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城君原創的第1106個城市故事
廣州是否有日料 第2話·天婦羅
著名的美食家蔡瀾在書里有這樣一個片段:
“你在日本住了八年,后來又常去。你認為日本料理之中,最好吃的是什么?” 有人問。
“天婦羅(tenppura)?!蔽一卮鸬財蒯斀罔F。
天婦羅是什么?
和壽司、鰻魚飯并稱為“江戶三味”,但很奇怪,天婦羅一詞竟源自葡萄牙語的Tempura。16世紀,由葡萄牙傳教士帶到日本。幾個世紀過去,它在日本人手里變成了日料的代表之一,炸出了各種花樣,常見的是蝦,但各種魚、蔬菜,甚至海膽都可以被“天婦羅”,甚至在早乙女哲哉的手上,還變為了藝術品,被世人追捧。
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專注天婦羅之道50多年。店鋪“美川是山居”位于東京,是為數不多的天婦羅米其林餐廳。
當年去店里用餐時,坐在離他最近的位子,看他炸出了這道栩栩如生的稚鲇(小香魚)。
這位神炸了大半輩子天婦羅后,有一天恍然大悟,如此解釋“天婦羅”:炸天婦羅,其實是在同時進行烤和蒸。
要我說,高級天婦羅,就不能簡單用“炸物”來理解,炸雞塊炸蝦,吃的是外面的滋味,或者是更粗暴的油味,但吃天婦羅,吃的是外面那層“衣”(面糊)的保護后,包裹在里面的食材本身的味道。
早乙女哲哉的出品,在他手里,一切皆可變成美味天婦羅。
所以,同樣是炸,有人能炸出米其林,有人卻只能炸出街邊小攤。秘訣,決定了差別。
如何做出頂級的天婦羅,有種說法是,70%油溫的把控+20%面衣的制作+10%食材的新鮮。據說,早乙女只需用眼睛觀察狀態,用耳朵去聽油的聲音,就能判斷食材的出鍋時機。
而“衣”的配方也是關鍵,主要材料只有雞蛋、面粉,不同比例,不同手法,有的炸出來是超市貨,一層面糊厚得像棉大衣,有的炸出來卻輕盈爽口,好似一層蟬衣素紗。
早乙女哲哉的招牌之一“紫蘇海膽天婦羅”。
做天婦羅不難,家庭主婦都能炸一鍋美味;但做出好的天婦羅,窮盡一生也難以靠近早乙女的水平。
我一直認為,天婦羅是最容易被中國人接受的日料。油炸的東西,自帶煙火氣,有種兒時的熟悉。但我從沒想過,也會有日本師傅大膽到,在廣州開一間只賣天婦羅的店鋪。
“廣州人這么怕上火,為什么選擇廣州呢?”
“是有多想不開,還是多自信,才只賣天婦羅?”
“店名為什么有‘博多’?福岡,好像并不以這個出名……”
帶著很多的疑問,我再次走進了這家大商場負一層的店鋪。
周五下班后的商圈,十分熱鬧。店門口,也坐了一排等候的客人。
矛盾
“在一座怕上火的養生城市,做上火的天婦羅”
之前和秘書溝通時,她交代了兩個細節,一是主廚的名字“長貴泰”,“長”是姓,“貴泰”是名。因為店名的“博多天婦羅·泰”,讓大家都以為他姓“長貴”,何況單字“長”的日本姓,實屬罕見。二是,“主廚是話癆”。
坦白講,第一眼有些驚訝,氣質不太像天婦羅師傅,略儒雅,倒像是壽司師傅了。
他笑說,最早挑戰過壽司,但發現做天婦羅最拿手,于是決定了人生之路。只是沒想到過程里會和中國結緣。
一個日本朋友,在廣州呆了十多年,看中了他的手藝,也看準了廣州當時的市場機會,問他愿不愿意漂洋過海南下。
他沒來過中國,更不了解廣州,一切都在朋友的介紹中熟悉。才知道廣州是中國的美食之城,也是出了名的“養生之城”。重口味、油炸在廣州人眼里,皆為“上火之物”,天婦羅也會被歸為這類。但當時,他連“上火”是啥都不知道。
