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牙本質過敏中藥液可治

shiyingbao

【摘要】目的 比較四種牙本質脫敏劑對于基牙預備后牙本質過敏的脫敏療效。方法 將150例患牙(顆)隨機分為5組,在活髓牙冠橋修復前基牙預備后分別應用Gluma、SealS|protect、 Single Bond、75%NaF甘油進行脫敏,對照組未做任何處理,比較各組的即刻療效和粘固后的療效。結果 4組牙本質脫敏劑的效果顯著高于對照組,4組間的療效差異無顯著性。結論 對基牙預備后應用牙本質脫敏劑,可以有效預防牙本質過敏。

【關鍵詞】 牙本質;過敏;脫敏劑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four desensitizers to patients with vital teeth before crown-bridge adhered.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150 teeth after crown-bridge preparation were treated by four desensitizers before crown adhered. Evaluation was carried out by analysis of statistics at pre-adhered and pro-adhered. Results The clinical effec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But the clinical effects among four treatment groups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Conclusion Before crown-bridge adhered, the teeth treated by four desensitizers can decrease the hypersensitivity of teeth.

【Key words】 crown bridge; hypersensitivity; desensitizer

在臨床上制作烤瓷牙及固定橋,需要磨除牙體組織,備牙后及烤瓷牙粘固后牙本質過敏癥較為多見。本研究應用4種脫敏劑Gluma、SealS|protect、 Single Bond、75%NaF甘油在冠橋粘固前對患牙進行脫敏處理,觀察其治療效果。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山東省淄博市僑聯醫院口腔科門診患者70例,男30例,女40例;年齡25~55歲,平均37.5歲;活髓冠橋修復牙共150顆,將它們分為Gluma處理組、SealS|protect組、Single Bond組、75%NaF甘油組和空白對照組,其中每組30顆。

1.2 脫敏材料 Gluma脫敏劑(30顆),SealS|protect脫敏劑(30顆),Single Bond脫敏劑(30顆),75%NaF甘油(30顆)。

1.3 方法 冠橋修復的活髓牙在局麻下常規牙體預備,取模,自凝塑料臨時冠修復,冠橋修復體完成并試戴合適后,在粘固前消毒干燥牙面,分別用Gluma脫敏劑、SealS|protect脫敏劑、Single Bond脫敏劑、75%NaF甘油處理牙面,然后吹干,用粘固粉粘固,空白組直接粘固。所有患牙分別復查其過敏程度。

1.4 過敏程度判斷標準 0級:對機械和冷刺激無不適感;1級:對機械和冷刺激感酸痛,但能忍受,無激動反應;2級:對機械和冷刺激有難以忍受的酸痛感,激動反應明顯。

1.5 效果評價標準 過敏消失:過敏程度從2級或1級轉變為0級;過敏減輕:過敏程度從2級轉變為1級;過敏無效:過敏程度無改變。

2 結果

2.1 即刻效果 4種脫敏劑處理后, Gluma脫敏劑、 SealS|protect脫敏劑、 Single Bond脫敏劑、 75%NaF甘油分別有30.0%、 36.7%、30.0%、36.7%的癥狀消失,36.7%、33.3%、40%、33.3%的患牙過敏癥狀減輕,33.3%、30.0%、26.7%、30%的患牙過敏癥狀無改變,經χ2檢驗4組之間差異無顯著性(P>0.05),見表1。表1 4種脫敏劑處理前后的過敏程度

2.2 粘固后的效果 Gluma脫敏劑、SealS|、Single Bond脫敏劑、75%NaF甘油處理并粘固后的患牙96.7%、90%、90%、89%過敏癥狀消失,空白組為60%,經χ2檢驗4組均優于空白組(P0.05)。見表2。表2 5組冠橋粘固后即刻的過敏程度

