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醫養生|火鍋里的養生乾坤

shiyingbao

冬季里,大家都喜歡約上三五知己或一家人打打火鍋聊聊家常。火鍋的騰騰熱氣確實增加了冬天的氣氛,拉近了大家的距離。不過,火鍋聚餐過多,積食化熱,人體容易出現各種“燥”的癥狀——爛嘴角、口腔潰瘍、流鼻血、喉嚨痛,甚至便秘、腹瀉、痔瘡復發等。那么火鍋應該怎么吃才最健康呢?

01

火鍋為什么那么容易上火呢?

火鍋的湯底再怎么清淡,性質也都是燥的。

想象鍋底下不停地翻滾,這種翻滾跟我們胃是相似的,胃也是在不停地翻滾,而且大多數時候我們吃進嘴里的食物溫度都非常高,火鍋蘸料也是各種芳香刺激,吃火鍋的過程會把我們的胃火引動起來。

很多人覺得火鍋越吃越餓,不是因為開胃,是胃火被引動了,消化系統很旺盛,胃火旺,就會越吃越想吃,很容易吃過量,最后又導致了積食化熱。

02

鍋底應該怎么選擇?

1、川味火鍋(辣椒、花椒、大料)

? 體寒、風寒感冒者適宜

? 實熱、濕熱、陰虛火旺者不適宜

2、粵式藥材鍋(黨參、黃芪、當歸)

? 氣血虛弱、虛寒、體寒者適宜

? 虛不受補、實熱、濕熱、陰虛火旺者不適宜

3、推薦清補涼鍋底

?適用于大眾

沙參、玉竹可清熱養陰、益胃生津;

紅蘿卜、馬蹄水分豐富,可以滋陰潤燥;

姜棗是一對經典搭配,有助于調和氣血;

蔥白可以發汗解表、通達陽氣,幫助冬末春初陽氣的升發。

03

食材應該如何配搭?

吃火鍋時,不要一味只顧大魚大肉,特別偏愛于羊肉等一些性質溫熱食物,吃后則更容易“上火”。

食材的配搭上,要注意犖素搭配,尤其是瓜類、綠葉蔬菜,多偏寒涼,不僅能消除油膩、補充人體維生素,還有清熱解毒、中和燥熱的作用,推薦娃娃菜、冬瓜等,還有:

?白蘿卜—下氣消食,益脾和胃,幫助消化。

?豆腐—含有石膏,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減輕上火癥狀。

?香菜(帶根)—解表、散寒、溫胃,解油膩去腥,牛羊肉伴侶。

?海帶—利水散結,適合有增生、結節的女性朋友,甲狀腺疾病的人慎用。

?板栗南瓜+土豆—健脾和胃,代替主食。

犖類推薦

?牛肉—牛肉能量高,可以補腎,體虛的人最適合,溫而不燥。我們吃潮汕牛肉火鍋時都覺得牛肉很鮮嫩,鮮嫩就是津液,牛肉的精華沒有被煮走,原汁原味。

在選擇醬料的時候,大家應適當選擇清淡的醬料,不要加太厚味的醬料,比如芝麻醬或者香油。對于喜歡吃辣一族來說,建議根據自己的接受程度來適度、適量吃辣,以既飽口福又不傷身“上火”為度。大家在吃辣時多搭配些性偏涼的食材,如豆腐、芥菜、白蘿卜、青瓜、馬蹄、苦瓜、雪梨、火龍果、西瓜、甘蔗等,或者搭配一些有清熱潤燥功效的湯水,這些都有輔助“下火”的作用。對于平素熱性體質的人士在“上火”之后可適當飲用涼茶或求助專業中醫師幫助。

另外,我們吃火鍋的時間也不要太長,一般保持在一小時左右。因為如果吃的時間太長,吃的東西可能就會又多又雜,更容易上火。

END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