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控制蛋白質攝入量,很多腎病患者只通過兩個饅頭或者一小瓶牛奶度日。日前,記者在省人民醫院采訪時了解到,大多數腎病患者都同時患有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該院老年腎科趙衛紅主任醫師建議,可以使用“食品交換份”的方法來解決這一難題。凡產生90千卡熱量的食物稱為一個食品交換份。簡單地說,半兩糧、一斤萊、一個蛋、一兩肉、一杯奶、四片面包均是1個食品交換份。
營養不良 不可盲目濫補
低鹽和優質低蛋白飲食主要是針對慢性腎病患者的一種飲食治療原則。一些腎病患者為了控制體內蛋白質的攝入量,而進行一定的飲食控制,這樣常常導致病人營養不良。
而面對營養不良,許多患者又陷入另一個誤區,使用一些營養成分較高蛋白質含量同樣較高的食物惡補,以為這樣可以防止營養不良,結果卻因為食用了大量的高蛋白物質加大了腎臟的負擔。
雖然食物品種豐富,但根據食物的主要營養成分不同,它們按照來源、性質可分成幾大類。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等。需要補充什么樣的營養應該有一個標準,而不能濫補高蛋白的食品。
三步方法 計算一天所需營養
日常生活中,腎病患者如何做到科學安排飲食呢?趙主任提供一套簡單的計算方法。通過三步計算就可以知道每個人一天所需要的熱量和蛋白質。
第一步,計算人的標準體重。具體的計算方法:身高(厘米)-105=標準體重(公斤),標準體重有上下10%的浮動范圍;超過20%為肥胖;低于20%為消瘦。
第二步,計算每日所需的總熱量:標準體重(公斤)×每日攝入能量標準=全天所需總能量。根據活動強度不同,成人慢性腎病患者每日熱能供給量不同,輕體力勞動者如坐式工作或日常生活者,每日每公斤體重所需25~38千卡;中等休息狀態,如臥床者,每日每公斤體重所需20~35千卡。
第三步,計算每日所需的蛋白質的攝入量:標準體重(公斤)×每日蛋白質攝入范圍0.6-0.8g=每日蛋白質的攝入量。
自由交換實現飲食多樣化
在確定了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和熱量后,我們可以按照食品交換份的原則計算食品交換份份數:每日所需總熱量÷90(千卡/份)=食品交換份數,根據科學營養分配原則,合理分配營養素。科學的分配原則是碳水化合物占一日總熱量的55%~60%,脂肪占一日總熱量的25%~30%,蛋白質占一日總熱量的15%~20%。
在每日總熱量相同(總份數相同)時,主食品種之間、主副食之間、副食之間、蔬菜之間、水果之間均可一份換一份。如,您可以選擇吃50克大米,或者吃50克面粉;您也可以選擇吃70克餅干,或者吃50克燕麥片;您還可以選擇吃50克瘦肉,或者吃100克豆腐。而不同類食物當營養素結構相似時,也可以互換。如,25克燕麥片可以和500克蔬菜互換,它們所含熱量、碳水化合物基本相近:50克瘦肉和100克豆腐也可以互換。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