3 討論

在本試驗中由于未做長期的臨床隨訪,這主要是因為大多數病人若無癥狀則不來醫院進行隨訪。筆者在臨床上經常遇到關于冠橋修復后患牙發生酸痛等過敏癥狀,關于牙本質過敏主要有3種假說[1]:(1)神經學說認為牙本質中存在著牙髓神經末梢,故感覺可由牙本質表層穿至牙髓。(2)牙本質纖維傳導學說認為成牙本質細胞的原漿突中含有乙酰膽堿酶,它在受刺激后能引起神經傳導,產生疼痛。(3)流體動力學理論認為作用于牙本質的外部刺激引起了牙本質小管內容物向內或向外的流動,這種異常的流動被傳遞到牙髓,從而引起牙髓神經纖維的興奮,產生痛覺。成牙本質細胞下層、成牙本質細胞層和牙本質內層小管內的神經纖維對液體的流動或突然的壓力變化均非常敏感,這也是發生牙本質過敏的原因。

在牙本質過敏癥的發病機制中,流體動力學說被廣為接受。根據這個理論,對牙本質過敏的有效治療是必須封閉牙本質小管,以減少或避免牙本質內的液體流動。75%NaF甘油的作用機制[2]是因為氟離子能減少牙本質小管的直徑,從而減少液壓傳導。而其余三種的主要機制[3]是使牙本質小管內的蛋白質沉淀,阻塞牙本質小管,從而減少牙本質小管通透性而起到脫敏作用,但均能取到有效的結果。

因此,通過試驗發現:在冠橋修復前應用牙本質脫敏劑進行脫敏處理,可以有效地減少粘固后過敏癥狀的發生,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樊明文.牙體牙髓病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34-135.

2 彭付么,李水平,朱聲榮.離子導入脫敏液治療牙齒敏感癥的評價.廣東牙病防治,2001(3):32-34.

3 潘益華,馬瑞,潘明鏑.SealS|protect 封閉劑治療牙本質過敏癥的療效評價.口腔材料器械雜志,2004,(3):134-136.

[摘要] 目的 探討微創無痛治療齲齒的新方法在臨床中的應用。方法 將178例患有齲齒患者分為兩組,分別采用傳統的去腐(牙鉆去腐)和化學機械去腐即伢典去腐(Carisolv),即微創無痛治療方法,對齲齒治療結果進行比較。結果 傳統去腐(牙鉆去腐)與化學機械去腐組(伢典去腐)各為100顆,在治療過程中,使用伢典去腐與車針去腐感覺無痛或疼痛輕微的比率明顯降低,分別為62%和27%;而充填治療半年后,在比較繼發齲形成和充填物脫落時,兩者無明顯區別。結論 化學機械去腐技術(伢典去腐)以其微創、無痛、安全、舒適等為特點,使齲齒治療開始從有創向無創,從有痛向無痛發展,為齲齒的治療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

[關鍵詞] 齲齒;化學機械去腐;微創;無痛

筆者選擇100顆齲齒采用化學機械去腐即伢典去腐(Carisoly),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臨床門診患者178例,男94例,女84例,共200顆患牙,年齡從4~72歲不等,平均年齡42.3歲。全部為齲齒患者,自愿選擇治療方法,即傳統去腐(牙鉆去腐)和化學機械去腐即伢典去腐(Carisolv),每組各為100顆患牙。

1.2 治療方法

1.2.1 伢典(Carisolv)去腐的適應證和目的 (1)根面齲:使操作更加簡單、迅速、有效、無痛感;(2)深的冠部齲洞:使治療更加細致、安全,伢典(Carisolv)去腐避免了牙髓損傷的風險,減少了術后問題;(3)兒童:伢典(Carisolv)去腐可以消除兒童對補牙的恐懼感,讓患兒對現在及未來產生積極的態度,使治療更加配合;(4)易緊張、恐懼、有特殊要求的患者:許多成年人出于對治療牙病的恐懼而盡量避免去看牙醫。其中主要原因是害怕牙鉆和麻醉注射,而使用伢典(Carisolv)可以為那些對牙醫有恐懼感的患者消除恐懼心理,以便成功進行治療;(5)修復性牙齒的保養:伢典對于曾經治療過的牙齒而又形成的繼發齲在去腐時,可以提供更多的準確性,只要齲洞中還有沒有清除的齲壞,伢典在去腐時就會繼續變渾濁,無須重造整個修復體,只需對其進行修理。

