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也是人體重新破繭成蝶,煥發生機的季節,做好春季的養生保健,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礎。春季是生機勃勃的季節.正如《黃帝內經》里所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然而春季多風乍暖還寒,晝夜溫差大,所以春季養生一定要順應春令舒暢生發之氣,注意保衛體內的陽氣。這個養生原則應具體貫串到飲食、運動、起居、防病、精神等各個方面去。
1.調整情緒。春季在中醫之中對于肝,肝為剛臟,主生發,喜調達惡抑郁。因此,調養精神春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精神調養應做到心胸開闊,情緒樂觀,切不可胡亂生氣,怒則傷肝。
2.防風御寒。春天宜晚睡早起,到室外多活動,舒展形體,使一天精力更加充沛。春天要特別注意防風御寒,養陽斂陰。根據初春天氣乍寒乍暖一日三變的特點,衣服不可頓減,過早脫去冬衣,極易受寒傷肺,引發呼吸系統疾患。根據“春捂秋凍''的原則,一定要隨氣溫的變化增減衣服,以適應春季氣候多變的規律。
3.調節飲食習慣。春天新陳代謝十分旺盛,飲食宜甘而溫,富含營養,以健脾扶陽為食養原則,忌過于酸澀,宜清淡可口,忌油膩生冷,尤不宜多進大辛大熱之品,如參、茸、狗肉、羊肉、烈酒等,以免助熱生火。春天宜多吃含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特別是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品,特別是各種黃綠色蔬菜,如胡蘿卜、菜花、大白菜、柿子椒、芹菜、菠菜、韭菜等。還應注意不可過早貪吃冷飲等,以免損傷脾胃之陽。
4.運動鍛煉。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身體健康投資最佳季節,在這樣的季環境中鍛煉身體,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春天空氣清新,這種環境最有利于吐故納新,充養五臟六腑。春天多鍛煉,排除冬日積累的身體垃圾,加強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力與抗病能力,減少流感的發病幾率。
5.預防春困。保證睡眠,克服消極懶惰思想情緒;積極參加鍛煉和戶外活動、改善血液循環;適當增加營養,研究證明:缺乏B族維生素與飲食過量是引發春困的重要原因,故宜多吃含維生素B族豐富的食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少吸煙。如不太冷,適當減衣服,或用冷水洗臉,都會使困意盡快消除。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