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京城餐廳香草料理盤點

shiyingbao

法式夾心千層糕

法式夾心千層糕(Mille Feuille)

萬達索菲特酒店和瑞法餐廳的餅房主廚Julie小姐告訴我們,Mille Feuille是最經典的法式甜點之一。只要看一眼,就完全被盤中綻放的靈動熨帖心田。朗脆與綿滑交融的口感,加上零落其中的香草顆粒,猶如經歷了一次味覺SPA。

由于產量稀少,香草(vanilla)的價格昂貴,尤其以大溪地、馬達加斯加等產區為最。Julie用的是大溪地產區的香草,那里遵照最原始的種植及采收方式,而且相應品種的香氣更加馥郁,她也希望用這樣的真誠為食客帶來香草的真味。Julie還說,大溪地的香草有一個有趣的魔法,就是儲存在密閉罐子里的香草,過5-7年之后會自動析出糖晶體,再把這些帶著糖晶體的香草放進糖罐子,整罐的白糖都會變得格外香甜。

神戶牛肉片

源自世界上最頂級的四大牛肉產區之一的神戶牛肉,配上檸檬葉、橄欖、番茄、帕瑪森芝士、水瓜柳,以及芝麻菜、苦苣葉,就是這道法餐傳統菜肴Carpaccio。當然,牛肉事先要用法國人最推崇的百里香腌制,和瑞法餐廳的主廚Jakovljev推陳出新,除了百里香,還加入了另一種香草檸檬葉(Kefir lime),這樣,檸檬的清新味道,使得這道頭盤真的讓味蕾跳起來,為接下來的主菜躍躍欲試。

挪威三文魚

挪威三文魚

不同于常見的煎烤或煙熏,這道三文魚是用63攝氏度的低溫烹制的,主廚Jakovljev某種程度上是一位科學家,他迷戀數據與公式,并篤信如此的理智是對烹飪穩定性的保障。他特意強調說,三文魚之前用蒔蘿、百里香、法香腌制,并在烹飪過程中堅持低溫,更有利于保留三文魚豐富的維生素及良好的口感。輔以胡椒、黃瓜、生蠔奶油、胡椒蒜汁,以及蒔蘿、香椿苗,這道科學家縝密出品的三文魚,呈現的不僅是美味,還有法式的一絲不茍的奢華。

以上Heritage和瑞法餐廳出品

朝陽區建國路93號萬達索菲特大酒店6樓(8599 6666)

漿果香草布丁

漿果香草布丁

特別夏天的一款甜品,餐廳大廚用整根的西西里香草籽為原料制作的布丁,甚至連澆在布丁四周的醬汁也都是以香草為原料的,吃起來奶香味兒濃郁卻一點都不會覺得膩。吃的時候一定要搭配著散落在布丁邊上的藍莓、桑葚等漿果一起吃,酸酸甜甜的味道很有夏日的感覺。

以上北京亮餐廳出品

朝陽區建國門外大街2號柏悅酒店66樓(8567 1838)

文 豈有此女 李謙 攝影 陸地 馬天龍

還記得民謠《Scarborough fair》嗎?那悠揚的旋律讓全世界都認識了英格蘭北約克市集的香草:歐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這次我們一起來品味香草在京城的味道。

香草(herb),學名芳香植物,是兼具藥用植物和香料植物共有屬性的植物類群。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有3600多種香草,目前被有效開發的有400多種,它們的原產地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為中心的歐洲諸國,其次在中亞、南美、南亞等地。除了宗教祭祀、醫療保健、香氛沐浴,香草在烹飪上的應用更是由來已久。

歷史學家們認為,歐洲人對香草的偏愛,源自文藝復興之前。當時的意大利人狂嗜肉食,例如一次被記載的晚宴是這樣的:8位男士,上桌的包括8盤野雞肉沙拉、5只閹雞、90根香腸、5只鴨、5份熏火腿和餡餅、15只鵪鶉及1頭雄鹿。氣候炎熱,存儲技術有限,來自東方的進口香料又價格昂貴,而廣泛種植垂手可得的香草,足以最大限度地讓肉類保鮮,并且增添了不可思議的奇妙香味。

于是,關于香草防腐抗菌、調味增香的魔力,在一代又一代廚師之間口耳相傳。香草成了歐洲餐桌上的寵兒,作為主料入菜,作為調料添香去腥,薄荷茶、茴香酒等香草飲品,也日漸流行起來。

香草不僅是貴族宴會上的尤物,在尋常百姓的廚房里,它同樣被津津樂道。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地區,有一道質樸的家常菜:媽媽大蒜湯。其實就是物質匱乏的年月里,媽媽用大蒜粒和隔夜面包碾碎煮湯,加上自家園子里的月桂葉、百里香、鼠尾草等時令香草,沒有葷腥卻也濃香適口,足夠讓孩子們暖飽。時過境遷,多少人依然為之憶苦思甜。