1.2.2 操作步驟 (1)傳統方法(牙鉆去腐):使用高速手機去除外層及內層齲壞牙本質,制備成具有一定的抗力型和固位型的窩洞,隔濕,消毒,Dyract充填。對極敏感的病人,多采用局部麻醉的方法進行。(2)化學機械去腐:每套伢典凝膠含有2個單管,不同的液體分別裝在不同的單管中。①使用時分別擰掉兩只注射器上的頂帽,然后將它們擰到一起,上下交替推壓注射器活塞,將兩溶液充分混合,直到液體顏色均勻,把液體推到一只管子里,把混合好的液體注射到一個合適的容器里。②用工具將凝膠填入齲齒的齲洞里,一定要確保所有齲壞部分完全被凝膠浸潤,30 s后,其化學作用就可以軟化齲壞牙質。③根據齲洞的形狀,選擇合適的工具,輕輕地作剮、擦或旋轉的清除,用工具或干棉球拭出已經剮擦掉的腐質。注意此時不可用水洗或風干齲洞。④如果腐質未被清理干凈,可重復上述動作。當腐質被清理干凈后再清除剩余凝膠,沖洗齲洞,準備充填。⑤充填齲洞:采用Dyract充填材料。

2 結果

我們對兩種去腐方法在治療過程中及治療術后半年進行臨床比較,結果見表1、表2。表1 兩種去腐方法在治療過程中的比較表2 兩種去腐方法充填治療半年后臨床比較

3 討論

3.1 化學機械去腐的生物基礎 根據臨床特點,現代研究觀點將牙本質齲分為內外兩層,外層為感染牙本質,是齲壞的主體部分,肉眼即可觀察到,臨床較易用挖匙等手持器械去除;在其下方部位呈釉質-牙本質界平行形式,去腐時是可以成片剝離的。內層為受齲影響的牙本質,雖已軟化,但尚無細菌的入侵,鏡下可見牙本質小管仍基本完好,僅有管周牙本質的局部脫礦破壞,管內牙本質細胞突也仍然存在。在牙髓繼續存活的情況下,內層有礦化的可能,基于這一發現,許多學者提出去腐的標準應該是去除感染層,保留可以再礦化的內層,這一觀點得到廣泛認可[1]。

伢典作為化學機械去腐的藥液,可以選擇性軟化外層齲壞的牙本質,而不影響內層,去除牙本質齲感染層后,內層得到了再礦化,因而避免了車針去腐時導致的不必要的去除健康的牙本質。做到了盡可能多的保留可以恢復的健康的牙體組織。

3.2 伢典的作用機制 眾所周知,次氯酸鹽是一種強有力的氧化氯化物質,它能分解壞死的組織物,伢典包含次氯酸鈉和攜帶不同電荷的3種氨基酸,次氯酸鈉在高pH值下與氨基酸混合后,氯與氨基酸發生反應,形成比較穩定的新物質氯(代)氨基酸。這一反應使得氯離子變得不再活躍,不足以對健康組織造成侵害,但其電性卻被保留下來,即保持了它對齲壞牙本質的化學作用機制。齲壞的不飽和膠原纖維蛋白肽鏈是由親水性粒子團(攜帶電荷)和疏水性(不帶電)的碎片紊亂排列而成。3種氯代氨基酸分別靜電吸引齲壞膠原蛋白纖維肽鏈中的粒子團,打破不飽和的肽鏈結構,軟化齲壞牙本質。并且和健康的牙本質在臨床上容易分開。

