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皰型足癬可通過外用抗真菌藥物、保持足部干燥清潔、穿透氣鞋襪等方式治療。水皰型足癬通常由皮膚癬菌感染、足部潮濕多汗、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外用抗真菌藥物
水皰型足癬主要由紅色毛癬菌等皮膚癬菌感染引起,表現為足底或趾間出現瘙癢性水皰。臨床常用聯苯芐唑乳膏抑制真菌細胞膜合成,硝酸咪康唑散可破壞真菌細胞壁,鹽酸特比萘芬凝膠能干擾真菌固醇代謝。使用前需清潔患處,避免接觸眼睛黏膜。若用藥后出現紅腫脫屑加重需停藥就醫。
2、保持足部干燥清潔
每日用溫水清洗足部后徹底擦干,尤其注意趾縫間水分清除。可交替使用硫磺皂和酮康唑洗劑沐浴,洗后涂抹達克寧散劑保持干爽。避免穿同一雙鞋超過兩天,運動后及時更換吸濕排汗的棉質襪子。浴室地板定期用漂白劑消毒,不與家人共用拖鞋毛巾等物品。
3、穿透氣鞋襪
選擇網眼運動鞋或真皮材質的透氣鞋子,優先穿著含銀離子纖維的抗菌襪。工作時可備兩雙鞋交替穿著,午休時脫鞋通風20分鐘。夏季避免長時間穿橡膠雨靴或塑料涼鞋,冬季不宜使用電熱毯烘烤足部。新鞋使用前噴灑抗真菌噴霧,舊鞋用紫外線烘鞋機定期殺菌處理。
治療期間需避免搔抓水皰導致繼發感染,出現滲液化膿時需加用莫匹羅星軟膏預防細菌感染。家庭成員應同步檢查是否有類似癥狀,集體生活場所需做好拖鞋和浴室的消毒隔離。愈后每周用抗真菌藥膏涂抹足部一次預防復發,糖尿病患者及免疫缺陷者需定期皮膚科隨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