媽媽的手藝代代傳承,而心存浪漫的年輕姑娘們,則更樂意相信,香草挑逗的不單單是味蕾,還有荷爾蒙。在她們的食譜里,香草與愛情有著千絲萬縷的微妙聯系:蒔蘿讓人變得內斂,適合初次約會;牛至帶有原始氣息,是點燃激情的;肉桂使兩情相悅,若你想說“我愿意”,那就加肉桂吧;迷迭香可是迷魂草,偷偷撒幾粒給心上人,它會悄悄告訴對方你的心……

常用入菜香草

常用入菜香草

1.薄荷(mint):

對于中國人來說,隨著口香糖的舶來,薄荷成了最廣為人知的一種香草。那股清冽的芳香,信手拈來入菜或是入茶,如同詮釋了夏天的味道。

功效:薄荷葉含有豐富的薄荷油,有利咽止痛、殺菌消炎、清心明目的功效。

應用:鮮薄荷可直接當蔬菜食用,常用于沙拉;干薄荷是肉類、海鮮料理中經常使用的香草,不僅去腥提香,還能清熱、助消化。

2.百里香(thyme):

在希臘語中,百里香象征高貴和勇敢。歐洲中世紀的婦女會給卓越的騎士贈送圍巾,上面刺繡的就是百里香的圖案,“百里香似的男人”,這是一種至高無上的驍勇榮譽。在歐洲,百里香是家喻戶曉的香草,它口感清爽甘甜,與海鮮、肉類及橙味醬汁十分相配。

功效:百里香全株含有豐富的揮發油,有鎮咳、消炎、防腐等作用。不過百里香有小毒,不可食用過量。

應用:烹調魚類及肉類時可以去腥增鮮;可以用作香腸和火腿的加工;百里香即使長時間烹調也不失香味,因此非常適合用在燉煮或烘烤上,例如與其他香草混合填餡,塞入雞、鴨、鴿腔內烘烤;做飯時放少許百里香粉末,飲酒時在酒里加幾滴百里香汁液,能使飯味、酒味清香馥郁。

3.迷迭香(rosemary):

在歐洲的古老傳說里,迷迭香有愛情回憶的味道,姑娘們會把它放在心上人的口袋里,據說這樣能防止外遇。在西餐里,迷迭香常用在牛排、土豆等料理中,有特殊的帶松木香的清甜,甜中微苦。

功效:迷迭香是公認的抗氧化食物,另外,它增強記憶力的功效在古代就被廣泛認知,看來和古老的歐洲傳說不謀而合。

應用:迷迭香和羅勒,并稱意大利餐最具代表性的香草,是肉類和魚類食材的最佳搭檔。在去腥提香方面迷迭香稱得上是能手,但由于氣味較重,要控制使用分量。

4.香茅(lemon grass):

又名檸檬草,源于莖葉中具有特別的檸檬香味。香茅是東南亞料理的一大特色,常見于泰國菜,氣味芬芳清爽,多用于腌菜的調味以及咖喱、湯、甜酒的配香,也可替代茶飲。

功效:香茅葉含有揮發油,其成分檸檬醛,有祛風除濕、消腫止痛的功效。

應用:香茅是東南亞各國喜用的典型烹調香料,如泰式冬陰功湯、泰式沙拉等。

5.鼠尾草(sage):

在法國有句諺語:“家有鼠尾草,醫生不用找”。古今中外,這個小小的植物都是備受推崇的“良藥”。口感上,它有青草的香氣和淡淡的苦味。

功效:鼠尾草有舒緩情緒、消除疲勞、解毒消腫、消除油脂的功效。但含激素,孕婦應避免食用。

應用:可泡茶;可作為防腐劑添加在奶酪、香腸中;可作為香料與腥味濃重的肉類食材一起烹制,緩和味道;還可入沙拉中,發揮消脂纖體的功效。

6.蒔蘿(dill):

又名洋茴香、雕草。在五千年前的埃及,蒔蘿就已經因治療頭痛的神奇功效而名噪一時。千百年來,蒔蘿在俄羅斯、中東和印度菜式中格外受歡迎,它的香氣近似于歐芹而更強烈,有一些清涼味,辛香甘甜。

功效:蒔蘿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有緩解腸胃脹氣、助消化、緩解失眠的功效。

應用:蒔蘿葉有“魚之香草”的美譽,可以撒在魚類食物上用以去腥,另外還可以切碎放入湯和沙拉中,促進風味。

7.羅勒(basil):

又名九層塔。羅勒是意大利餐里最常見的香草,口感清爽略甜,最常用于香草醬中,尤其和番茄的味道非常相配。

功效:新鮮的羅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及芳香油。

應用: 羅勒是西餐中最常用的香草,特別是意大利餐,不管是烹飪肉類、意大利面,還是自制香腸、烤比薩,羅勒都是不可或缺的。

8.牛至(oregano):

又名比薩草、奧勒岡葉。原產自地中海沿岸、北非及西亞,因為在意大利比薩中常用到牛至調味,所以在廚房里,它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是比薩草。牛至有較刺激的香味,通常多使用干燥品,和番茄、芝士的味道很相配。