伢典這一新技術是瑞典科學家二十多年的研究開發成果,已獲歐洲CE認證和美國FDA許可,已在世界58個國家和地區使用。

3.3 與傳統的牙鉆相比,伢典治療齲齒的三大優勢 (1)微創:軟化齲壞組織的伢典活性凝膠具有選擇性,只軟化齲壞組織,對正常牙質不起作用,另一方面專門設計的手用工具的切角為鈍角,可以控制工具進入牙體組織的深度,令已經被軟化的齲壞組織脫落,而不損傷周圍的健康牙質,可以延長牙齒的使用壽命。(2)無痛:伢典活性凝膠只對腐敗的、沒有感覺的、無法傳導神經沖動的齲壞組織有作用,對正常的健康組織沒有任何影響,所以不會產生疼痛,與牙鉆不同,伢典去腐在操作過程中不產生明顯的熱量,對牙體沒有溫度刺激,動作輕柔對牙本質也沒有壓力刺激。且伢典活性凝膠呈堿性,不但沒有酸的刺激,而且能夠中和炎癥產生的酸性物質,有利于消炎止痛。(3)安全、無交叉感染:口腔科的消毒一直是患者比較擔心的大問題,使用伢典(Carisolv)后,一方面使用伢典的手工工具易于消毒,另一方面在治療過程中無氣霧及粉塵的產生,使術者和患者都更加衛生、安全,減少了交叉感染。(4)由表1可以看出,伢典法較車針法在治療齲齒過程中感到無痛的比率明顯降低,分別為62%和27%,而在治療過程中,由于無法忍受疼痛,需在麻醉下進行治療的分別為3%和18%,造成意外穿髓和黏膜損傷等并發癥的,伢典法為0例,車針法為18例;平均去腐時間兩者變化不大。表2可見,兩種去腐方法充填窩洞后,在形成繼發齲和充填物脫落上,兩者無明顯區別,車針法并發牙髓炎8例,伢典法為2例。綜上所述,使用伢典治療后,減少了局部麻醉和使用車針的必要性,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疼痛和不適;選擇性去除齲壞,不損傷健康牙體組織;避免了牙周組織受損;可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有效地延長牙齒壽命,同時也降低了牙科治療過程中的交叉感染。更突出的是,消除了牙鉆的振動和噪音,患者可以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中接受治療,使患者感覺安全,舒適,此方法更適用兒童和一些對牙科治療具有高度恐懼心理的患者。

[參考文獻]

1 俞暢,高學軍,鄧動梅,等.無創傷修復技術治療乳牙齲齒的臨床效果評價.現代口腔醫學雜志,1999,13(1):33.

作者單位: 100071 北京,北京市豐臺醫院口腔科(橋北部)

關鍵詞 牙科材料學;生物力學;有限元法

樁核修復已成為修復牙冠缺損牙齒的有效方法,目前臨床使用的樁核大致可以分為金屬和非金屬二類。前者有鎳鉻合金、鈷鉻合金、純鈦、鈦合金、金合金、銅合金等。后者包括陶瓷、復合樹脂及各種纖維加強的樹脂等。究竟哪種材料更適合作為樁核材料,國內外學者運用實驗應力及理論應力分析技術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沒有形成定論。用有限元法進行生物力學分析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生物力學研究方法,現在有限元法已在口腔醫學得到廣泛應用。本研究從生物學角度出發,建立了較理想的上頜中切牙烤瓷樁核冠及其支持組織的三維有限元模型,采用三維有限元法定量分析了6種比較有代表性的樁核材料,以期為臨床樁核材料的選擇提供理論指導。

1 材料和方法

1.1 志愿者一名

根據王惠云等[1]的早期研究資料選擇一名志愿者,要求其上頜中切牙的大小及形態正常,完整無損磨,排列在牙弓的正常位置,中切牙全長22.6mm,冠長11.5mm,根長11.1mm。

