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我們中國漢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我們中國富有特色的節日,中國人過春節已經超過了四千多年的歷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的養生食物及養生方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節養生吃什么食物
1、春筍
說到吃春,不得不提的就是春筍。春筍脆嫩鮮美,可嚼出清香和甘醇來,被譽為“素食第一品”,自古以來備受人們喜愛,文人墨客和美食家對它贊嘆不已,有“嘗鮮無不道春筍”之說。如果說肉食者鄙,食筍則正好相反。筍的味道就是如此清雅雋永。中醫認為,春筍有“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的功效。
2、香椿
民間亦有“三月八,吃椿芽兒”的說法。每年農歷三月份,正是香椿芽上市的大好季節。香椿入饌,不僅能烹調出各種特色菜肴,還具有防病治病的作用,是一種醫食同源的天然綠色保健食品。現代營養學分析,香椿芽兒的維生素含量,比番茄高1倍以上。香椿中還含有蛋白質、維生素E、鈣、磷、鐵等多種元素,是蔬菜之冠。香椿發的嫩芽可以做成各種菜肴,其新枝嫩葉口感最好。味美香醇,還有增進食欲,澤膚健美的效果。
3、櫻桃
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譽,目前在我國各地都有栽培。櫻桃果實肉厚,味美多汁,色澤鮮艷,營養豐富,其鐵的含量尤為突出,超過柑橘、梨和蘋果20倍以上,居水果首位。櫻桃性溫,味甘微酸,具有補中益氣,調中益顏,健脾開胃的功效。春食櫻桃可發汗、益氣、祛風及透疹。
4、草莓
在抗癌水果中,草莓的作用位居首位。新鮮草莓中含有一種奇妙的鞣酸物質,可在體內產生抗毒作用,阻止癌細胞的形成。此外,草莓中還有一種胺類物質,對預防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血液病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5、蜂蜜
中醫認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補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飲用1-2匙蜂蜜,以一杯溫開水沖服或加牛奶服用,對身體有滋補的作用。
6、雞毛菜
雞毛菜又叫小白菜、上海青,是南方春季的時令蔬菜之一。雞毛菜是小白菜的嫩苗,口感和質地更為柔嫩,味道清香。小白菜是蔬菜中含礦物質和維生素最豐富的菜。小白菜所含的鈣、維生素C、胡蘿卜素均比大白菜高,所含的糖類和碳水化合物略低于大白菜。
春節養生方法
1、飲食要營養平衡
從飲食科學的觀點來看,春節強調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要保持相對比例,防止飲食過量、暴飲暴食,避免引起肝功能障礙和膽汁分泌異常。
2、飲食要清淡
由冬季的膏粱厚味轉變為清溫平淡,飲食宜溫熱,忌生冷。胃寒的人可以經常吃點姜,以驅寒暖胃;有哮喘的人,可服點生姜蜂蜜水,以潤燥鎮喘;有慢性氣管炎的人,應禁食或少食辛辣食物。其他人也不宜多吃辛溫大熱的刺激性食物,以免助火傷身。
3、水果不可少
節日飲食雜亂,更容易使人上火、便秘,多吃些水果,既可以起到很好的清熱、解毒、潤腸功效,還能調節改善人體的代謝機能,預防各種疾病,增進身體健康。但要注意的是,水果與蔬菜的消化時間和過程都不同,應分開食用,否則水果中的大量酵素,會使蔬菜的纖維素腐壞,無法被腸胃吸收。
4、蔬菜勝良藥
節日的餐桌菜肴豐盛,頓頓離不了魚肉葷腥。然而,人們卻常感覺疲勞倦怠、胃腸脹氣。這時,少沾些葷腥,多吃點蔬菜,便可解除身體危機。新鮮蔬菜是一種堿性食物,不僅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可解油膩,維持胃腸正常蠕動,預防便秘,而且能中和體內多余的酸性物質,維持人體新陳代謝的需要。
5、勿暴飲暴食
春節吃吃喝喝,易暴飲暴食。人的消化器官的活動有一定規律,吃東西時,胃、小腸、膽囊和胰腺分泌出各種消化液,使食物中的營養素易被人體吸收。如果突然吃得太飽,或喝得太多,就需要更多的消化液來進行消化,可是消化液的分泌量有一定限度,加上胃脹得很大,腸胃蠕動困難,影響了正常的消化機能,情況嚴重的話,可導致急性胰腺炎、腸胃炎,或腸胃潰瘍等。
春節安全注意事項
一、用電安全。
春節期間大功率電器使用機會較多,安全用電是迫切需要關注的問題:
①不要隨意亂接電線,避免災害發生;如果需要使用插線板在節前統一收集到宿舍管理員孫大姐處交工程物業部檢查合格方可使用。
②禁止在寢室使用如電磁爐、電飯鍋、電熱水壺等大功率電器;
③所有用電設備做到人離電斷。
二、動火安全
①需要燃放煙花爆竹的時候,務必聯系保安員陪同,要注意選擇一個寬敞的地方,注意周圍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
②注意寢室火災,不要臥在床上吸煙,離開外出時要關閉不必要的電源,禁止寢室放置任何易燃物品;
③發生意外時懂得如何自救或求救。
三、財物安全
①不要在寢室存放大量的現金或金銀首飾等貴重物品;
②出門前檢查自己物品是否收好鎖好;
③檢查您的陽臺、窗戶是否容易讓他人侵入,如翻越、攀爬等以防被盜。
春節的養生食物及養生方法相關文章:
★ 2022春節的養生食物及養生攻略
★ 2022春節的養生食物及習俗
★ 2022春節的養生食物及注意事項
★ 2022春節的養生食物及活動
★ 2022春節的風俗活動及養生食物
★ 2022春節的養生食物及民俗活動
★ 2022春節的養生食物及禁忌
★ 2022春節的傳統習俗及養生食物
★ 2022春節的養生食物及來歷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