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大自然陽氣生發,人體也進入陽氣生發之時,容易陽亢陰虛而傷心神,肝血養心神,春季肝陽偏旺,也容易導致心神失養,正是我們出現春困、煩躁、情緒波動等情況的原因,因此,春季需養肝,首先是保持心情愉快。人常說“怒傷肝”,因此,應學會戒怒,盡可能做到心平氣和、樂觀開朗,從而使肝火熄滅,肝氣正常升發、順調。否則,情緒過度受刺激會破壞五臟平衡協調的關系,輕者使人神經衰弱、內分泌紊亂,重者則可致精神失常、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大大降低人體免疫力。肝屬木,脾屬土,春季肝氣上升,則使肝木過旺而克制脾土,抑制脾胃消化功能,因此春季養生,也需要注意脾胃的調養。
蜂蜜
中醫認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春季氣候多變,天氣乍暖還寒,人容易感冒。由于蜂蜜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還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補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飲用1-2匙蜂蜜,以一杯溫開水沖服或加牛奶服用,對身體有滋補的作用。
春芽
春日食春芽。春天里所有的植物都生發出鮮綠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萵苣等。
韭菜
春天需要保養陽氣,而韭菜最宜人體陽氣。韭菜含有揮發油、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有健胃、提神、強腎等功效。春韭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為鮮美。春韭吃法多樣,既可佐肉、蛋、蝦、墨魚等,又可做蒸包水餃的餡料。炒綠豆芽或豆腐干時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春筍
被譽為“素食第一品”的春筍作為美味佳肴,文人墨客和美食家對它贊嘆不已,有“嘗鮮無不道春筍”之說。春筍筍體肥厚,美味爽口,營養豐富,可葷可素。做法不同,風味也各異,炒、燉、煮、煨皆成佳肴。
菠菜
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為佳。“春菠”根紅葉綠,鮮嫩異常,最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對解毒、防春燥頗有益處。中醫也認為菠菜性甘涼,能養血、止血、斂陰、潤燥。因菠菜含草酸較多,有礙鈣和鐵的吸收,吃菠菜時宜先用沸水燙軟,撈出再炒。
蔥、姜、蒜
蔥、姜、蒜不僅是調味佳品,還有重要的藥用價值,可增進食欲、助春陽,還具有殺菌防病的功效。春季是蔥和蒜在一年中營養最豐富,也是最嫩、最香、最好吃的時候,此時食之可預防春季最常見的呼吸道感染。北方人春天愛吃的小蔥炒雞蛋或小蔥蘸醬,都是很有營養和順應節氣的最佳吃法。
紅棗養脾甜食
“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說,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醫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宜吃甜味食品,以健脾胃之氣。紅棗正是這樣一味春季養脾佳品,既可生吃,亦可做棗粥、棗糕,以及棗米飯。
橙子健脾溫胃增強免疫力
橙含有維生素A、B、C、D及檸檬酸、蘋果酸、果膠等成分,維生素P、C均能增強毛細血管韌性;果膠能幫助盡快排泄脂類及膽固醇,并減少外源性膽固醇的吸收,故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橙子所含纖維素和果膠物質,可促進腸道蠕動,有利于清腸通便,排除體內有害物質。能增強人體抵抗力,亦能將脂溶性有害物質排出體外,是名實相符的保安康抗氧化劑。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