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主要分享的是,釜山的美食,但其中大部分像烤肉類、湯飯類,在韓國其它地區也同樣是極具代表性的韓國美食。在韓國的飲食中,幾乎都離不開“各式醬料及各種小菜”,也有人說,”韓國人離不開米飯,其實湯才是韓餐的精髓“。不同地區、不同配菜、不同做法,均有異曲同工之妙。
讓我們一起走進韓國釜山行的美食篇——湯飯類!
1、豬肚湯飯套餐 + 蒸豚肉片
湯或許是韓餐的精髓,經典韓劇《請回答1988》中,東龍媽媽在他的生日時煮海帶排骨湯;電影《辯護人》中,老板娘為宋律師做的便是“豬肚湯飯”。
湯的烹煮濃縮著韓國人對食物的依賴和情感寄托,而“豬肚或豬肉湯飯”是釜山、密陽等韓國東南部慶尚道一帶的特色料理。所以,我到釜山的第一餐,遇見的便是著名的“豬肚湯飯套餐”,還搭配了一個蒸豚肉片,和各種不限量可自己配的小菜。一碗鮮美的、香氣四溢的豬肚湯,在寒冷的冬日,熱氣緩緩升騰,不僅暖了胃,也讓我初識釜山便感到了心的溫暖。
2 、人參雞湯與雞湯面
參雞湯是韓國一道非常著名頗具特色的菜肴名湯,最具代表性的韓國宮中料理之一。雞肉燉得極爛,筷子一夾之下骨肉分離,肉香中還帶有米香、人參香。雞肚里面塞滿了糯米,汲取雞湯精華的糯米,比雞肉更要美味。同時雞肚里面還有大棗 、板栗、枸杞、高麗參等配料營養豐富。
對于女性同胞們來說,食用參雞湯好處很多,可以滋補、養生、美容、去燥,像打廣告一樣的臺詞哈,但釜山的參雞湯做法,確實較為天然,湯清無油,一點都不油膩,吃起來非常美味無負擔。盡管參雞湯的制作時間略長,但是對于營養缺乏、體質虛弱的小伙伴們來說,或者是在韓國清冷的冬天里,來一碗參雞湯,簡直是一個相當完美的選擇。喝完湯,接著煮面條,再配些小菜,又是另一種吃法,讓你暖足了胃。
3、牛骨湯飯
,時長00:10
這家牛骨湯飯,簡真令人驚艷!
黑色的燉鐵鍋中,原料只有牛骨,調味料只有鹽和黑胡椒,卻做出了如此的人間美味。真是應了“越簡單的調味品,越考慮如何激發食材的新鮮,反而體現廚師的水平”。正宗的“牛骨湯”需要長時間熬煮慢燉,燉到骨肉分離,像視頻里這樣的牛骨分離。最后上湯的時候,加以清香的金針菇、切好的大蔥作為輔料,令湯汁格外的豐盈濃稠,肉卻鮮嫩,骨髓多汁。這是我吃了很多家店之后,最令我回味無窮的牛骨湯飯。
4、蔥燉牛排骨
蔥燉牛排骨是韓國家庭逢年過節必備的一道料理。與清淡鮮美的牛骨湯飯不同的是,蔥燉牛排骨醬汁稍濃厚味道更濃烈一些。肉質鮮嫩,大蔥去腥提味,山藥、蘿卜煮的松軟,芝麻撒滿,配上米飯,辣白菜、脆蘿卜等小菜,真是好吃。
而且,我在釜山的整個期間,就感覺自己是個土豪,所有分享的美食,人均也就60元-150元之間,但是大多開店的老板們,對食物的呈現,有著一定的標準和要求,并且大多數人是認認真真“做一件一輩子為生的事情。”
5、豬肉海鮮辣鍋
