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秋季養(yǎng)生要多吃這四種食物

shiyingbao

秋季天氣干燥,需要多吃滋潤的食物,比如梨、銀耳、甘蔗等等。

1、梨:緩解燥咳效果好

入秋,人們的身體需要滋潤,特別是本身氣管不太好的人呢,更應該早些進行防治,避免加重發(fā)病的可能。梨是一種非常好的水果,它能健胃潤肺,而入秋食梨正是時候。梨除了生食外,也可以削片煲湯,在臨睡前飲用,有潤肺、滋潤大腸、通暢便結、動化積食之功。如不慎患上燥咳,可用生梨和川貝母加冰糖燉湯喝,療效不錯。

2、銀耳:改善秋燥造成的皮膚搔癢

中醫(yī)傳統(tǒng)的“銀耳燉冰糖”,可治療支氣管炎的咳嗽、痰多。另外,銀耳對于皮膚干燥引起的搔癢癥,也有一定的療效。多食銀耳也可使皮膚白嫩而富有彈性,可以改善秋燥造成皮膚的燥干、搔癢。

3、甘蔗:對小便不利相當助益

甘蔗具有滋養(yǎng)、解熱、生津、潤燥之功效。對于發(fā)燒傷津、胃熱口苦、大便干燥、小便不利、反應嘔吐、肺熱咳嗽等有相當助益。在秋燥時節(jié),飲甘蔗汁最好,喝甘蔗汁可以除去內臟燥熱,促進排尿。在選購甘蔗時,遇到甘蔗芯發(fā)紅一定不要買,因為發(fā)紅實際上是霉變的一種表現,會分泌有毒物質。

4、牛奶:滋潤皮膚、毛發(fā)

在秋季,空氣濕度相對較低,人體肌膚很容易缺水,隨著水分流失,人體的很多營養(yǎng)也隨之消失。牛奶不僅富含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yǎng),而且人體對牛奶營養(yǎng)的消化吸收率達92%,所以秋季飲奶對人體健康極為有利,具有補虛、益肺、潤皮膚、解熱毒及潤腸通便的功效。因此,秋燥造成的皮膚燥干,可以多飲牛奶或者最好是鮮奶,可達到補益氣血,滋潤皮膚、毛發(fā)之效。

深秋飲食注意事項

1、進補勿過量

夏季天氣炎熱,人的食欲受到影響,進入秋季之后食欲變好,大家就開始將夏季的缺失通通補回來。同時,秋季之后就是寒冷冬季的來臨,機體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秋季進補就成為了保健的一個重點。

但是中醫(yī)認為虛則補之,實則瀉之,一定要遵循不虛不補,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切勿盲目的亂補一通或者進補過度。對于體內缺少的可以適當的補,進補過量會造成人體陰陽失衡。另外,藥補和食補,應該以食補為優(yōu)先,能夠用食補的都不要用藥補,以免讓藥物副作用對機體產生影響。

2、貼秋膘應有度

秋季食欲大開,每天進食的量大大的增加,如果這個時候還不懂得節(jié)制的話,往往就容易造成熱量攝取過剩,脂肪堆積。肥胖對健康影響很大,還容易誘發(fā)出糖尿病、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因此秋季飲食一定要注意攝取有度,切勿放縱自己的食欲。

3、營養(yǎng)攝取要均衡

膳食必須符合個體生長發(fā)育和生理狀況等特點,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yǎng)成分,含量適當,全面滿足身體需要,維持正常生理功能,促進生長發(fā)育和健康,這種膳食稱為“均衡膳食”。健康的飲食一定要遵循營養(yǎng)攝取均衡的原則,每天攝取的食物應該多樣化,以谷類為主,同時粗細搭配,素菜和肉類相配合。單一的食品無法提供給人體全面的營養(yǎng),例如谷類食物主要是供給熱能和維生素B1;豆類以及豆制品主要供給植物蛋白質;蔬菜水果主要供給維生素C、無機鹽以及食物纖維;動物性食物主要供給優(yōu)質蛋白、脂肪、維生素等。

4、多吃溫性食物

秋季天氣逐漸的變冷,人體為了適應從熱轉冷的變化,生理代謝也會做出相應的調整。秋季飲食應該注意避免吃寒涼食物,應該多吃溫性食物,這樣才有利于保護腸胃健康,防止出現腹瀉、下痢、溏便等腸胃道疾病。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有侵權/違規(guī)的內容, 聯(lián)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