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夏至,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夏至之后一段時間內氣溫持續升高,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國大部分地區將進入盛夏。這是一年中最難熬的暑熱關,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養生節氣!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夏至我們應該怎樣養生。
夏季人體為了適應炎熱的氣候,生理功能會發生一系列變化,如食欲下降、情緒低落等,導致抵抗力下降。同時高溫、高濕的氣候又給病原微生物繁殖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因此,夏天也是各種疾病的高發期,所以稱之為“多事之夏”。
消化道疾病
細菌性食物中毒,是指沙門菌、致病大腸桿菌、葡萄球菌等細菌毒素污染食物引起的急性胃腸炎。主要與夏季飲食不潔,冰箱里的生熟食不分開放置有關。
心腦血管疾病
夏季出汗多,水分流失的也多,血液濃縮,血液黏度也隨之升高,特別是老人血管彈性下降,血液黏度增加,極易誘發急性心肌梗死和腦血栓形成。
上呼吸道感染
夏季睡眠不足、長時間使用空調、露宿等情況下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俗稱熱感冒。
夏季陽氣盛于外。從夏至開始,陽極陰生,陰氣居于內。所以,在夏至后,飲食要以清泄暑熱、增進食欲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補。
1生熟食品分開放置
大多數人直覺認為,冰箱溫度低,內里存放的食物都是安全的。
但冰箱并非“保險箱”!各種食物亂塞、存儲方法不對,又或者忽視對冰箱的清潔,都會引發“病從口入”的潛在危險,如急性胃腸炎,甚至“食物中毒”,所以需要將生熟食品分開放置。
2忌夜食生冷
夏季夜短,夜間要注意不要吃生冷、粘膩之物,否則會有腹脹、吐瀉交作等病癥。
3“苦”味養生
夏日炎炎,往往讓人心煩意亂,而煩則更熱,會影響人體的功能活動,從而產生許多精神方面的不良影響。
苦瓜能泄去心中煩熱,排除體內毒素。建議涼拌,以保留苦瓜中所含有的維生素。
4多喝水,預防急性心肌梗死
夏至時節氣溫高,人體內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時若不及時補充水分,就會使人體血容量減少,大腦會因此而供血不足,極易誘發急性心肌梗死和腦血栓形成,因此夏至要多補充水分。
5靜息調心
根據中醫五行理論,夏天是養心的季節,應“常如冰雪在心”,即“心靜自然涼”。聽慢音樂是一個調息的好方法,舒緩的音樂可以幫助呼吸慢下來,讓心臟得到休息。
6溫水洗澡
溫水沖澡可使神經系統興奮性降低,加快血液循環,改善肌膚和組織的營養,降低肌肉張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抵抗力。
7適當鍛煉身體
鍛煉的時間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為涼爽的時候進行,場地可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清新的地方,鍛煉的項目以散步、打太極拳、做廣播體操為好,劇烈的運動不宜做。
8外出采取防曬措施
夏至時節,應避免在強烈的陽光下暴曬,外出時,應采取防曬措施,如打傘、戴遮陽帽、涂防曬霜等;也可隨身備有人丹、藿香正氣水、十滴水、清涼油等。
山楂湯
山楂片若干、酸梅50克,加水煮爛,放入白菊花,燒開后撈出,然后放入適量白糖,晾涼飲用。可消食健胃、活血化淤。
綠豆湯
綠豆湯具有清熱解毒、止渴消暑的功效。綠豆的營養成分比較豐富,是經濟價值和營養價值較高的一種豆類。但體質虛寒的人建議不要頻繁飲用。
冬瓜湯
冬瓜有清熱解毒、利水消痰、除煩止渴、祛濕解暑之功效,是夏天消暑湯水之首選。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