釜山永遠是奔波沸騰的,人、魚、海鮮擁塞在市場與街巷。豬肉海鮮辣的食材有豬肉、大蝦、貝殼類、魷魚還有金針菇、粉絲等等,感覺整個大海都在里面呢。煮一會,然后再將調味品放進去攪拌,邊煮邊吃,把海鮮一掃而空后,還可以點一小鍋面條。把面條和底部的湯汁混在一起,超滿足的飽腹欲讓你覺得,人生在世,還有什么可郁悶的呢?所以說,當你心情不好時,遇見美食,即時治愈。
6、脊骨土豆酸菜湯
上圖:超大份的脊骨酸菜土豆湯
如果在早上,脊骨土豆湯可當作解酒湯喝,而在晚上又可當下酒菜、夜宵喝。冬天一鍋熱氣騰騰的脊骨酸菜土豆湯,不但可以驅寒暖胃,還可以強身健體。脊骨酸菜土豆湯的主材料有脊骨,配菜有土豆、蘇子葉、金針菇、干白菜、脊髓、野芝麻、蔥等。
在嘗過幾家脊骨土豆湯店后,你會發現,為什么有些店鋪的脊骨土豆湯里沒有土豆或是只有那么一兩塊土豆,也能叫做脊骨土豆湯?其實問題出現在了翻譯上,湯里的土豆只是配菜,最多會放兩三塊土豆,不是因為有土豆才會命名為脊骨土豆湯。脊骨土豆湯的韓文是 “???”,大多數人在做翻譯時不去理解它自身的意思,只是把韓文直譯成了中文。??不單單只是土豆,還有骨髓的意思。所以在這里的脊骨土豆湯正確的翻譯應該是“脊骨骨髓湯”。這也是脊骨骨髓湯的老板們最為頭疼的一件事,因為就連韓國人都很少有人知道這一點,每次都會找老板問話,抱怨為什么沒有土豆。啃脊骨時一定不要忘記蘸芥末汁,蘸與不蘸味道大不相同。最后喝完湯后還可以在鍋里直接炒飯,味道也很不錯。
上圖:小份的脊骨土豆湯
以上六道湯飯是釜山行所分享的美食之湯飯類。其實,疫情之下,更為深刻的飯食記憶是,有一次在一家餐廳,形形色色的食客們皆席地而坐,有獨自己一人安靜享用美食的、也有像我們這樣與新朋友一起4人一桌的、也有一家人圍在一起的等等。
我桌上兩位新結識的韓國大哥,一位是一臉中層干部樣子的“光洙”,兩年前還在造船廠工作,上次出海時疫情剛爆發,總是遭遇去往一個國家,這個國家便緊急封閉的狀況,本來3天的旅程,最后在海上漂泊了4個月之久,從亞洲一直繞到印度洋,蘇伊士運河。光洙說:“對抗極其枯燥乏味的遠洋生活,他的秘訣是讓自己忙起來,幾乎什么都去做,實在沒事,就跑到甲板上攝影,拍攝了一組“赤道日出”給我們分享,確實還不錯。
另一位叫尹燦,典型的韓國小鎮青年奮斗史,大學前所有的天地就是家鄉的小村鎮,大學就讀的相當于“北大、清華”的首爾大學。自稱入學后,比起恬靜的鄉間優等生生活,在滿是學霸的首爾大學又處于國際大都市的生活,讓自己的自卑心理與日俱增。后來說在大學參加了三、五次相親約會,基本都是見光死。用尹燦的話,那時的自己,外貌、身材、財富、幽默感...全是死角。至此,自信心嚴重受損,整個大學生涯均郁郁寡歡。直到多年后成家立業、結婚生子,才慢慢釋懷,但現在想起來依舊覺得唏噓不已。
你瞧,真正打動人心的,讓人鐫在記憶深處的,不僅是飯桌上冬日里熱乎乎,咕咚咕咚煮著美味的湯飯氛圍,而更是那時你與誰一起吃的、聊的、喝的。多年以后,也許想起的只是:某一年冬天,在釜山的一個餐廳,吃著熱乎乎的湯飯,那幾位或許已不聯系的朋友,這樣這樣的畫面。這就是美食帶給我們的味道與情感的溫度!
...THE END…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