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健康過大年】春節中醫養生經

shiyingbao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歷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之為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

春節至,正是養生好時節

春節正值立春過后,亦是春天的開始,自然界陽氣開始升發,但是天氣變化最為反復無常,人們易出現種種不適癥狀。因此,春天也是“百草發芽,百病發作”的季節,在新春佳節之際,舉杯共飲之時,應該注意養生。

春節養肝得法,將帶來整年的健康安泰。春節養肝應多吃些溫補陽氣的食物,如:蔥、姜、大蒜、韭菜、香菜等。這些食物都帶有香氣,都可促進陽氣生發,適應春天的自然規律。

中醫認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體氣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氣健壯,人可延年益壽。而春天是肝旺之時,多食酸性食物會使肝火偏亢,損傷脾胃。因此,春季宜適當吃甜品食物,以健脾胃之氣。如大棗,性味平和,可以滋養血脈,強健脾胃,既可生吃,亦可做棗粥、棗糕,以及棗米飯;山藥也是春季飲食佳品,有健脾益氣、滋肺養陰、補腎固精的作用,可做拔絲山藥、山藥豆沙包、山藥冰糖葫蘆等。

春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忙碌的一年,終于能夠坐到一起來吃頓飯了,聊聊天。在春節的時候,雖然沒有了工作的壓力,但是要注意身體的健康。下面就為大家說說春節養生注意事項:

吃喝:可以豐富,不可“無度”

好好吃一頓,歷來是過春節的重要內容,人們樂于用一桌精心烹制的大餐來顯示節日的喜慶氣氛。

“春節飲食,可以豐富,但不可‘無度’!”

以往春節期間,醫療機構收診最多的往往就是腸胃病人,許多人在節日餐桌上“吃”出了問題,導致腸胃功能紊亂,患上了“節日病”。

中醫分析,“飲食有節”是“度百歲乃去”的重要條件,飲食無度則是“半百而衰”的重要原因。

從營養攝入的角度而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識的增強,許多人的日常飲食已經能夠滿足營養需要。

如果春節假日集中、連續進食大量肉類、海鮮、魚蝦等“好菜”,反而會突然增加腸胃的負擔,過猶不及,同時也不符合“均衡”、適度的健康原理。

春節的餐桌上,不少人常常沉浸于親友濃情之中難以自控,就餐時間大大延長,吃得過飽、過量。

景光華表示,多食會導致胃熱,再加上假日期間運動量減少,會引發上火、便秘、口臭。

特別是老年人,高血壓、冠心病等老年性疾病容易因為過飽而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急性發作。

所以,春節餐桌不妨多些素、少些葷。節日菜肴的品種可以豐富一些,但每道菜則“淺嘗輒止”。

尤其是晚餐,吃個七分飽,足矣!

時下乃冬春交替之際,在保持清淡主調的同時,可適當多吃點偏溫熱的食物,多甜少酸,調和肝氣,以補脾胃。

睡:作息“時差”≤2小時

守歲閑聊,談興正濃,就寢的時間自然一再推遲;

天氣寒冷,又逢春節,正好給睡懶覺找到了理由;

老年人每天堅持的早鍛煉,暫時取消了;

年輕人打牌、上網、看電視,熬通宵成為常有的事;

三餐并作兩頓,炒貨零食不離手……

中醫養生注重“起居有?!?,而許多人春節期間的作息表與平時相比變化極大。

春節假日的確要放松,給承受日常緊張工作的身體與心理減減壓。

但是,隨心所欲、毫無規律的起居作息非但無益,反而會對健康造成損害。

假日中沒有規律的生活,會打亂人體內生物鐘的正常節奏與運轉,腸胃功能紊亂、內分泌失調等“節日病”隨之出現。

更為嚴重的是,沒有規律的生活還有可能給一些慢性疾病埋下隱患。

許多人在假日結束、恢復工作時,常常會乏力疲憊、精神萎靡,抱怨自己的節日“過得好累”,其實這就是假日起居無常帶來的后果。

春節假日的作息可以與工作日有所不同,但“時差”應該控制在兩個小時之內。

譬如,平時是6點起床,春節假日可以推遲到七八點鐘。不要通宵熬夜,然后一覺睡到中午甚至下午。

如果生物鐘被打亂,睡得再多也不一定解乏。

玩:過度則傷身

春節里,親朋好友在一起玩玩撲克牌、打打小麻將,這些都在所難免。

但是,如果過度,比如通宵達旦、徹夜聚賭,中醫認為這就難免傷身。

冬春之交,正是呼吸道疾病、肝臟疾病和精神類疾病的多發季節。通宵熬夜、打牌博彩,加之勢必有人抽煙。

這樣的氛圍,一則容易引發呼吸道疾病,二則增加肝臟負荷,容易損傷肝臟,三則如果因牌場輸贏而動氣或抑郁,也不利于身心健康。

春節期間,在玩樂方面要張弛有度,不宜朝朝美酒之后再夜夜笙歌。

要保持豁達開朗的心情,要注重精神調養,不可暴怒亦不可抑郁。

暴怒和抑郁都容易傷及肝臟,而現在這個時令正是護肝養肝的好季節。

春節是親朋好友團聚的傳統節日,在歡度佳節的同時,要結合時令特點,根據每個人的生活規律,順時順變,切勿放縱身心,樂極生悲。

1.肝病患者忌“酒”

肝病患者飲酒,會直接傷害肝細胞,甚至會使肝細胞變性或壞死,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

2.膽病患者忌“油”

節日期間食物油膩,膽病患者如果大量進食葷膩食品,會加重膽囊的負擔,誘發急性膽囊炎。因此,有膽病的患者要忌食油膩食品。

3.感冒患者忌“聚”

春節期間,有的地方還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人們如有傷風感冒,走親訪友聚在一起,極易造成疾病的交叉感染和流行。因此,感冒患者不宜外出,最好在家中調養,這樣既有利于病情恢復,又能避免將病傳染給他人。

4.胰腺病患者忌“飽”

節日期間,美味佳肴豐富,如過量進食會刺激胰腺大量分泌胰液,造成胰管壓力增高,致使胰管破裂,誘發急性胰腺炎。

5.高血壓患者忌“鬧”

節日期間,親朋好友相聚,人多熱鬧,可使大腦處于興奮狀態,導致體內兒茶酚胺分泌增多,促使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小動脈痙攣、血壓升高而誘發心腦血管病發作。

6.冠心病患者忌“累”

節日期間操勞太多或玩樂無度,會使心跳加速、心臟負荷加重、血壓升高,可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或腦中風。

7.糖尿病患者忌“甜”

節日期間,糖尿病患者應忌“甜”食,否則會使人體內負擔加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8.脈管炎患者忌“煙”

節日期間,常有親朋好友來家“拜年”,脈管炎患者為了招待客人而陪著頻頻吸煙,這樣會使血小板聚集性增加,并能抵制纖維蛋白溶解,使血液處于高凝狀態,從而使病癥加劇。

9.消化性潰瘍患者忌“熬”

我國民間有除夕“守歲”的習慣,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如果也同家人一起熬夜,或通宵看電視,使身體過于疲勞或睡眠不足,極易引起疾病發作或病情加重。

10.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忌“涼”

春節期間,氣溫還未升溫,因此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呼吸道疾病患者應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涼,以防舊病復發。

健康新春

北京仁安醫院提醒您:

春節在家,也要好好養生

注意健康飲食、正常作息

享受假期時光的同時

也別忘了照顧好自己哦~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