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什么情況需要進行催產(什么情況醫生會建議打催產素)

shiyingbao

昨天一位孕媽給我們留言說,她預產期已經過了一周,但是肚子就是不見動靜,是不是需要打催產針呢?

從快到預產期的時候,準媽媽們就會非常關注自己的肚子,希望快點和寶寶見面。而如果寶寶是個慢性子,預產期過了他還是不肯出來,孕媽們就會著急了,每天都會在心里默念:“求發動。”

有的孕媽聽說過催產針,但是對它由不是很了解,就會有疑惑,自己這種情況,需要打催產針嗎?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需要進行催產的都有哪些情況吧!

一、過期妊娠

首先,過期妊娠建立的基礎是預產期估算的準確。如果孕媽之前大姨媽到訪的時間不太準,或者是胎兒發育的比較快,預產期的測算也有可能出現失誤。

而如果寶媽月經周期比較固定,預產期比較準確的話,懷孕超過41周,就屬于過期妊娠,醫生會考慮給孕媽使用催產素,來人為促使產婦開始宮縮,幫助孕媽開始分娩。

而一般情況下,即使過了預產期幾天,孕媽也不用太過心急,事實上,真正在預產期這天出生的寶寶并不多,提前或者推后都很正常。

一般來說,催產素不會影響到孕婦和胎兒的健康,而且注射催產素的過程也是可控的,安全性比較高。但是我們畢竟更想讓孕媽能夠順其自然的生下寶寶,不過具體到每個孕媽自己,要不要用催產素,還是要聽醫生的哦!

二、羊水過少或者胎盤功能減退

還有的情況,是不需要等到過期妊娠,而是提前需要進行催產的。

首先是孕媽到了孕晚期出現羊水過少的情況。羊水過少的話,胎兒的供氧量就不夠了,可能會出現窘迫的問題,需要及時分娩。

其次是胎盤減退了,這也是需要催生的一個指征。要知道,隨著胎兒生長發育,胎盤也有一個功能逐漸衰退的過程。如果孕媽胎盤功能減退比較嚴重,不足以支撐胎兒繼續妊娠,那就需要催產了。

而什么情況下需要催產,什么情況下需要進行剖腹產,也是有一定的區別的。如果胎兒出現臍帶繞頸,順產會有一定的風險,就不是催產能解決的問題了。或者是羊水破了,寶寶就需要盡快出生,而打催產針幫助產婦分娩,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醫生也會建議進行剖宮產手術。

三、患有妊娠糖尿病等疾病

如果孕媽患有妊娠糖尿病,那么分娩時間是不能超過預產期的,所以說,如果產婦在預產期之前沒有自然發動,那么醫生會在孕婦產前三四天的時候,進行宮頸的評測,安排一個計劃分娩,也就是催生的過程。

如果孕媽患有妊娠高血壓綜合癥、慢性腎炎等內科疾病,到了預產期,也不適合繼續妊娠,這個時候也需要催產。

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的是催產方式是催產素,這種方式也是比較安全的,而由于催產素是從孕婦體內提取出來的,所以一般來說對胎兒和孕婦也不會產生影響。

所以說,孕媽不需要太過擔心,既不用擔心寶寶怎么還不出生,也不用認為催產很可怕,根據自身的情況,聽從醫生的建議,安心等待寶寶的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