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過孩子的媽媽們一定都記得出院前醫生反復提及的囑托,那就是產后42天后記得帶寶寶回來一起復查,那么產后復查都要檢查什么呢?其實產后復查的項目還是比較多,有血尿常規檢查、婦科檢查、子宮檢查、盆底肌肉檢查等等,每一項都是很重要的,因為關于產婦的恢復情況,所以一定要按時去檢查。
產后42天檢查項目都有哪些
產后復查是對產后婦女進行健康檢查,能及時發現產婦的多種疾病,避免產婦患病對嬰兒健康造成影響,同時還能幫助產婦及時采取合適的避孕措施,產后檢查的項目主要分為婦產科檢查和盆底功能檢查等,具體如下:
1、婦科檢查
通過婦科內診、分泌物檢測,來了解會陰、陰道傷口、宮頸恢復,剖宮產的媽媽還要查看腹部傷口的愈合情況,側切的產婦還要看看側切口的愈合。
2、子宮檢查
女性產后的子宮恢復特別重要,所以產婦復查時,肯定會做腹部彩超對子宮進行檢查。女性產后子宮一般6周左右的時間能恢復正常,如果有惡露不盡的情況,大多都是子宮復舊不良導致的。
3、血尿常規檢查
尤其是對于妊娠合并貧血及產后出血的媽媽來說,一定要查血常規,如貧血應及時治療;若媽媽患有心臟病、肝炎、泌尿系統感染或其他合并癥,應到內科或有關科室進行檢查和治療。
4、盆底肌肉檢查
女性在懷孕、生產的時候,會使盆底肌肉、韌帶受到一些損傷,這就可能會給生活帶來不便,還會導致陰道松弛、子宮脫垂等情況,甚至會出現尿失禁。所以在產后復查中,盆底肌肉檢查是非常重要的。
5、乳房檢查
產后復查時,乳房檢查也是重點項目。乳汁分泌是否正常,是否有腫塊、壓痛、乳頭是否有破裂,通過對哺乳情況的了解還會發現一些與寶寶喂養有關的問題。
產后復查并不是要求寶媽一定要在產后第42天進行,通常來說,在產后42-56天進行檢查都是是合適的。因為生完寶寶之后,產婦的子宮、陰道、宮頸,還有身體的狀況都要逐漸恢復到孕前的狀態,這個時間大概需要六周左右,也就是42天。如果過早檢查,子宮、陰道可能還沒有完全恢復好,所以一般都是建議在產后42天左右去做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