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智齒困擾了這么多人,為什么它還要刷存在感?

shiyingbao

小怡:思思醫生,智齒這么困擾人,它為啥要刷存在感?

林思思醫生:智齒學名為“第三恒牙”,是最后萌出的恒牙,以前古人的下頜特別發達,智齒萌出的位置不成問題。

林思思醫生:但現代人的下頜越來越窄,位置不夠,智齒都長不出來了。

小怡:哦!所以對現代人來說,原來正常存在的智齒成為“異類”。

林思思醫生:是的,智齒其實蠻“可憐”的哈哈~

智齒,通常在人類心智已經趨于成熟時才長出,因而得名。作為成人,基本都會經歷長智齒。

幸運的人,智齒長得好,歲月靜好;“倒霉”的人,智齒以各種長歪姿勢從而引起大家的關注。但實際上,幸運的智齒情況都是相似的,但“倒霉”的智齒各有各的不同,今天我們整理了10個關于智齒的常見問題。

1. 我從來不覺得牙痛,難道是自己沒有長智齒嗎?

不一定。智齒屬于人類進化過程中要逐漸退化掉的牙齒。有人確實不長,這是最理想的情況。但也有人的智齒,完全埋伏在骨頭內部(一點都不露出來),這就需要拍攝牙齒x光片才能發現。所以有些情況下不疼,不代表沒有智齒。

2. 為什么有的人長智齒會痛,有的人會不痛?

智齒導致的疼痛,最常見的就是“智齒冠周炎”,主要是因為它沒有完全長出來或者位置不正,這個部位就很難清潔,容易堆積牙菌斑,牙齦受到牙菌斑的刺激從而容易導致紅腫疼痛。如果智齒長的位置比較好,或者清潔得很到位,也就不會痛。

3. 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智齒,偶爾會腫痛,需要拍個牙片看看有沒有智齒嗎?

需要。其實不管有沒有癥狀,都建議每年一次口腔檢查。而且,沒有癥狀的智齒同樣可能產生危害,比如如果智齒位置不正,就容易嵌塞食物,繼而導致相鄰牙齒患齲齒(蛀牙)的風險增高。

4. 還沒長出來的智齒要拔嗎?

不一定。由于完全埋伏在骨內的智齒拔除難度較大,因此要仔細評估完全埋伏智齒拔除的必要性。經過拍片檢查,如果可以明確判斷埋伏智齒對于相鄰的牙齒或組織造成了健康威脅,符合拔牙的適應征,通常建議拔除。如果埋伏的智齒沒有明確的健康威脅,可以考慮暫時不拔。

舉個例子,比如有個智齒,它埋伏在骨頭深部,拍片發現智齒和下牙槽神經離得很近,拔牙可能有損傷神經的風險,而這個智齒本身沒有疼痛的癥狀,對前面的大牙也沒有影響,可以考慮暫時不拔。

5. 我不僅長了4顆智齒,還多了一顆牙,算是超生嗎?

對于成年人,牙齒的數目為28-32顆。如果多于這個數目,就可能是存在多生牙(額外的長了牙齒)。當然如果乳牙沒有脫落,也可能出現多了一顆牙齒的情況(醫生把這個叫做乳牙滯留)。

6. 我很害怕拔牙,其實拔智齒有那么可怕嗎?

人類對于未知的事物,感到害怕是正常反應。拔牙屬于口腔一個小的手術,對于“手術”感到緊張和害怕,這是很正常的。目前在拔牙前注射的局部麻醉藥物,見效快,效果好,在拔牙過程中通常是感覺不到明顯的疼痛的。只是由于麻藥無法阻斷觸覺,因此在拔牙過程中能感受到醫生在口內做操作,但是疼痛一般是不明顯的。至于是否可怕,這個比較主觀。我自己拔智齒的時候有點點緊張,但是我覺得不可怕。希望有智齒問題的朋友,放下思想負擔,勇敢地去接受治療。

7. 拔牙之前要做好哪些準備呢?

全面的口腔檢查和拍攝牙齒X光片是必須的。如果是選擇上午拔牙,記得要先吃早餐,才能進行拔牙的操作(除了麻醉的原因,還考慮到拔牙后有段時間不能進食,不吃東西會餓肚子)。如果有全身系統性疾病,比如心臟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血液系統疾病和傳染性疾病等,需要提前告知拔牙醫生,由醫生來判斷是否適合拔牙。

8. 拔牙之后會腫多久?只能吃流質食物嗎?

拔牙術后的腫痛,因人而異。與牙齒自身生長情況、牙齒拔除的復雜程度、拔牙術中的創傷程度、全身健康情況都是相關的。能夠簡單拔除的牙齒,術后通常不腫;埋伏于骨內的、不松動、拔除難度大的牙齒術后出現腫痛的可能性就大,拔牙后的腫痛一般1-2周內會逐漸緩解。拔牙術后當天建議吃冷的、軟一點的食物(不需要流質),然后慢慢過渡到正常飲食。建議1周內盡量避免用拔牙側咀嚼。

9. 拔牙后凹下去的坑需要填坑嗎?

拔智齒一般不需要“填坑”。拔牙后的創口,一開始是凹陷的,等骨頭慢慢改建,就會慢慢變平了(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10. 智齒拔了為啥還會覺得痛?

拔牙術后腫痛,是正常的術后反應,不需要特別擔心。如果腫脹逐漸消退、疼痛逐漸減輕,那么注意口腔衛生,慢慢等待傷口愈合就好。如果腫痛持續1周仍不減輕甚至加重,或者本來慢慢消退了,但后續反而出現了更腫痛的情況,請及時就醫檢查。

醫學校對:

口腔科王鵬醫生

林思思

怡禾醫療,從業6年。擅長牙齒松動、牙齦出血、蛀牙、缺牙、美白、鑲牙、貼面、爛牙、牙痛、智齒、牙周炎等的診治。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