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推磨牙向后是口腔正畸里常需要用到的方法,臨床經常會用到推磨牙向后來調整咬合和管理間隙,例如:磨牙遠中關系調整為中性,向磨牙遠中尋找間隙解除牙齒的擁擠,為種植牙預留修復空間等等。
我在臨床上常用到的推磨牙向后的工具有:頭帽口外弓,推簧,透明牙套。
先說下頭帽口外弓,這個主要是用在替牙期和青春期,一是為了抑制上頜骨的發育,二則是起到對磨牙三維方向的控制(磨牙壓低、冠遠中移動、擴弓),對于有些上頜第二乳磨牙早失,6號牙前傾的效果不錯。
上圖示例為簡單型頭帽,根據術者需要,可以使用可以調整牽引角度的頭帽。
第二 個就是臨床常用的,固定矯正上常用的,配合推簧使用的,推磨牙向后系統,此種搭配,能讓磨牙往后推多少是一個考量,更重要的是要考慮,推簧推磨牙向后的反作用力怎么處理(化解),回到支抗的控制問題,我臨床上常用骨釘作為推磨牙向后的支抗裝置,1因為它是絕對支抗,2它讓推磨牙向后系統簡單化??碈ASE 1:
我畫個示意圖:
腭側面觀:
單純頰側往后推,它能推動,但是有時比較慢。如果想快一點,則可以加上舌側的后推力量,我放下一張圖片,很容易懂。
這是早期病例,腭桿與6號牙的帶環做了焊接,這樣弊端就是限制了左右磨牙橫向寬度,雖然提前做了預判腭桿也做了擴弓,但是移動量有限?,F在做法為插銷式,腭桿插到腭管,方便調節。下圖為完成時:
第3種就是透明牙套,推磨牙向后是透明牙套的強項,其原理就類似“塞牙”,根據動畫設計的移動量,牙套塞在兩牙鄰接的地方,慢慢牙縫就越“塞”越“大”,舉個例子CASE 2:
文章最后放一個CASE 3 ,壓低磨牙并且推磨牙向后,注意牙齒移動的方向,這個是在方案設計時就考慮在內。以終為始,牙套的佩戴,只是表達出自己想法的工具。
以上3種方法,各有適應癥,根據病例,選擇合適方法。但是根據矯治器的特點,最擅長推磨牙向后的還是透明牙套。
總結:
1.術前做好診斷設計,病例是否需要推磨牙向后?
2.磨牙后區能提供多少后移空間?(一般會選擇拔掉智齒提供后移空間)
3.做推磨牙向后需要做好垂直向控制,不要增加垂直向高度,一般后推方向為后上方,牙冠遠中傾斜。
4.需要考慮到橫向寬度,磨牙后移量與橫向寬度成正比。
5.支抗的控制,推磨牙向后勿使前牙唇傾,解決方法文中有提到。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