1.2 設備

①螺旋CT機(GE lightspeed plus)及其工作站(GE Medical Systems,USA);②筆記本電腦IBM(Intel PentiumⅢ800MHz 處理器);③微型計算機acer(Intel PentiumⅣ1.8CHz 處理器,硬盤80G,內存256M);④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操作系統(Microsoft INC USA);⑤自編軟件(大連理工大學工程力學系2000級碩士研究生劉曉光自編);⑥CAD 軟件Solidworks2003(copyright1995—2002 Solidworks corporation,USA);⑦CAE軟件FEMAP8.2(copyright2002Electronic Data Systems Corp.USA)。

1.3 步驟

①用螺旋CT對志愿者的上頜牙齒及部分上頜骨進行掃描;②在螺旋CT的工作站上對各斷層圖像數據進行處理并通過局域網下載到筆記本電腦中;③將各斷層圖像數據讀入到自編軟件中進行輪廓控制點的提取;④將輪廓控制點數據輸入到CAD軟件Solidworks中,建立上頜中切牙烤瓷樁核冠的三維有限元實體模型;⑤將三維有限元實體模型輸入到FEMAP軟件中進行網格剖分并施加載荷和約束,完成三維有限元模型的建立;⑥將三維有限元模型信息輸入到ANSYS軟件中進行計算及后處理。

1.4 方法

1)CT掃描采用GE LightSpeed Plus型螺旋CT機及其工作站對選擇的研究對象進行螺旋掃描及斷面圖像處理。掃描時,志愿者取仰臥位,口微張,使上下牙列間保持一定距離,盡可能使掃描斷面與牙體長軸垂直。掃描參數如下:層間距為0.6mm,厚度為0.25mm,球管電流與電壓200mA/120kV。掃描范圍自眶下緣始,至上頜中切牙切緣下2mm止。

2)將CT圖像處理及下載到CT工作站中,通過調整圖像灰度、增加對比度等對圖像進行調整,消去周圍軟組織影響,以達到對硬組織邊界的最佳識別,最終得到54幅清晰的斷層圖像。將筆記本電腦連接到醫院的局域網上,登陸CT工作站,利用Cute4.0FTP軟件將數據下載到電腦上,經過處理得到506×506,24位色的圖像存為BMP格式。

3)圖像分割和輪廓提取。選擇上頜中切牙的第40到79層為建模范圍,編寫程序,讀入BMP文件,采用數字圖像處理技術,圖像分割,邊緣檢測等操作,獲得輪廓數據。

4)建立實體模型。采用軟件Solid Works2003作為建模平臺,將自編軟件提取的數據導入Solid Works2003中即可得到牙體的三維有限模型。樁通過輪廓曲線放樣生成,為了將樁配到牙根內,牙根與樁作布爾運算,使牙根中央形成空腔,樁與核要利用布爾運算最終形成實體模型(包括9個子實體)。

5)剖分網格。將實體依次導入,用處理功能強大的CAE軟件對Solid Works2003生成的實體模型進行網格剖分。建立主從連接的兩個面,保證剖分后網格的一致性,最后添加適當的約束條件核載荷。

6)實驗假設及材料的力學參數。模型中各種組織材料假設為均質的各項同性線彈性材料,模型中各種材料的力學參數見表1。表1 主要材料的力學參數(略)

7)載荷及邊界條件。載荷力是穩定均勻地加在同一條線上的5個節點,加載量:根據Robert E[8]的研究,在正常狀態下咀嚼合力為10~23kg,一般為3~10kg。故本試驗選用100N,加載方式為靜載荷。

1.5 樁核材料的選擇

選擇6種樁核材料:鑄造Ni-Cr合金、鑄造鈦合金、鑄造金合金、玻璃纖維樹脂、聚乙烯纖維樹脂、復合樹脂。

1.6 計算機處理

通過有限元軟件ANSYS中進行計算機處理得出不同材料樁核模型中牙本質中的最大主應力及Von Mises應力值。

2 結果

2.1 牙本質中的最大主應力及Von Mises應力值

在本研究的生理載荷下無論那種樁核材料,牙本質的最大主應力峰值的位置均在牙根中上部的舌側外表面,Von Mises應力峰值的位置均在牙根中上部的唇舌側外表面,在環繞樁尖的牙本質中的最大主應力和Von Mises應力值也較高,僅低于牙根中上部外表面的應力值,除了環繞樁尖的牙本質中沒有高應力區,樁修復前后應力峰值的位置無太大改變。見表2、3。表2 6種樁核材料修復牙本質的最大主應力和Von Mises應力峰值(略)表3 樁尖周圍牙本質的最大主應力和Von Mises應力峰值(略)