功效:清熱利尿,促進消化,其散寒解表的功能勝于薄荷。

應用:直接摘取生鮮枝葉,加入肉類料理中可改善腥味;干燥葉片可做花茶沖調,或是加入發酵面包中,別具風味。

9.歐芹(parsley):

又名洋芫荽、法香。古埃及人跟古希臘人,都認為歐芹代表勝利,因此打勝仗的士兵都可以得到歐芹織成的花冠。它味道清新溫和,有濃郁的香草味,可以掩飾其他食材中過強的異味而使之變得清香。

功效:埃及人認為歐芹能治療泌尿疾病,非常重視這種植物;文藝復興之后的歐洲人,已通過較科學的方法發現歐芹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有益于人體循環系統的功能。

應用:新鮮的葉子常用來做西餐沙拉配菜、水果以及沙拉的裝飾,也可生食。如果將其切碎脫水處理,香味也會更加濃郁,適合意大利面、湯、奶油、魚、肉、土豆和烤雞等。

10.香子蘭(vanilla):

簡稱“香草”。原產于墨西哥,十六世紀,西班牙殖民者將香草與巧克力帶回歐洲,風靡至今。如今,這種“香草”廣泛應用于西餐,尤其是甜點中。由于天然產量低,其價格僅次于藏紅花,是世界上第二昂貴的香料之王。

功效:調節中樞神經,有助荷爾蒙分泌,舒緩焦慮。

應用:廣泛用作奶油、咖啡、巧克力的調香原料。

誘人的香草料理

Village Caf香草料理

280克牛肉里脊配烤蘑菇

Village Caf 的主廚Darron說,他在澳大利亞的一個農莊長大,農莊里的生活是非常自給自足的,他最早的童年記憶,就是母親在菜園中自己種植的植物:水果、蔬菜和香草,每頓飯都圍繞著當下季節收獲的最新鮮的時令農產品。Darron的味蕾記憶里,美食與新鮮度及季節性密不可分,因此,他的烹調原則,就是突出食物最純凈、最新鮮的口感。這一道牛肉里脊配烤蘑菇,也是試圖追憶童年的味道。

所用的醬汁,是歐芹醬和辣根奶油。其中,草綠色醬汁以歐芹為主,還包括香菜、酸豆、大蒜、檸檬魚及橄欖油。

泰式雞絲、椰子、辣椒配檸檬汁沙拉

因為有佛教背景,所以泰國人避免使用大塊的動物骨肉,肉一般被切碎,再拌上香草及其他調味料。泰餐受到中國、葡萄牙、荷蘭、法國和日本的影響,在制作方式上可謂是亞洲最具有融合風格的菜系。在泰餐中,香草最大的效用是把食物的鮮味釋放出來。

這款經典的泰式沙拉,所使用大量的新鮮香草有:歐芹、薄荷及蔥等。

巧克力蛋糕配香草泡沫

自從十六世紀的西班牙殖民者將香草(vanilla)引入歐洲,它就成了一種與香甜、快樂形影不離的食物。這一道餐廳點擊率頗高的看家甜品,足夠讓每個女孩子心動,香草奶油的口感搭配濃郁的巧克力蛋糕,營造出完美的味覺,以及歡愉的時光。

以上Village Caf 餐廳出品

朝陽區三里屯11號院1號瑜舍酒店1樓(6410 5210)

意大利農場餐廳香草料理

白比薩

拒絕番茄醬,拒絕芝士,拒絕配菜,僅憑面餅和香草的口感就足夠嫵媚動人,白比薩真是十足的意大利素顏美人。

據說原始的方子里還要求在比薩石上烤,比薩石就是一塊磨得平整的石片,或方或圓,先將石頭烤熱,再將比薩面餅放上去烤,這樣面坯更蓬松,比薩也有了土地的味道。

然后撒上胡椒、牛至與海鹽,即可出爐。替代餐前開胃面包,或者配上經典的帕爾瑪火腿同食,白比薩是香草料理中的極簡主義。

農場自制香腸

用動物肉與香草制成的香腸,應該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加工食品。在荷馬史詩《奧德賽》中,荷馬充滿溢美地將尤利西斯比作一根肥厚的香腸。

意大利農場的自制香腸,延續了傳統的意大利手工制作方式,使用的香草有百里香、鼠尾草和迷迭香,它們是健康飲食的一部分,獨特風味可以去腥解膩,并且起到不可思議的殺菌防腐功能。

意式烤羊排

對于肉類燒烤所用的混合香草,迷迭香和百里香是一對主角。它們的香型相似,一般規律是,法國人更愛用百里香,而意大利人則偏好迷迭香。

在烤制食物腌肉的階段放上一些迷迭香,烤出來的肉就會特別美;如果烤制的時間較長,用香氣比較濃郁的干燥迷迭香效果更好。另外,別忘了迷迭香可是迷魂草,也許正是它暗自塑造了意大利人浪漫多情的個性。

以上意大利農場餐廳出品

近郊順義區馬坡鎮白各莊(6940 7650)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