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絲圈式保持器的臨床應用,2,間隙保持器應具備的條件能保持間隙的近遠中距離,防止對合牙過長, 使繼承恒牙順利萌出 不妨礙牙齒萌出及牙槽骨高度的增長 不妨礙頜骨及牙弓的正常生長發育 恢復咀嚼及發音功能 維持正常的下頜運動和咬合關系 不引起鄰牙齲壞或牙周粘膜組織疾病 不引起患兒口腔不良習慣和心理障礙 制作簡單,容易調整、修理,不易變形 設計制作保持器應取得患兒及家長的理解和配合,間隙保持器分類:固定式:帶環絲圈式間隙保持器;全冠絲圈式間隙保持器;遠中導板式間隙保持器;舌弓式間隙保持器;Nance弓(腭弓)間隙保持器活動式:可摘式功能性保持器,間隙保持器:優點;缺點 固定式:不需取戴,維持近遠中徑可靠
2、;無咀嚼功能,垂直距離不能保持。 活動式:維持近遠中徑、垂直距離可靠,恢復咀嚼功能美觀、便于發音,預防口腔不良習慣;不合作者效果差。,帶環絲圈式保持器 的定義:由不銹鋼絲制成,靠一個戴在缺隙旁邊牙齒上的牙冠帶環固定。鋼絲與帶環連接,沿著空隙的兩側延伸到另一顆牙齒上,這樣就能起到保間隙的作用。使得恒牙有足夠的間隙長出而不發生擁擠。,6,制作:選取相應的磨牙預成帶環,調磨至合適,要求帶環盡可能與牙面貼合并有一定固位力。 選擇合適托盤,分別取有帶環和無帶環時缺牙側印模,灌制石膏模型。 制作絲圈保持器,用09 mm不銹鋼絲制絲圈,絲圈的頰舌側寬度應允許繼承恒牙萌出,絲圈的末端應緊密接觸于缺隙鄰牙的遠中
3、牙面外形高點下,并焊接在帶環上。 粘著:臨床試戴合適后,拋光并用水門汀粘著。并于治療后3個月,6個月、1、15、2年復查,觀察缺隙情況,當繼承恒 牙萌出13時,拆除絲圈保持器。,絲圈式間隙保持器的制作,7,單側第一乳磨牙早失 第一恒磨牙萌出后,第二乳磨牙單側早失 雙側乳磨牙早失,用其他間隙保持器困難者,絲圈式保持器的適應癥:,8,9,保持器的重要性:乳磨牙因病等原因早失會造成鄰牙向缺隙移動,引發繼發性不良口腔習慣,影響繼承恒牙的正常萌出。絲圈式保持器能維持乳牙早失后的間隙,留住間隙,有助于恒牙的正常萌出,為繼承恒牙發育提供空間和建立正常的咬合關系。,佩戴保持器的時期:據學者研究,乳磨牙早失后,
4、缺隙縮窄的量以乳牙缺失后最初6個月最大,有的患者拔牙后數日就有縮窄現象。特別是在牙合發育時間第二乳磨牙早失后,缺隙縮窄的速度最快,每日可達1 mm,決不可等待觀察而必須立即保持間隙。因此,乳牙早失之后,對其相對缺隙的保持是必要的。乳牙間隙保持器可以保持缺隙鄰牙的異常運動。使恒牙正常萌出,減少避免牙列擁擠。一般為拔除患牙2周后可取模制作。早失者應攝片后決定取模的時問。一般第一乳磨牙的替換時間為810歲,而第二乳磨牙的替換時間為1012歲。何時制作保持器應攝片觀察繼承恒牙的牙根形成情況來決定,如果繼承恒牙的牙根未形成1312或距離牙槽骨還有2 mm以上均需制作保持器,保持器的復查時間:一般為每3個月復查一次,檢查絲圈式保持器是否出現松動、脫落、卡環臂脫焊等情況,而兒童頜骨的發育會導致間隙的增大,保持器需要重新更換。,保持器的去除時機 :繼承恒牙可能出現早萌需攝片決定是否除去保持器,如果牙根未發育到l312,則不需去除保持器,讓它作為阻萌器,可防止恒牙過早萌出。但也有學者認為阻萌器會對新牙正常萌出有影響。,保持器的局限性:保持器本身沒有擴展間隙的作用,但在治療過程中由于頜骨隨年齡的增長在不斷的生長發育,故戴保持器者缺隙因頜骨發育而間隙增大。但其屬非功能性間隙保持器,不適合處理剩余間隙,無法恢復咀嚼,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