2.2 牙本質中的最大主應力及Von Mises應力分布

當樁核材料為鑄造鎳鉻合金時,牙根中上部牙本質的最大主應力和Von Mises應力與樁修復前的PFM冠修復牙相比較分別降低了26.0%和27.8%。在樁尖周圍,最大主應力和Von Mises應力分別升高了152%和162%。當樁核材料為聚乙烯纖維樹脂時,牙本質中應力分布情況與樁修復前的PFM冠修復牙非常相似,只是在樁尖周圍牙本質中,有樁時Von Mises應力要大一些。當樁核材料為鈦合金、金合金、玻璃纖維樹脂時,牙根中上部牙本質的應力值依次升高,樁尖周圍牙本質中的應力值依次降低。其應力值介于鑄造Ni-Cr合金與聚乙烯纖維樹脂之間。當材料為普通復合樹脂時,牙根中上部牙本質的最大應力值和Von Mises應力以及樁尖周圍牙本質Von Mises應力比樁修復前增加,而最大主應力下降了許多。

2.3 樁內的應力分布規律

除了普通復合樹脂以外,樁內的高應力分布情況基本一致,高應力區都出現在樁的中部外表面,彈性模量較大的樁在樁尖的部位存在應力集中。彈性模量較大的樁的應力峰值也較大,如圖3所示,鑄造Ni-Cr合金樁中的Von Mises應力峰值約為普通復合樹脂樁的12倍。

3 討論

3.1 樁核材料的選擇

本研究中選擇了6種比較有代表性的材料陶瓷樁,它們的彈性模量為210~8.3Gpa,幾乎包含了臨床使用的所有材料。氧化鋯(ZrO2)陶瓷樁的彈性模量(200Gpa)與鑄造Ni-Cr合金接近,SDA-Ⅱ型中溶合金的彈性模量(101Gpa)與鑄造金合金接近,碳纖維樹脂的彈性模量(125Gpa)與鑄造鈦合金接近[9]。由于泊松比對應力結果的改變影響極小,采用彈性模量接近的樁核材料,牙本質中的應力分布情況是相似的,因此,本研究的結論可以作為臨床采用的其他樁核材料的參考。

實際上只有采用鑄造金屬材料做樁核時,樁與核是整體鑄造形成的,而用預成的金屬樁材料以及非金屬,如使用陶瓷、纖維加強的復合樹脂等樁材料時,核一般使用銀汞合金或復合樹脂在樁的基礎上在口內形成。由于核材料相對于樁材料對牙本質的應力影響是非常小的,本研究為了方便建模,假設樁與核是一體的。

3.2 樁核材料對牙本質應力分布的影響

在有限元分析中,最大主應力反應的是材料內部各點最大拉應力,Von Mises應力反應的是材料內部各點的綜合應力,往往用來作為固體材料的屈服準則,應力值越大的部位破壞的可能性越大。由于牙體為脆性材料,牙本質的抗壓強度約為正常抗壓強度的6位,在正常的生理載荷下,牙本質分布最大主應力峰值與抗拉強度比較接近,因此選擇牙本質最大主應力和Von Mises應力進行分析比較。本實驗的結果與以往的研究結果相似[10],最大主應力主要位于舌側,而Von Mises應力高應力值集中在唇側和舌側;由于樁整體上表現為受壓,因此其綜合應力主要表現在受壓側~唇側。

