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夏季養生保健的4大原則
中醫養生注重的是順其自然,注重的是天人合一,在中醫四季養生里,春夏養陽。養陽是夏季最基本的養生原則,夏季是一年里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對于人來說,此時是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夏季如果過于貪涼,則會很容易傷到陽氣,所以中醫特別的強調夏季千萬別過于貪涼,否則可能會引起一些相對應的疾病。中醫在養生方面建議從這幾方面著手。
1、夏季養生之飲食防火。高溫的天氣,會導致人們煩躁上火,失眠等一系列的癥狀,夏季的暑熱又容易給身體產生內熱,“防火”成為了夏季養生首要原則。
盛夏,可以多吃一些清熱解毒的食物,在中醫上,能清暑熱降火的藥材有:薄荷、荷葉、金銀花、菊花、連翹等。飲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的為主,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梢詫⒕G豆、蓮子、荷葉、蘆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一并煮粥,并擱涼后食用,這藥粥具有健胃和消暑的作用。平時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這可提供維生素的補充。最好多吃一些瓜類食品,包括西瓜、香瓜、西蘭瓜、黃瓜、冬瓜等。
2、 夏季養生之起居靜養。夏季養陽貴在養心,在中醫理論體系中,中醫也認為“夏氣和心氣是相通”,所以養生要“靜養”,比如:早睡早起,避免大汗淋漓。汗液流多了,易傷陽。
天氣轉熱后,容易出現情緒煩躁、心神不寧、睡眠不好等,人的心神也很容易受到影響,那么要如何避免出現心神不寧呢?首先,要重視精神的調養,保持愉快的情緒;其次,切忌暴喜傷心,要保持神清氣和的狀態。
中醫早就有“夏季宜養心”的說法,所以夏季起居養生方面要保持身心愉悅、心情暢達,防止心火過旺而引起疾病。
3、夏季養生之運動忌立即吃冷飲。夏季稍微一運動就大汗淋漓了,很多人喜歡在運動后立即吃冷飲及冰飲料之類的,覺得這樣很“爽”,很解渴。其實這樣對身體的健康影響是非常大的,因為運動過后如果立即吃冷飲之類的話,對身體的肝臟及肺部的危害較大。氣血沸騰,肺、肝臟等功能處于活躍狀態,而馬上受涼之后,也會損傷人體的陽氣。
在中醫中有“形寒飲冷傷肺”的說法就是這個意思,所以運動過后,最好在身體比較平穩的狀態下在和冷飲,但是也不要太過冰涼。而屬于虛寒體質的人最好要少吃冷飲,因為容易引起胃痛等疾病。
4、夏季養生之如何防涼防暑。夏季天氣熱,空調風扇是解熱的最佳電器,對于怕熱的人來說,開著風扇,空調是最舒服的。但是對于關節患者來說,夏季是最應該避涼的,因為過涼的環境更容易引起病變。所以在夏季關節關注要適度的使用空調及風扇,盡量少用。
夏季外面的天氣過于炎熱,所以要避免長期時間暴曬于陽光下,需要外出需要最好防暑的措施,家里可以備用一些防暑藥品,比如:人丹、藿香正氣系列(水、液、丸、膠囊)、十滴水、風油精等。而對于經常待在空調房里的人來說,要注意補水,應該要多喝水。以免肌膚過于太干燥。
小貼士:夏季晝長夜短,新陳代謝旺盛,消耗大,人很容易產生疲勞,會出現犯困的現象,所以保持充足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充足的睡眠有益于身體的健康。而晚上睡不好的人,養生專減建議,每天中午午休,一個小時的午休,可以讓人保持充足的精力。午睡時最好避免受較強的外界刺激,以免影響入睡,也應注意免受風寒。
二、7種最佳夏季養生食物
天氣即將進入一年中最熱的暑伏。火辣辣的太陽不僅會讓你“精神不振”,連食欲都會“一落千丈”。冰水解渴但容易傷胃,雪糕涼快熱量卻不小,那么,有沒有既營養又解暑的食物呢?當然有!以下7種食物,大家就不妨多吃。
最佳飲料——熱茶。茶葉中富含鉀元素,既解渴又解乏。美國的一項研究指出,喝綠茶還可以減少1/3因日曬導致的皮膚曬傷、松弛和粗糙。據英國專家的試驗表明,熱茶的降溫能力大大超過冷飲制品,乃是消暑飲品中的佼佼者。