號稱“怕上火”的廣州人,卻深深愛著油炸之物。
后來他問,廣州人一點不吃“上火”的東西嗎?得到否定回答后,又了解到廣州有很多外地人,他突然有了信心,“只要做出好味道,就應該可以打開市場?!?/p>
更絕的是,他還要做一家只賣天婦羅的店。雖說專門店在日本很常見,但在中國,大概只有拉面店才這么做。
“就用日本的方式進軍廣州吧!”這是他作為料理人的大膽嘗試,也是某些傳統的堅持。
三個月的時間,從決定到開業,他切身感受到了什么叫中國效率。站在偌大的里間廚房,吧臺環繞一周,可以同時容納36人。他清楚,在日本,如此闊氣的店面,他這輩子可能都無法擁有。
困境
“我只有5年的時間,卻在前一年半都是虧損”
理想總是豐滿,現實總是骨感,用在長主廚身上不為過。
剛開那陣,我印象深刻,各種宣傳廣告鋪天蓋地。我跑去嘗了鮮,坦白講,有些失望。天婦羅最代表性的大蝦很迷你,且面衣偏厚,炸的火候也不對,體驗絕不能說好。
但這還不是最大難題,頭疼的是,對很多人而言,天婦羅是陌生日料。甚至有人會覺得,這和 KFC 的炸蝦有什么區別?還這么貴。
加上早期的培訓沒有完全到位,員工從零開始學習,此般技術,顯然無法滿足挑剔的廣州食客。
虧損,自然而然到來。
店鋪的溫泉蛋天婦羅是招牌之一
與合作伙伴談好的是5年時間,如果沒有起色,房租到期,可以選擇回日本。眼看著難以逆轉的困局,他很焦慮,但不想坐以待斃。
調整菜單,砍掉模仿日本的季節限定款,因為廣州四季并不分明,還帶來采購困難。
優化食材,和客人聊天時,有一位媽媽推薦了珠海的有機農場,他立馬考察,并最終合作。
結合本地,他發現廣州人愛吃冰,研發了一款天婦羅冰淇淋,把冰球用面衣裹住,入油鍋炸,搭配長崎蛋糕裹紅豆;而長崎蛋糕從日本帶回來,因為沒找到完美的替代品。
熱乎的面衣和冰涼的冰淇淋一起入口,有冰火兩重天的美妙。
另一款甜點——焙茶布丁,搭配的三溫糖是自制。
舍棄一些,也堅持一些,但更追求的,是對技術的要求。長主廚說自己擅長做天婦羅,大概就是準確把握時機的能力。但讓店里的員工都達到身體時鐘的水準,從理念到實踐,培訓不是易事。
秘書偷偷說,員工其實很怕他,因為做不好事情會被罵得很慘,但又心服口服,他炸的和員工炸的,大家都吃得出差別。
在客人的注目下,我們走進后廚,看他把蝦放在案板上,用刀輕切,順手放入面糊盆,掛一層面衣,入鍋,“呲啦”一聲,油鍋里炸開了花。繼續放入雞蛋、海鰻,眼睛盯著食材,好像身體里有個計時器,會提醒他“蝦好了”,兩根長筷子夾起,放在小盤中的架子上瀝干,等待擺盤。
這個過程里,他的表情與聊天時截然不同,嚴肅、略緊張,好像外來的一切干擾都會影響他的身體節奏。
這是第一次吃到主廚的手藝,有些期待。
把白蘿卜泥在醬汁里拌勻,從炸蝦吃起,蘸了蘸,入口,咬斷,面衣是輕盈的薄,蝦的外部是炸過的熟,內里,保留了鮮嫩的夾生,新鮮的蝦肉在嘴里華麗轉了個圈,這一口,我知道,味道正了。甚至想起大神描述天婦羅蝦的一段話,很有逼格:
“人的舌頭在45℃左右最敏感,這個蝦芯的溫度,差不多就在45℃。由蘸漿到炸好,不過20秒,多一秒秒鐘,這種味道就會消失?!?/p>
我把這種感覺告訴他,他開心笑起來,卻趕緊擺手說,大神,不能比。
但他得意地說起,熟客里有不少人從外地來,深圳、珠海,周末專程開車來吃。當初那句“只要味道好”,不知道算不算初步實現。
重生
“如果我能在廣州做好,
那我一定能走入中國任何一座城市。”