對有限元計算結果進行分析可以認為,樁彈性模量越大,樁自身承受的力量越大,根中上部牙本質的應力越小,樁尖周圍牙本質的應力越大。也就是說較高彈性模量的樁能夠把受到的外力集聚在自身體內,降低了與樁處于同一水平的牙本質的應力,但在樁結束的部位產生應力集中,由于牙根中上部根管壁較樁末端處的根管壁要厚得多,可以認為在相同的應力作用下,根尖部的破壞可能性要較根中上部大,所以降低根尖周圍牙本質的應力相對來說更有意義。

樁的植入對牙本質的應力分布模式與樁的彈性模量密切相關。樁修復前,頜力沿著牙根的外層傳導,樁所處的位置為牙根受力的中性區,應力很小。而當植入較高彈性模量的樁時,頜力則主要被樁吸收,從而使牙根中的應力值減小(除了樁尖周圍牙本質)。樁的彈性模量越小,吸收的合力越少,而牙根就必須分擔其余合力,但這些合力主要還是由牙根外層的牙本質來承擔。在本模型條件下,樁材料彈性模量較大時,樁所處的位置仍為牙根受力的中心區,合力都主要集中在這里;樁材料彈性模量較低時,樁所處的位置仍為牙根受力的中心區,但對牙本質的應力分布模式沒多大影響。因此,從本研究結果推測,臨床最常用的鑄造鎳鉻合金樁核材料,由于其過大的彈性模量有可能引起牙根尖部分的折裂,因此并不是較好的選擇,而與牙本質彈性模量接近的聚乙烯纖維樹脂材料與牙本質具有較好的力學相容性,可能更適合用作樁核修復。一些學者[4]采用實驗應力的方法也得出了相應的結論。

參考文獻

[1]王惠云.我國人牙的測量統計[J].中華口腔科雜志,1959,7:149-153

[2]Davide C.holmes.Ana M.Diaz-Arnold,James M.Leary influence of post dimension on stress distribution in dentin[J].Prosthet Dent,1996,75:104-107

[3]KoC-C,ChuC-S,ChungK-H,et al.Effects of posts on dentin stress distribuition in pulpless teeth[J].J Prosthet Dent,1992,68:421-427

[4]Manning KE,Yu Dc,YuHC,et al.Factors to consider for predictable post and core build-up of endodontically treated teeth.part Ⅱ Clincial application of basis concepts[J].Can Dent Assoc,1995,61(8):696-701,703,705

[5]Sis Darendeliler Yaman,Tayfun Alacam,Yavuz Yaman,Analysis ofstress distrbution in a 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 cubjected to various post and core application[J].Endodon,1998,24(2):107-111

[6]A.Pejoretti,L.Fambir,G.Zappini,et al.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a glass fibre reinforced composite endodontic post[J].Biomaterials,2002,(23):2667-2682

[7]Grcan Eskita clulo,Sema Belli,Mustafa kalkan,Evaluation of two post core systems using two different methods(fracture strength test and a finite elemental stress analysis)[J].Endodon,2002,28(9):629-633

[8]Robert E,Kovarik DWD,Fatigue life of three core materials undet simulated chewing conditions[J].Prosthet Dent,1992,68(4):584-590

[9]Hochman N,Zalkind M. New all-ceramic indirect post-and-core system[J].ProtherDent,1999,81(5):625-629

[10]MH Ho,SY Lee,HH Chen,et al.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posts on stress distribution in dentin[J].Prosther Dent,1994,72(4):367-372

廣東省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口腔科

大連大學口腔醫學院

佳木斯大學口腔醫院

GLUMA脫敏劑是通過使牙本質小管內蛋白質沉淀而封閉牙本質小管,從而獲得脫敏效果。為了觀察GLUMA脫敏劑對牙本質敏感癥療效,筆者采用GLUMA脫敏劑治療牙本質敏感癥患者142例(142顆牙),療效較好。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0年2月~2003年7月在我院就診的牙本質敏感癥患者142例(142顆牙),男68例,女74例,年齡22~69歲,平均41.2歲。患牙敏感部位:牙頸部108顆,牙合面磨損34顆。全部患牙均符合國內通用的診斷標準[1],表現為刺激痛,尖銳的探針在患部區域滑動可找到1個以上的敏感區,牙髓活力正常。