最佳水果——西瓜。西瓜味甘甜、性寒,民間又叫“寒瓜”,是瓜類中清暑解渴的首選。民間有“每天半個瓜,酷暑能算啥”的說法。夏天出現中暑、發熱、心煩、口渴或其他急性熱病時,均宜用西瓜進行輔助治療。
最佳粥——綠豆粥。夏天多吃粥類食品,是我國傳統的保健方法,對身體大有好處。喝粥最好喝綠豆粥,綠豆性涼,有清熱解暑的功效。用于防暑的粥還有荷葉粥、鮮藕粥、生蘆根粥等,五香麥片粥。
最佳抗疲勞食物——果蔬汁。夏天四肢倦怠時,多喝些果蔬汁是不錯的選擇。因為新鮮果蔬汁能有效為人體補充維生素以及鈣、磷、鉀、鎂等礦物質,可以增強細胞活力及腸胃功能,促進消化液分泌、消除疲勞。
最佳蔬菜——苦味菜。俗話說:天熱食“苦”,勝似進補。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苦味素、生物堿等,具有抗菌消炎、解熱祛暑、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等多種功效。
最佳防曬食物——西紅柿。德國和荷蘭兩國科學家的研究結果表明,多吃西紅柿可防曬。如果每天食用40克西紅柿醬,被太陽曬傷的風險將減少40%??茖W家認為,這可能是番茄紅素在起著主要的作用。
最佳調味品——醋。醋在烹調中必不可少,夏季菜中放醋更是有益。夏天細菌繁殖活躍、腸道傳染病增加,此時,醋能對各種病菌有較強的殺傷作用。
三、6款適合夏季養生營養粥
夏季養生標準是什么?可能沒有人會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對于這個問題每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看法,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幾款夏季養生粥,不僅有補腎的功效還有健脾潤肺的作用,一起來看看夏季養生保健方法有哪些?
1、益智粳米粥。原料:粳米50克,益智仁5克。做法:首先將益智仁研成粉末,將粳米淘洗干凈入砂鍋中,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轉用小火熬成粥品。加入益智仁粉末及調味品,稍煮片刻即可。功效:補中益氣,健脾養胃,適合于腎虛、腹中冷痛等癥狀。
2、核桃粥。原料:核桃50克,白米、白糖各100克,清水1公斤。做法:先把核桃去殼切成丁狀,然后放洗凈的白米入鍋內煮成糊狀時,最后倒入核桃丁與冰糖即可。功效:補氣養血,潤燥化痰,滋肺潤腸。
3、枸杞大棗玉米渣粥。原料:玉米渣100克,大棗10個,枸杞15克。做法:枸杞、大棗用清水淘洗干凈,鍋中加入清水燒開。下入玉米渣慢火煮至半熟時,下入大棗和枸杞,慢火煮熟,即可出鍋。功效:養血安神,補肝,腎降血糖。
4、黃芪銀花粥。原料:生黃芪50g、金銀花40g、粳米50g。做法:將配料洗凈,將生黃芪、金銀花裝入已消毒的紗布袋中,放入砂鍋內,加入1000ml水,煮沸20min,將紗布袋及藥渣撈去,放入洗凈的粳米,煮爛成粥。佐餐食用,分2次服完。功效:此膳能清暑熱,解濕毒,夏季感受暑濕之邪,發熱,四肢倦怠,惡心厭食者可選用此膳。
5、蓮子龍眼肉薄荷粥。配料:蓮子50g,龍眼肉40g,薄荷葉30g,粳米50g。制法:將配料放入砂鍋內,放入1000ml水,煮爛成粥。服法:佐餐食用,分2次服完。運用:本膳能補脾腎、清暑熱,平素大便溏薄,腰膝酸軟者可選用此膳。
6、參芪山藥杞子粥。配料:太子參60g,生黃芪40g,淮山藥40g,枸杞子30g,粳米50g。制法:將太子參、生黃芪切成薄片,將淮山藥打碎,將粳米洗凈,一并放入砂鍋內,放入1000ml水(清井水最好)。煮至米爛粥成。服法:佐餐食用,分2次服完。運用:此膳能健脾,補肺,益肝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所致的活動后氣短,咯痰量多者可選用。
四、夏季養生需要警惕5種疾病
炎炎夏日,我們要面臨暑熱的考驗。多變的氣候、濕熱的空氣為病菌滋生和傳播提供了溫床;人體的消耗增加使抵抗力減弱,季節性疾病也隨之上身。多加防范,便可省卻煩惱。為此,我們特別請專家給您夏季防病支招。夏季不僅溫度高,濕度也較大,是腸道傳染病和皮膚病發病的高峰期,因此,我們在做好防暑降溫工作的同時,更應注意夏季多發疾病的預防和保健。
