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方式接力跑游戲及體能練習
重慶渝中區人和街小學 向宏釗
教學設計
指導思想
本課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通過多種游戲方式,使學生掌握接力跑運動技能,達成運用目標,增強體能。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中心,發展體育與健康實踐和創新能力。用有效的手段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體驗運動的樂趣和成功。用多種游戲,創設學習激情,發展良好的心理品質、合作與交往能力。
教材分析
跑是人的基本活動能力之一,是各項運動的基礎,也是三、四年級學生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和鍛煉身體的重要手段,跑的教材具有發展學生速度、耐力、力量和靈敏等身體素質,提高身體協調性、靈活性和奔跑能力的健身價值。經常參加跑的鍛煉,對于培養學生敢于競爭、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的意志品質,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等方面具有較好的育人價值。
在小學水平一階段,學生已經學習過自然直線快速跑、多種方式起跑、迎面接力跑、短距離快速跑等內容,初步具備直線跑、快速啟動、快速加速等跑的基本能力。水平二跑的內容主要包括快速跑、耐力跑、接力跑和障礙跑等內容形式,學生快速跑和耐力跑能力得到提高和鞏固。水平三階段的拋的內容以快速跑和耐久跑為主,接力跑和障礙跑為輔,讓學生掌握途中跑技術和呼吸方法。
本課教材是水平一、二、三都有的接力跑內容,那么合理分配接力跑內容教學的側重點就很關鍵。在處理該教材時,教師把水平一定位于以直線迎面接力形式為主,掌握交接棒方法,初步培養團隊合作意識,練習形式多以簡單迎面與往返接力方式進行。水平二定位于障礙跑接力形式為主,掌握多種方式交接方法,初步培養團隊創新意識,練習形式多以變化交接物和跑動路線方式進行。水平三定位于同向交接形式為主,掌握上挑或下壓式交接棒方法,初步培養團隊比賽意識,練習形式多以同向接力方式進行。本課多種方式的接力跑突出多種方式,包括順位跑、蹲起跑、坐姿跑、跑投交替形式,具有與傳統接力跑明顯不同的創新性,旨在發展快速跑和快速啟動的跑的技能,增加練習的興趣。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在以前跑的課上已經建立了簡單的有序排隊、順位跑、交接路線等常規,小組能合作完成跑的練習。技能方面學習過自然起跑、站立式起跑,直線跑等內容,知道快速跑的一些要領,會立式傳接棒,對跑的游戲充滿著高昂興趣。
水平二的學生正處于身體發展的敏感階段,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且善于模仿。因而對新的跑的形式會去觀察、探索、總結。
水平二的學生團隊意識正在處于初步形成階段,學習中的游戲,會讓學生增加交流,增加人際交往,體驗成功樂趣,總結失敗經驗。
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接力跑游戲學習,使學生能明確接力方法和游戲規則。
(2)通過多種接力跑游戲練習,使學生能做到左側跑出,右側繞障礙往返,交接后從左側跑回隊伍的快速跑接力路線;游戲中能掌握多種交接方式及蹲、坐姿勢快速啟動跑出。在游戲和體能練習中發展速度和協調、靈敏及支撐力量能力。
(3)游戲中使學生做到有序跑出,遵守交接規則;通過換位、交接、爭先等配合方式,培養團結協作意識;通過游戲中的交換小組隊員形式,培養人際間交往和正確看待比賽勝負。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接力路線及快速啟動反應
教學難點:多種方式交接配合運用及規則遵守
教學流程
1、開始準備階段,教師在體育委員集合時,使用最簡單言語和手勢,鼓勵配合好體育委員的集合整隊,樹立體育委員的威信。本課教學內容是接力跑游戲,那么接力的一些規則如跑出路線、有序跑動巧妙的用“叫號帶隊跑”游戲滲透,教師評價落實在左側跑出路線上,為后續接力游戲奠定基礎。利用游戲“變形金剛”,巧妙的把高抬腿、仆步壓腿、擺臂等跑的專項練習融于其中,在“變形”中做好準備活動熱身。游戲依然采取接力形式,與本課內容融合,完成了一種新的交接方式。在游戲中,把技能與體能融合,既提高了快速跑能力,也發展了支撐、平衡、耐力多種體能素質和觀察能力。
2、在基本部分,設計了換位接力跑(車輪滾滾游戲)、蹲姿接力跑(滾球穿山洞接力跑游戲)、坐姿接力跑(拾“繡球”接力跑游戲)和組合游戲四個不同的接力游戲。這四個游戲形式各不相同,包含了不同的啟動跑姿勢,不同的交接方式。跑的動作技能則有站立跑、蹲立跑、坐立跑;接力方式有人體接力、滾球接力、拋球接力多種接力形式,豐富了動作技能的運用,力求掌握多種啟動姿勢跑和快跑技能,發展速度、靈敏等素質。小學接力跑游戲接力形式變化不多,而基本部分選擇的四個接力跑游戲接力方法各不相同,有意識的避免接力游戲常常出現的交接失敗而互相埋怨狀況,并且以較新穎游戲接力方式,提高學習的興趣性。在游戲中通過小組間組員的變換形式,注重人際交往、合作配合等情感態度的培養。
3、在基本部分中還設計了身體素質練習。體育課是以技能動作學習為主,發展學生的體能,因此,體能的儲備和發展就尤為重要。本課的體能練習以上肢力量練習為主,其目的是促進上下肢協調發展。而采取音樂提示練習手段,是為了最大限度利用好時間,減少練習間的停頓。
教學特色
??
1游戲設計新穎。不同于以往的交接方式,形式多樣,技能融合也豐富。
2多種方式交接銜接遞進。從準備部分開始就貫穿“交接”概念,做到主題豐富。
3器材、場地簡單。來自于生活,服務于生活,讓學生在學校,在校外都可以與伙伴、父母方便游戲。
??
課時計劃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