1.2 治療方法 治療前先仔細清潔牙齒,清除軟垢和菌斑,用3%雙氧水小棉球擦洗患處后漱口,隔濕,然后用氣沖吹干并保持需脫敏區干燥,用棉球蘸取少量GLUMA脫敏劑抹于過敏牙齒表面,然后保持30~60min,同法反復2次,均小心用氣槍輕吹牙齒表面直至牙表面不再發亮。然后用水沖洗。每隔3天涂藥1次,3次為1個療程。治療后隨訪6個月。

1.3 觀察內容 依據石川秀二的評定標準[2],將牙本質敏感癥分為4度。0度:冷熱及機械刺激無疼痛。1度:輕度疼痛或不適。2度:可以忍受的疼痛。3度:可誘發難以忍受的疼痛。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后即刻、1個月、6個月檢查記錄用探針在敏感區滑動引發的敏感度,并與治療前比較。

1.4 療效評定標準 治療1個療程后,顯效:治療后患牙自覺癥狀無冷熱酸痛感,或基本消失,耐受溫度降低3℃~5℃,探針檢查敏感區無敏感反應;好轉:治療后患牙自覺癥狀對冷熱酸痛感有所減輕,對原耐受溫度和酸度不敏感,探針檢查敏感區有輕度敏感反應;無效:治療后敏感度不變或增大。

1.5 統計學方法 治療各階段的患牙敏感度變化與治療前對比采用配對t檢驗。

2 結果

2.1 療效觀察 142顆患牙經治療1個療程后,治愈122顆,有效20顆(經2個療程的治療,全部治愈),總有效率100%。

2.2 治療前后各階段敏感度變化 患牙治療后各階段的敏感度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1)。隨訪6個月,未見復發病例。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患牙敏感度變化 (略)

3 討論

牙本質敏感癥的發病部位多在牙頸部等牙本質暴露部位,主要是由于患牙敏感區的牙本質小管是開放的并且與牙髓相通,小管內的液體在外界刺激下發生了向內或向外流動,導致牙髓神經纖維亢奮,從而引起牙齒敏感癥狀。

近代口腔醫學界認為,牙本質和牙髓之間有極其密切的關系,可視為一個組織或器官,稱為牙髓—牙本質器官,任何原因使新鮮牙本質暴露,均可引起牙本質過敏[3]。GLUMA脫敏劑含有5%戊二醛,其醛基可與蛋白質發生反應,使牙本質小管中的液體蛋白質凝固,產生沉淀,從而封閉牙本質小管的末梢,阻止或減少牙本質小管液流動,達到治療目的。在本次治療觀察中,GLUMA脫敏劑總體治療效果很好,而且從表1可以看出,GLUMA脫敏劑在患牙頸部的療效要略好于牙合面部,與齊玉林報道一致[4]。經GLUMA脫敏劑治療后,患牙敏感度即刻開始降低,并且在隨訪的6個月中逐漸降低,無復發病例。

綜上所述,使用GLUMA脫敏劑治療牙本質敏感癥,方便快捷,無痛苦,顯效快,而且不會產生表面膜,因而不會影響修復體的精確度。至于使用GLUMA脫敏劑治療后多長時間后容易復發,尚需大量資料做進一步觀察統計。

【參考文獻】

1 張舉之.口腔內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108.

2 史久成.臨床口腔內科新進展.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西安公司,2000,6-32.

3 石衛紅,韓杰.格魯瑪用于活髓基牙預脫敏的療效觀察.口腔醫學,2001,21(1):36-37.

4 齊玉林.格魯瑪(GLUMA)脫敏劑的臨床應用.口腔醫學,1997,17(3):146-147.

作者單位: 471009 河南洛陽,洛陽市中心醫院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