會像煙草和咖啡一樣,作用于大腦刺激相應的神經遞質產生如多巴胺、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會讓人上癮。讓副作用惡性循環,這就讓孩子和家長都掉入了無糖飲料的“美味陷阱”!

不添加防腐劑不一定就是健康的

在我們的認知里,添加防腐劑的食品肯定是不健康的。所以家長給孩子選擇吃的東西的時候,一般會選擇不添加防腐劑的。

防腐劑可以讓食品存放得更久一點,有些零食配料表里常見的苯甲酸鈉、山梨酸鉀等就是防腐劑。

那如果食品中不添加防腐劑,還需要讓食品存放得更久一點,該怎么辦呢?一般情況下食物中添加大量的鹽或糖,來延長食物的保質期和提升口感。

所以,家長給孩子選擇食品的時候需要注意,那些保質期較長又不添加防腐劑的,很可能就是高鹽高糖!

這比防腐劑更可怕!

再說防腐劑,目前我國用到食品中的防腐劑有30多種,它們都是經過嚴格的風險評估,臨床反復驗證的可以安全使用的,而且還嚴格規定了使用量!

只要不超標準,就不會對人體造成損害。

世界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設立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制定了一個安全標準(以苯甲酸為主),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入苯甲酸不超過5毫克。

按照我國的參照標準,一個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吃的苯酸鉀只要不超過300毫克,就沒有啥問題。

換算一下就是,一個60斤的孩子,每天吃的苯酸鉀不能超過150毫克。合格的山楂條的添加防腐劑的標準是低于0.5g/kg,也就是說一袋120g的山楂條中,防腐劑的含量不超過60毫克,孩子每天吃一兩袋山楂條,是完全沒有影響的。

低脂牛奶不一定健康

在大部分家長眼里,脂肪總是和肥胖聯系在一起,因低脂牛奶能滿足家長對于“高蛋白、低脂肪”的要求,所以更傾向于給孩子喝低脂牛奶。

其實,一杯全脂牛奶并不會讓孩子發胖,可以給孩子喝。

澳大利亞伊迪斯·科文大學(ECU)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全脂牛奶不會讓兒童更胖,和低脂牛奶一樣對兒童有益。

全脂牛奶的脂肪含量在3.0%左右,脫脂牛奶的脂肪含量低至0.5%,低脂牛奶則介于全脂牛奶和全脫脂牛奶之間。

某全脂牛奶配料表↑

某脫脂牛奶配料表↑

所以,喝全脂牛奶的孩子,相比于喝同等質量的低脂牛奶的孩子飽腹感更強,也就是說喝低脂牛奶的孩子需要吃其他更多的東西來達到同等的飽腹感,這就意味著,喝低脂牛奶的孩子其實攝入了更多的熱量。

而且由于低脂牛奶的口味往往比較酸澀,為了提升口感,商家會在牛奶中加入大量的糖,導致碳水化合物含量提高,這顯然又平衡了低脂降低的能量攝入。而且糖分增加,還提高了孩子患齲齒的風險。

牛奶中除了豐富的蛋白質和鈣,還含有多種維生素,而脂溶性的維生素A、D、E、K都溶解在牛奶的脂肪中,如果把牛奶的脂肪除去,這些脂溶性的維生素也會失去。

孩子的生長發育也是離不開脂肪的,有了脂肪,那些脂溶性的維生素才會被吸收,脂肪也是孩子大腦發育最需要的物質之一,同時會保護腦部神經和脊髓,讓孩子更聰明。

所以對于孩子來說,選擇全脂牛奶可能更利于健康。

粗糧面包不能代替粗糧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應攝入50—100g全谷物(包括粗雜糧、全麥、糙米和雜豆等),這一建議適用于2歲以上的兒童及成年人。

于是,市面上各種粗糧食品被紛紛打上了健康、綠色的標簽。

粗糧會讓人更健康沒有錯,但錯的是那些所謂的全麥面包、全麥饅頭、雜糧面條、八寶粥等“粗糧食品”,根本就不是純粗糧!

甚至為了讓口感變得更好,有些商家會增加更多的糖、油和鹽甚至是小麥粉。為了給娃吃一口粗糧,可能要吃進更多其他的東西。

對于給孩子吃粗糧這件事,建議最好是家長直接購入粗糧原材料,比如玉米、紅薯、番薯等,用最原始的“煮”或者“蒸”的烹飪方式,既簡單還能保留粗糧的營養成分,孩子吃得安心家長也放心。

總結起來就是,家長在給孩子選擇食品的時候要多做功課,別被一些營銷手段給帶偏了。

家長們還有哪些關于孩子飲食方面的困擾呢,可以評論區留言一起討論~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