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口腔科 廣西桂林市 541001
關鍵詞:金屬網狀結構;全口義齒;修復術
華夏醫學000225 在全口義齒修復中,塑料基托折斷較為普遍,其原因主要是塑料本身抗折能力不足。5年來,使用鈷鉻合金網狀結構提高塑料基托的抗折強度,經21例臨床應用,沒有1例折斷,其制作工藝簡單、費用低,易于推廣。
1 制作步驟與方法
1.1 全口義齒二次印模完成后,灌注超硬石膏模型,在明顯骨突及可能發生義齒壓痛區,進行局部的標記,用醫用膠布將標記區貼上并畫上基托后緣線,形成后堤區。
1.2 用水充分浸泡石膏模型,將小方形孔網狀蠟(厚約1mm,孔徑1mm×1mm)放置于石膏模型上,輕輕壓迫使之與模型密合,邊緣伸到牙槽嵴頂,下頜到兩側副承托區邊緣,后緣比塑料基托短5mm左右。
1.3 用一根硬質塑膠條(直徑約1mm)聯接后堤區作分流鑄道,再用三根硬質塑膠條與第1根呈“井”或“
”型,分別固定在網狀蠟上。四個高點約在
處,以防網狀蠟脫膜時變形。
1.4 在分流鑄道及固定“井”或“
”的網狀蠟接觸處,安放直徑約2mm鑄道3~4根,并且互相聚合于一點,固定后將網狀蠟提起,又放回模型上,檢查在脫模時有無變形,在沒有變形的情況下,固定于鑄造基座上。
1.5 常規包埋、鑄造,自然冷卻后,噴砂打磨、拋光,將網狀結構放回石膏模型上,進行全口義齒排牙、試牙、上蠟、裝盒。充填塑料時將網狀組織面輕壓一層塑料,讓其充滿每個網狀孔,使之接近組織面,在非組織面加一層塑料,加壓熱處理、開盒、磨光即告完成。
, 百拇醫藥
2 結果
筆者在5年內總結了21例塑料基托折斷的病例(修復時間在5年內),采用自身對照法,均給鈷鉻合金網狀結構加強基托抗折能力,觀察1~5年,只發現1例下頜金屬網狀結構基托折斷,究其原因是患者人為造成,不屬此觀察對象,塑料基托折斷結果見表1。
表1 塑料基托折斷結果
正中線折斷
前牙區折斷
后牙區折斷
合計
塑料基托
12
, 百拇醫藥
21
金屬網狀結構
3 討論
3.1 全口義齒折斷原因較復雜,有人造牙排列不當,咬合力不平衡,基托過薄,與組織不密合,多處殘留牙根,患者使用不當等。主要是受力超過塑料的抗折能力所致。根據李東方等對上頜總義齒基托應力分析,患者在咀嚼功能時,基托在腭中線受張應力。基托后腭區中線處在功能狀態下的應變力方向為橫向,切牙乳突區的應變值大于其它各區,為義齒基托上的高應力區[1],加之前方的唇系帶切跡,是基托的薄弱區,容易折裂。臨床常見以唇系帶為起點的由前向后的縱折。對于上半口多次折斷的塑料基托、對?ǘ轡?天然牙時,5年臨床統計上頜中線折斷為10例,占47.6%,使用網狀結構后,未發生再折斷。
, 百拇醫藥
3.2 為保持牙槽嵴的豐滿度及牙周膜本體感受作用[2],保留
牙根,作覆蓋全口義齒修復,但在義齒行使功能時易產生支點,使應力集中而在基托前1/3處折裂,共有2例,占9.94%。采用網狀結構后,使用4年以上,沒有再折裂。
3.3 下頜總義齒,在
間折斷共5例,占23.8%,制作網狀結構后,觀察4年,無1例再折斷。
3.4 全口義齒使用一段時間后,有2例(占9.94%)義齒塑料基托折斷,磨除基托組織面厚度約1mm左右,再用網狀結構重襯,通過4年的觀察,未發生再折斷。
3.5 使用牙用不銹鋼絲雖能增強塑料義齒的抗力,但折斷率仍較高,對2例(占9.94%)折斷義齒給以重新制作網狀結構后,3年內未再發生折斷。
3.6 網狀結構占基托空間少,有足夠的抗折強度,比全金屬基托重量減輕約3/4。組織的密合度好,固位力強,使用一段時間后,牙槽骨若有吸收,亦便于重襯,解決了金屬基托不能重襯的問題。
3.7 上頜總義齒中,塑料基托在腭前份變形較大而且復雜,增加基托厚度并不能減少變形,用鈷鉻合金制作義齒基托可減少義齒基托功能性變形或腭前份基托對支持組織的壓迫[3]。采用鈷鉻合金網狀結構修復全口義齒,同樣可以減低牙槽嵴吸收的程度。
3.8 由于個體差異,個別人對金屬有接觸性過敏現象,產生口炎[4],將金屬網狀結構包埋在塑料內,避免了與口腔粘膜直接接觸,解決了接觸性過敏現象。
全口義齒塑料基托折斷原因主要是應力超過塑料本身的抗力。用鈷鉻合金網狀結構增強基托的強度,預防基托折斷,經臨床使用,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延長義齒的生理使用壽命,增加義齒的舒適感,以及解決個別患者對金屬接觸性過敏現象,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李東方,李國珍,朱希濤,等.上頜總義齒基托應力分析.中華口腔醫學雜志,1993,20(4):206
2,朱希濤主編.口腔修復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0.316
3,黃瓊摘.上頜全口義齒行使功能時義齒基托設計與支持組織外形對基托變形的影響.國外醫學口腔醫學分冊,1990,17(3):192
4,王昆潤摘.預防對金屬義齒的過敏反應.國外醫學.口腔醫學分冊,1990,17(3):185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