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牙髓炎是牙齒的一種疾病,即牙髓組織發炎,是口腔科常見病,由牙髓感染造成。感染主要來自齲齒,其次通過牙頸部的楔狀缺損、畸形牙、重度磨耗牙、外傷和咬合創傷,以及牙周炎逆行感染引起,牙髓炎又分為急性牙髓炎和慢性牙髓炎。
就診科室:
口腔科
是否醫保:
部分醫保
英文名稱:
pulpitis
是否常見:
是
是否遺傳:
否
并發疾病:
牙髓組織壞死
治療周期:
短期治療
臨床癥狀:
牙齒自發性陣發性疼痛、牙齒夜間痛、牙齒溫度刺激痛
好發人群:
兒童、抵抗力較差人群
常用藥物:
甲硝唑、奧硝唑、替硝唑、頭孢克洛、阿莫西林
常用檢查:
X線片、電活力測驗、溫度測試
疾病分類
急性牙髓炎
急性牙髓炎的患者常常是因為發生劇烈疼痛而就診的,多因深齲洞內的感染累及牙髓發生牙髓的急性炎癥所致。慢性牙髓炎急性發作的患者在就診前多曾有過受到溫度刺激或化學刺激時引起疼痛的病史,有的也可能有過自發痛史。
慢性牙髓炎
慢性牙髓炎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型,多由深齲導致牙髓的慢性炎癥,臨床癥狀不典型,一般不發生劇烈的自發性疼痛,可出現不甚明顯的陣發性隱痛或者每日出現定時鈍痛。慢性牙髓炎也可由牙髓的急性炎癥得到引流轉化而來。反之,慢性牙髓炎患者機體抵抗力減低或局部引流不暢時,又會轉化為急性牙髓炎,即慢性牙髓炎急性發作。
病因
牙髓炎的發生病因與發病機制與多種因素有關,多由細菌引起。此外,一些化學因素和物理因素也會引起牙齦炎。總之,牙髓炎的發病原因多種多樣,需要根據不同的癥狀具體分析。
主要病因
細菌因素
細菌是牙髓炎的主要致病因素,當深齲、重度磨耗、創傷或醫源性因素等破壞釉質或牙骨質的完整性時,細菌可通過暴露的牙本質小管、牙髓、牙周袋途徑或血源性感染引起牙髓炎。
物理因素化學性因素免疫因素
進入牙髓或根尖周組織的抗原物質可誘發機體特異性免疫反應,導致牙髓和根尖周的損傷。
誘發因素
流行病學
牙髓炎可發生在各個年齡段,兒童、抵抗力低的人群易感染,牙髓炎是口腔科常見的疾病之一。
好發人群
癥狀
牙髓炎的典型癥狀是疼痛,不同類型的牙髓炎,癥狀也各種各樣。急性患者發病急且疼痛劇烈,慢性患者癥狀不典型,容易誤診而延誤治療。
典型癥狀
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慢性閉鎖性牙髓炎
無明顯自發痛,有長期冷、熱刺激痛史。
慢性潰瘍性牙髓炎
食物嵌入患牙洞內即出現劇烈的疼痛。
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患牙大而深的齲洞內有紅色牙髓息肉,探之無痛,但極易出血。
其他癥狀
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
并發癥
壞死
牙髓炎時炎癥滲出物不斷增多,牙髓腔內組織壓不斷增高。這時牙體硬組織缺乏可讓性,缺少可供滲出物停留的空間,從而使牙髓腔內微循環的靜脈部分發生阻塞,造成局部組織的低氧或無氧,進而發生組織壞死。
就醫
牙髓炎患者出現牙齒劇烈疼痛癥狀后,應立即到醫院口腔科就醫,并積極的預防并發癥。需要做X線檢查、電活力測驗或者溫度測試,以確定或排除疾病。
就醫指征
就診科室
出現牙髓炎的患者應立即去醫院口腔科進行治療。
醫生詢問病情
需要做的檢查
口腔常規檢查
用口鏡、鑷子和探針等完成對牙齒、牙周等的檢查。檢查是否有齲齒、近髓的非齲牙體硬組織疾患,以及牙周袋的存在。
X線檢查
有助于發現鄰面齲和潛行齲,可以判斷牙根裂、牙根吸收、牙內吸收和髓石等。
電活力測驗
只用于反映患牙牙髓活力的有無,不能指示不同的病理狀態。
