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個立秋必吃養生美食,人人都能做,讓你好過秋~

shiyingbao

立秋是夏天在告別,秋天在進門的節氣,也是調整身體和養生的關鍵時期。中醫認為,立秋正是從養陽逐漸轉為養陰的時刻,自然界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陰氣漸長,人體也應該順應這種變化,注意防止秋燥傷肺,調理脾胃功能,為冬季的養生做好準備。在這里給大家推薦立秋養生小貼士,讓我們一起迎接健康的秋日吧!

立秋

7個必吃食療方

飲食原則:

中醫認為,“肺主秋”,肺屬金,主司呼吸、宣發肌表、調節水液等功能。肺與大腸相表里,與皮毛相通。秋季天氣干燥,容易傷害肺臟的津液和肌表的衛氣,導致咳嗽、咽干、皮膚干燥等癥狀。因此,在秋季要注意潤肺生津,多食用一些具有清熱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之效的食物和藥物,如百合、銀耳、雪梨、蜂蜜、麥冬、菊花等。

另外,“脾主后天之本”,脾屬土,主司消化、運化、輸布水谷精微等功能。脾與胃相表里,與四肢相通。夏季暑濕傷脾,消化功能減弱,容易出現食欲不振、腹脹便溏等癥狀。因此,在秋季還要注意健脾祛濕,多食用一些具有健脾利濕、補中益氣之效的食物和藥物,如山藥、扁豆、紅棗、茯苓、白術等。

食療方推薦:

在這里推薦7款養生食療方,適合不同的秋季常見癥狀和人群:

1.赤豆薏米粥:將赤豆和薏米混合洗凈,加入適量的水煮沸,轉小火煮熟至粥稠,可加入適量冰糖調味。赤豆薏米粥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適合夏季過后排濕解暑。

2.玉米百合湯:將新鮮玉米去殼切塊,百合洗凈備用,將玉米和百合放入鍋中加水煮沸,轉小火慢燉煮30分鐘至1小時,最后加入少許鹽調味。這道湯能夠清熱潤肺、益氣養陰,適合秋季容易上火、咳嗽痰多的人飲用。

3.紅棗山藥粥:將紅棗、山藥切片備用,大米淘洗干凈,與適量的水一起煮開,轉小火慢燉30分鐘至米熟,最后加入紅棗和山藥繼續煮熟即可。這道粥具有補脾益肺、調養消化的功效,適合秋季脾胃虛弱、容易腹脹便溏的人食用。

4.枸杞雞蛋羹:準備枸杞和雞蛋,將雞蛋打散后加入適量的水,再加入枸杞,攪拌均勻后倒入碗中,用蒸鍋蒸熟即可食用。這道羹有滋補肝腎、明目的作用,適合秋季眼睛干澀、視力模糊的人食用。

5.黑木耳百合湯:將黑木耳用溫水浸泡至軟,切成小塊備用;將百合洗凈,和黑木耳一同放入鍋中加水煮沸,轉小火慢燉30分鐘至1小時,最后加入適量鹽調味。這道湯能夠滋陰潤肺、養胃生津,適合秋季口干舌燥、便秘的人食用。

6.菊花蜂蜜水:準備菊花和蜂蜜,將菊花沖洗干凈后放入杯中,用熱水沖泡,待菊花釋放出香味后加入適量蜂蜜調味。這款蜂蜜水具有清熱解毒、消炎降火的功效,適合秋季感冒發熱、嗓子痛的人飲用。

7.蘋果薏仁沙拉:將蘋果切丁備用,將薏仁煮熟后瀝干水分,與蘋果混合,加入適量的檸檬汁和蜂蜜拌勻即可。這款沙拉有健脾消食、養胃護膚的作用,適合秋季脾胃虛弱、肌膚干燥的人食用。

但需要注意,食療方只是輔助保健方法,不能替代正規藥物治療和醫生的指導。建議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食材和食譜,并在有需要時咨詢專業中醫師。

立秋

養生好習慣

在迎接健康的秋日時,除了食療方,我們還應該養成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幫助身體更好地適應季節變化:

? 調整運動方式:

中醫認為:“春夏養陽則令其泄之于外,秋冬養陰則令其藏之于內”。立秋后不宜做過量的運動或出汗過多,以免耗傷陽氣和津液。適合進行散步、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等輕松和緩的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體質,調節氣血,防止疾病的發生。

? 穴位養生:

另外,在立秋節氣,還可以進行穴位按摩或艾灸,如大椎穴、太白穴、關元穴、氣海穴等,可以起到提高人體免疫力、改善肺功能、補充氣血、美容養顏等作用。

? 補充足夠的水分,忌生冷:

立秋后,天氣還是很炎熱,同時空氣干燥,要注意防止中暑和脫水。因此應適量增加飲水量,多喝溫水、白開水、綠茶等,避免過度飲食刺激性飲料和咖啡因含量高的飲品。

此外,因為立秋仍屬于夏季的延續,我們還要避免食用過多生冷食物,以免傷害脾胃功能,引起消化不良。

? 保護陽氣,防止感冒:

立秋后,陽氣開始收斂,陰氣逐漸升華,我們要注意保護陽氣。尤其是腳部要保暖、干燥,避免受寒感冒。如果氣溫較低,可以適當添衣,保持溫暖。

? 享受美好景色,放松身心:

立秋后,秋天的美好景色開始展現出來??梢猿弥苣┗蛘吖澕偃?,去一些風景優美的地方走走看看,欣賞大自然的魅力,放松身心。

總之,在立秋這個節氣中,我們要注意防暑防燥,潤肺健脾,早睡早起,適當運動,以達到順應自然界的變化,保持人體的平衡和健康。希望大家都能在立秋后過一個舒適愉快的秋季~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