決定來廣州,還有一個原因是,他來自福岡。而福岡和廣州,是中日之間的友好城市,或者說,都是吃貨屬性的城市。廣州自不必說,福岡以豚骨拉面、明太子出名,俗稱“日本的味道”,這也是店名中有“博多”的原因。
福岡在九州島北邊,是九州最大的城市,古代叫“博多”。
長主廚講,日本餐飲業有個說法,如果能在競爭激烈的福岡做好,就能打入日本任何一個城市。他想,廣州應該也如此。
開店至今快三年,如今,其他城市的投資者開始向他伸出橄欖枝。
我問他會不會繼續沿用“博多天婦羅”的叫法,他說應該會。因為“博多”就是平民美食的代名詞,接地氣。雖然早乙女是難以超越的“神”,但高門檻擋住了很多食客的腳步。
吃大神的天婦羅,要提前2個月預定,人均消費在2-3萬日元。如果說日本街頭的天婦羅店是“優衣庫”,那早乙女的店一定是“三宅一生”級別了。
“天婦羅在日本和拉面一樣常見,我想降低門檻,讓更多中國人了解它。而食物的體驗重在‘五感’,人的五官很神奇,綜合的感受能讓人印象深刻。這也是我選擇吧臺式構造的原因,以后也想沿用這種方式?!?/p>
說到這里,他開心地筆劃起來,好像在描述一個未來的夢想。
Q: 您如何理解“地道”的日本料理?
A: 理想狀態是用日本原產的食材,做出和日本一樣的味道。我們馬上推出海膽天婦羅,在日本很常見,但這邊我需要先找到好的海膽。店員們建議大連拿貨,說成本低,好賣,但我想從九州運過來,價格貴,但值得。
Q: 平時會不會去其他日料店點天婦羅吃?
A: 基本不會。(這么自信?)當然,這個自信還是有的。
Q: 感覺您之前跨越了很大艱難,才有了現在的好轉。目前有什么困難嗎?
A: 兩國之間的思維方式不同吧。之前我一直不理解為什么店員總請假,一過節就要回老家,也不愿意加班。后來,我發現晚上或周末的時候,中國人常常一家人來吃飯,才明白他們對親情的重視,也理解員工要回老家和家人團聚的心理了。何況中國這么大,回去一趟確實要好幾天。
Q: 我看店里的顧客女孩子也不少,其實日本的天婦羅店男性顧客是主體。
A: 對啊,我來中國后才發現,中國人飯量比較大??赡苓@里的分量不夠男性吃飽吧。
Q: 未來有什么期待或打算嗎?
A: 之前在和其他城市的投資者談合作分店,我考慮了一下,決定先在深圳嘗試,離廣州近,好把控。也想試著做一間高端店鋪,是傳統的日式店鋪,只做十多個人的吧臺。(像早乙女哲哉的店鋪那樣嗎?)是的,用高端的食材,提供相應的服務,這也是日本料理的一部分。
等差不多結束,從店里走出來時,我后知后覺“主廚是話癆”的暗示,除了他貼心避開,留給我們吃飯的20分鐘,前后聊了三個多小時。
曾在福岡留學的經歷,讓我和他聊起了很多熟悉的話題,倍感親切;但想到他的未來夢想,我也想起梁文道曾在《味道》里寫的一篇文章《為什么北京不是東京》。
我不能不想起東京那些小店里克勤克儉的老師傅,一生一世守著一口鍋一把刀,什么做得好就專做什么,等閑不開分店,就算開,也要先有百年基業當靠山。比起我們的浮躁,光是那份耐性那份專注,就值得東京拿下那么多顆米其林星星,成為世界美食之都了。北京?恐怕還得等上一段日子。
長主廚說,美味的食物可以讓人露出幸福的笑容,他最開心的,就是看到客人這樣的笑容;
但開了分店的天婦羅,是否還能保證有這樣的魔力呢?
點擊原文,了解“廣州是否有日料 第1話·居酒屋”。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