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老年人“清淡飲食”要怎么吃才健康?
在我們的認知里,清淡飲食一直是一種健康的飲食方式。而且在醫院看病的人都知道,醫生經常會囑咐我們“建議回家了要清淡飲食”、“少吃大魚大肉,少吃油,少吃甜食,低鹽飲食”等這樣的話語。我們也早就接受了這一飲食觀念,越是上了年紀,飲食清淡的人就越多。到底什么是清淡飲食呢?
醫生建議我們的也對,并且中國營養學會也建議飲食要“低鹽、低脂、低糖”。然而呢,現實生活中,由于缺乏基礎的營養知識,很多人不知道該怎么正確清淡飲食。在這之前,我問過我們家里的老人,來看一下他的清淡飲食食譜:
早餐:稠米湯或玉米糝粥,涼拌菜(黃瓜、洋蔥等)或炒菜(豆角、茄子)
午餐:湯面條(其中有肉絲兒、一點蔬菜)
加餐:偶爾會有水果
晚餐:稀粥,饅頭,蔬菜
最后老人又給我說:“家里我一個人,這樣吃方便省事還比較清淡,吃的都是家里種的菜,挺健康的”。
這樣看似健康又清淡的飲食,實則是不合理不均衡的飲食,營養素攝入過少,完全達不到老年人的營養需求。米、面(碳水化合物)吃的過多,不利于血糖的控制。老人攝入脂肪過少,會導致能量攝入不足;蛋白質攝入過少,會引起肌肉減少,免疫力低下;鈣攝入減少,最容易出現骨質疏松,行走緩慢,容易摔倒發生骨折。
那么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補什么營養呢?由于老年人胃腸消化吸收功能以及自身代謝能力減弱,我們普遍認為吃點湯湯水水,面條、米飯好消化的食物,吃了不餓就算大功告成,
其實老人需要攝入更多的營養來滿足身體需要。
最需要補充的營養素是蛋白質和鈣(并不代表其他營養素就不攝入)
老年人在補充蛋白的時候,考慮到老人的食欲以及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建議選用優質蛋白質如牛奶(喝牛奶容易拉肚子的建議首選酸奶)、雞蛋、禽肉(雞肉,鴨肉)、畜肉(瘦豬肉)、大豆。菜要具備色、香、味俱全,以增強老人的食欲。建議老人可以這樣吃:每天一杯牛奶或酸奶(280ml),吃一個雞蛋、吃二三兩瘦肉和魚肉,再吃一點豆制品。另外還要增加戶外活動,如散步、打太極、跳廣場舞等,預防肌肉萎縮。
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吸收利用鈣的效果逐漸降低,因此老人對鈣的需求要比年輕人多。膳食中提供充足的鈣可減緩骨質丟失,中國營養學會建議,50歲以上的老人每天應攝入鈣1000毫克。牛奶最適合老年人補鈣食用,每100毫升牛奶含鈣量高達100毫克以上,且吸收效果好。豆類及豆制品、芝麻醬、深綠色蔬菜也是鈣的較好來源。但是蔬菜(如菠菜、莧菜、空心菜)含草酸較多,會影響鈣的吸收,食用前先開水焯一遍,以去除部分草酸。
...
2242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