溫度試驗
部分患牙沒有明顯的牙體病變,診斷較為困難,可行叩診,患牙多有較為異常的反應,這時再行溫度試驗便能確診。
診斷標準
鑒別診斷
深齲
可用溫度測試與牙髓炎進行鑒別,深齲患牙對溫度的反應與正常牙相同,只有刺激到齲洞時才會出現敏感癥狀,將刺激去除后,不適癥狀立即消失。
急性根尖周炎
患牙有咬合痛、自發痛、持續性鈍痛,但可自行定位,憑借此點可與牙髓炎進行鑒別。
三叉神經痛
當牙髓炎疼痛放射到側臉面部時,可能與三叉神經痛癥狀相似,有可能混淆,但三叉神經痛發作時間較牙髓炎短,且不存在冷熱刺激痛。
治療
目前對于牙髓炎的治療主要是以根管治療為主要手段的手術治療。牙髓炎治療時間較短,3~4周即可治愈。另外,還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蓋髓術以保護牙髓,或者是進行牙髓切斷術。
治療周期
短期治療,期間需復診2~3次。
藥物治療
目前臨床一般不會使用藥物治療。
手術治療
根管治療是通過機械清創和化學消毒的方法預備根管,將牙髓腔內的病源剌激物(包括已發生不可復性損害的牙髓組織、細菌及其產物、感染的牙本質層等)全部清除,經過對根管的清理、成形,必要的藥物消毒,以及嚴密充填,達到消除感染源,堵塞、封閉根管空腔,消滅細菌的生存空間,防止再感染的目的。
其他治療
直接蓋髓術
在牙髓暴露處覆蓋生物活性材料,其能保存牙髓組織,多用于外傷時的露髓。
間接蓋髓術
適用于深齲引起復發性牙髓炎患者,與前者區別為所使用試劑不與牙髓直接接觸。
牙髓切斷術
指切除炎癥的牙髓組織后,在其斷面覆蓋蓋髓劑,以保留部分正常牙髓。主要適用于牙根未發育完全的年輕恒牙。
預后
牙髓炎目前可以進行根管手術治療,根管治療成功者能夠達到痊愈。患者要積極的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治療期間要定期進行復診,使醫生能準確的觀察病情發展的動態,以及治療的效果。
能否治愈
牙髓炎患者在經過成功的根管治療后可以痊愈。
能活多久
牙髓炎患者如護理得當,積極預防并發癥,一般不會影響壽命。
復診
牙髓炎患者一般3~4周即可治愈,期間需復診2~3次。
飲食
良好的飲食習慣可以減少牙髓炎發生的幾率,食用維生素高的食物可以促進身體的健康。患者需要做到不抽煙、不酗酒,要保持口腔的衛生。同時也要進行適當的運動,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減少發病幾率。
飲食調理
護理
牙髓炎患者的護理離不開日常的生活管理,平時應注意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增加對牙齒的保護。對于老年人來講,得牙髓炎的同時也要密切觀察身體是否有其他變化,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日常護理
食物管理
減少牙齒的冷、熱刺激,忌冰冷、生硬的食物。
運功管理
適當運動,增加抵抗力。
口腔管理
按時認真清潔口腔,預防齲齒。如每天刷牙兩遍,每次3分鐘以上。且使用含氟牙膏及牙線,以清潔牙齒細節部分。
預防
目前對于牙髓炎的預防是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還要在飲食上注意少攝入糖類,尤其是兒童,以免在生長時及發生病變,致使之后生活痛苦。
預防措施
參考文獻
[1]張志愿.口腔科學[M].8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289-293.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