1、風熱感冒。天熱流汗使我們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加上夏季一般人的胃口都比較差,如果沒有足夠的營養及時補充,人體的抵抗力就會隨之下降,很容易感冒。另外,一些人為了貪圖涼爽,在熱得滿頭大汗時喜歡用冷水沖頭或洗冷水澡;睡覺時對著電扇吹個不停;房間里長時間開著空調,導致室內外溫差較大,這些都可以引起夏季感冒的發生。
高溫會消耗大量的體液,注意多喝白開水,飲水要少量多次,一般每次以300毫升至500毫升為宜,必要時可以喝點淡鹽開水。再有,睡眠對治療夏季感冒也頗有幫助,起碼要保證8小時的睡眠時間,晚上洗個溫水澡可以幫助入眠。如果晚上睡得不好,可以在中午小睡一會兒。此外,膳食一定要合理,可以多吃一些像番茄、黃瓜等維生素含量較高的食物,多吃一些瘦肉,以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
2、細菌性痢疾。腸道疾病是夏季的高發病,而細菌性痢疾是最常見的腸道傳染病之一,它除了與蒼蠅繁殖活動有關外,還和天熱人們喜歡吃生冷食品引起腸胃功能紊亂有關。蚊蟲傳染也是夏季發生腸道感染的一個重要途徑,如瘧疾就是通過蚊子叮咬帶菌而傳染的。
所以在夏天,當天的食物最好不要放到第二天再吃,因為天熱很容易使食物變質,細菌極易生長。打開的水果,如西瓜盡量要一次吃完或者用保鮮膜將其封好后,再放到冰箱里保存,即使放到冰箱里保存,時間最好也不要超過24小時。還有,鹵菜是夏天較受人歡迎的菜品,但是,做鹵菜的人如果不注意衛生,吃的人也很容易感染病菌,所以最好少吃為妙。
3、細菌性食物中毒。每年夏季,特別是的七八月份都是食物中毒的高發期,各地出現的食物中毒事件更是引起了廣泛關注。夏季發生的食物中毒中,細菌性食物中毒比較多。這主要是因為氣候炎熱,細菌易繁殖,人們吃進了被細菌污染的食物就很容易發病。引發食物中毒的病菌有很多,如大腸桿菌、弧菌等。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癥狀多表現為畏寒、發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可集體發病。嚴重者還會引起脫水、血壓下降、酸中毒,甚至休克。
應對措施:嚴格做好炊具、食具及食物的清潔衛生,生、熟食物要分開;涼拌菜里可以多加入生蒜殺菌;盡量不吃腐敗變質的剩飯、剩菜,食物應充分加熱,放置過久的就不宜再吃。一旦發現中毒癥狀,應立即停止食用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并向急救中心呼救,同時保存食物,以便提供給衛生部門進行檢疫。
4、中暑。炎熱的夏季,人體出汗較多,而老年人體內水分比年輕人要少,加之生理反應遲鈍,所以在夏季最容易“脫水”。“脫水”會使血液黏稠,這對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癥或心腦血管病的老年人來說無異于“火上澆油”,輸向大腦的血液會受阻變緩,發生中風的概率自然會增高。在預防方面,首先是要注意補充水分。老年人要做到“不渴時也要常飲水”。有過中風史的病人,其家屬要時時注意病人癥狀。一般來說,頭昏頭痛、半身麻木酸軟、頻頻打哈欠等都是中風前兆,這些癥狀明顯時,一定要去醫院就診,切不可視作一般的感冒或疲勞。
防暑降溫要適時、適中,飲食結構要科學合理,多吃一些涼性食物,如苦瓜、皮蛋、蓮子等?!氨q{”藥物更要有備無患。
5、“冷”過敏。隨著時代進步,人們生活質量提高,空調無處不在,室內外溫差太大,從炎熱的室外走進室內的瞬間寒氣由毛孔直接進入身體,導致現代人的“富貴病”。身體內寒氣過多得不到排出會導致一些亞健康,如:乏力、早晨起床后感覺很累、腿腫、腰酸、腰痛等癥狀。
夏季由于氣溫較高,過敏體質的兒童如果突然進入空調室,猶如從夏季突然轉入深秋季節,上呼吸道受到冷空氣的突然襲擊,原本就處于高反應狀態的氣管、支氣管會反射性地痙攣,引起咳嗽、氣喘。
另外,夏天小孩喜歡吃冷飲,這也是一個“冷”刺激。很多小孩在運動完之后喜歡大量喝冰汽水,不到一會兒就咳嗽、氣喘……對于這些過敏體質的孩子來說,夏季應該從防“冷”入手。
首先,空調盡量要少用,不要一進家門就直接進空調房,能用電扇時最好就不要用空調。其次,家用空調要注意定期清潔,因為灰塵中的塵螨是最主要的過敏源。最后,運動完之后不要打開冰箱拿起冷飲就喝,可以先喝一些溫開水,盡量少吃或不吃冷飲。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