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由體位分娩知多少(自由體位姿勢有哪些呢)

shiyingbao

前一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電視劇里,女主站著生孩子的場景讓不少人表示驚訝:古代人生孩子還可以站著?

其實女人生孩子的姿勢可以有多種。除了“躺著生”以外還有坐著、蹲著、站著、跪著、趴著、半臥著……其實統統都可以!這就是自由體位分娩!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自由體位待產和分娩使產婦更舒適、更符合生理體位,有利于自然分娩”。孕婦在臨產過程中采取走、坐、站立、趴、蹲、半坐臥、側臥等姿勢都是可以的,怎么舒服怎么來,而不是一定要靜臥在床或固定某個體位。

這種分娩方式有利于宮縮的加強,可有效輔助第二產程中的用力屏氣,加速產程,可改善子宮與胎盤的血液循環,增加胎兒氧氣供給。

同時,產程中可以緩解產痛,減少緊張、恐懼與不安的情緒。

常見的自由體位姿勢有哪些呢?

第一種體位是站位,首先常常站在床邊,雙手扶住床欄,兩腿張開,可以左右搖晃臀部。

那如果說在待產過程中媽媽感到腰背部疼痛怎么辦呢?

那我們就可以轉變為第二種體位:站立前傾,就在站立的基礎上,產婦上半身前傾。這樣可以放松咱們的腰背部,陪伴者可以幫助打圈式按摩背部,還可以搓熱雙手置于產婦的腰骶部來幫助減緩疼痛。

站的時間長,會不會媽媽都會覺得很累很疲勞?

那我們就可以轉變為第三種方式:散步。散步就可以與前兩種交替使用。在宮縮間隙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散步,散步的時候也會引起骨盆各關節的變化,能加速胎兒的旋轉下降。

經過我們的不斷努力,產程也在不斷地進展,隨著宮口的不斷擴張,胎頭的下降。

這個時候有一些有痔瘡的產婦,就會有一些壓迫感的疼痛,那我們可以使用第四種體位:手膝位。

手膝位是產婦雙膝著床身體向前屈膝,雙手的手掌支撐自己,使胎兒的重心向前移。這個體位可以緩解對痔瘡的壓迫,也可以讓枕后位的胎兒旋轉成正常的位置。當然也可以借助產球讓產婦上身趴在球上,然后左右搖擺臀部。如果產婦腰背部疼痛,也可以起到一個按摩的姿勢。

產婦在待產的過程中,也總會聽到產婦的丈夫說,我要是能替你疼就好了,這種話表達更多的是無奈,手足無措。

但其實疼痛雖然替代不了,但是在待產的過程中,丈夫是可以幫助產婦減輕痛苦的。那也就是我們今天要分享的最后一種浪漫的、很幸福的第五種自由體位:漫舞。

在待產過程中,產婦與丈夫可以面對面擁抱的姿勢,讓產婦的雙手搭在丈夫的肩膀上。頭可以枕在丈夫肩上,全身盡量放松。丈夫的雙手環住產婦的腰部。丈夫也可以同時按摩產婦的腰部,緩解產婦的疼痛。這個體位也會有利于胎頭旋轉下降,增加產婦對分娩體驗的幸福感。

說到這里,有人心里就開始有一個疑問了,自由體位會對胎兒造成傷害嗎?

產婦的腹壁、腹腔、子宮以及羊水對胎兒都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加上胎兒自我的保護能力,一般是不會有所傷害的。但是,也并非所有的準媽媽都能進行自由體位分娩,能否進行自由體位分娩,是要進行嚴格的評估。

有以下幾種情形者,不能自己選擇分娩姿勢,如產前有明顯頭盆不稱,胎位不正、產前感染、出血等并發癥以及有高血壓、心臟病等妊娠合并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