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指導專家:黃穗平 醫學博士、主任中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廣東省名中醫,現任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科大科行政主任。
春天,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給人們充滿著希望。春季飲食養生的原則,就是4個字——減酸增甘。今天小編邀請廣東省名中醫、現任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科大科行政主任黃穗平教授給大家講講這是為什么?又怎么吃酸和甘呢?并推薦幾味平時常用的甘味食材。
01
春天要減酸增甘
春季在五行學說中屬于木,而人體的肝也屬是木性,因而春氣通肝,此時肝氣較為旺盛而升發,所以人的精神煥發。中醫認為酸入肝,滋養肝,正如《黃帝內經》所說的:“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
之前我也說了春天是養肝的好時節,酸不是對肝有益處嗎?那為什么還要減酸增甘呢?其實,春天萬物生發,此時的肝臟得天時之利,肝氣是最旺盛的。如果這個時候再多吃酸,就相當于“火上澆油”了。肝為木,脾胃屬土,肝木太過、肝氣過旺,就會克犯脾胃之土,影響脾的功能,導致脾胃之病。
所以,適當多吃點甘味食物就相當于給脾增兵,使它不易受肝氣所犯。但也不必因此對酸味之食“拒之門外”,只要做到少吃就好,并非完全不吃。
02
何為酸和甘?
“減酸增甘”,意思是要適當減少吃酸和適當增加吃甜。而這個酸味和甘味,并不是人們嘗到單純糖和醋的味道,這里指的是具有這些味道的食物,尤其是藥食同源的一些植物。其中,酸味指的是入肝經的食物,甘味指的是入脾經的食物。
“減酸增甘”的目的是:要避免春季肝木之氣過旺而傷及脾土,因為春天是肝所主的季節,肝的生發之氣在春天容易過度。
酸味“能收能澀”,即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這類食物大多含有機酸。體虛多汗、肺虛久咳、久瀉久痢、遺精滑精、月經過多者,適當吃酸味食物有輔助治療的作用,常見的有番茄、赤豆、橘子、杏、 枇杷、桃子、山楂、石榴、烏梅、葡萄等。
甘味“能補能緩”,有滋養補虛、緩急止痛的作用。一般含有糖類、甙類、氨基酸、脂肪等。從五谷雜糧到肉食果蔬,大多味甘,是補益臟腑的佳品,如谷類中的糯米、黑米、高粱、燕麥,蔬果類中的白菜、蘆筍、南瓜、扁豆、紅棗、核桃。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酸味并不是單指醋酸之類,甘味也不是單指含葡萄糖量高的食品。
03
甘味食物健脾胃
我們生活里的甘味食物很多,其中不少還是中藥,是藥食同源之食材。今天我給大家介紹如下這些,說說它們的功效作用。
●黨參
黨參味甘,性平,歸脾、肺經,有健脾益肺、養血生津的作用。黨參最首要的作用就是補氣,健脾益氣,治療脾胃氣虛證。此外還能益氣生血、補氣生津。氣能生血,氣旺則血充,氣虛則血少,黨參是補氣藥中最常用的一味藥,一可以補脾胃之氣,二可以益氣生血,有氣血雙補的作用,適用于疲倦乏力、頭暈眼花、面色蒼白、心悸健忘等的氣血兩虛證。
●山藥
山藥性平、味甘,歸脾、肺、腎經,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的作用。山藥有很好的滋陰作用,同補脾、肺、腎陰,還被神農列為上品,又如《本草經讀》:山藥,能補腎填精,精足則陰強、目明、耳聰。凡上品俱是尋常服食之物,非治病之藥,故神農另提出久服二字,可見今人每取上品之藥。
●紅棗
紅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胃,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效,久服延年益壽。民諺說“日食三顆棗,百歲不顯老”、“一日吃三棗,紅顏不顯老”。
紅棗最突出的作用還是補血,適合血虛的人食用,能健脾養血安神。紅棗雖能健脾益胃補血,但也溫潤中有些滋膩,容易阻礙脾的運化,脾胃的運化功能一旦呆滯,除了生濕,也會影響氣血的化生。
因此,脾虛血不足的人可以吃紅棗,但脾氣虛和脾陽虛兼有濕氣的人不適合單獨吃紅棗。
●薏苡仁
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歸脾、胃、肺經,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除痹排膿、解毒散結等功效。臨床常用于治療泄瀉、濕痹、水腫、腳氣、肺癰、腸癰、淋濁、白帶、腫瘤等。
薏苡仁是利濕消腫的佳品。腫,就是水腫,人看起來浮浮腫腫的,尤其是下肢水腫,有的人可能經常出差,坐飛機坐火車,時間一長以后,那個腳本來早上起來的時候,可以很輕松地穿到鞋子里去,但是到了下午,怎么也穿不進去了。
薏苡仁就擅長利濕消腫,如《本草新編》:薏仁最善利水,不至損耗其真陰之氣,凡濕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但是薏苡仁因為可以利濕,因此陰虛體質者,癥見大便干,口燥渴者不宜過多食用。同時,薏苡仁屬于滑利之品,有墜胎作用,孕婦禁食。
●麥芽
麥芽味甘,性平,歸脾、胃經,有行氣消食、健脾開胃、退乳消脹的作用。麥芽是春季里的好東西,春季生長的植物,會把最具有生命力的能量首先輸送到芽尖,由此芽尖,包含著最多的生氣,能消化掉秋冬里體內的積滯。
生麥芽性平,消食和胃作用較好,并能疏肝通乳,多用于脾虛食少,乳汁淤積。炒麥芽性偏溫而氣香,長于行氣消食,回乳消脹,多用于食積不消,婦女斷乳。
‖ 食療方推薦
黨參山藥薏苡仁粥
材料:黨參15克,山藥20克,薏苡仁15克,白扁豆15克,粳米50克。(1人份)
做法:白扁豆提前用清水浸泡3小時;藥材入鍋,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煮成軟爛的粥。
功效:健脾益氣,祛濕止瀉。
適合人群:適合脾虛夾濕,容易大便溏爛,舌淡,苔白膩者。
‖ 食療方推薦
薏苡仁麥芽瘦肉湯
材料:炒薏苡仁15克,炒白扁豆15克,蓮子15克,陳皮3克,炒麥芽15克,豬瘦肉適量。(1人份)
做法:白扁豆提前用清水浸泡3小時;瘦肉洗凈焯水;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煮沸后,改小火慢燉約1小時;調味后晾溫飲用。
功效:健脾祛濕,消食開胃。
適合人群:適合脾虛夾濕,容易飲食積滯,胃納欠佳,大便溏爛,舌淡紅,苔白膩者。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