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伏天養生之飲食清淡莫貪涼

shiyingbao

潮濕悶熱的日子,暑邪會逐漸深伏于體內。如果這段時間不注意養生,就容易給秋冬季埋下病根。三伏天不只是個養生的好時節,更加是一個需要避病的日子。那么,三伏天養生大家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三伏天養生:飲食清淡莫貪涼

一進三伏天,很多人就會受到“苦夏”的困擾,口淡乏味,食欲不振。醫生介紹,“開胃”是夏季養生的重點。高油脂高油膩的食物會增加身體負擔,應該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養好脾胃才是硬道理。

建議此時可以多吃點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蕎麥都能解熱祛暑、健脾開胃。不過苦瓜性寒,體質較差、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

因此,益氣養陰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藥、大棗、蜂蜜、蓮藕、木耳都是不錯的選擇。此外,雞鴨肉、瘦豬肉等平性或涼性的肉制品也有滋陰養胃、健脾補虛的功效。

現代人的三伏天生活離不開空調,夏秋介紹,汗當風出,邪就會乘虛而入,從而引發感冒發燒和關節炎痛等疾病的發生。夏天長時間待在空調房里,身體調節能力容易失調,出現多種不適。

因此最好少開空調,小孩、孕婦及患有關節炎、風濕病、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就更要注意。即使開,溫度以26℃為宜,保證室內外溫差別超過7℃;讓空調風往上吹,避免直吹身體,還要護好頸、背、腹、腰、腿等部位。大汗淋漓后不要沖涼水澡,以免受到風寒濕邪侵襲。

此外,夏日貪吃生冷瓜果,容易引發胃腸炎。吃冷飲時最好等到食物的溫度接近體溫時再慢慢咽下,以免刺激胃腸道,且吃的時間最好選擇陽氣最旺的正午到下午3點之間。

受寒后,可以喝姜茶發汗散寒。三伏天體內的新陳代謝速度會加快,能量需求較大,盡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腸胃健康身體才能健康。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