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母乳和奶粉可以同餐進行嗎(注意混合喂養的細節)

shiyingbao

“你還是斷奶吧。”月子里,在得知我母乳不足之后,老公冷冷地丟給我這樣一句話。

我回答他:“我不想斷奶,我們可以混合喂養,母乳和奶粉一起喂。”

“寶寶本來腸胃就不太好,還要混合喂養,也不知道奶粉和母乳一起喂到底好不好,你還是斷奶吧。”

說到混合喂養,有些爸爸媽媽會覺得很麻煩,而有的爸爸媽媽會覺得奶粉和母乳一起喂對寶寶腸胃不好,所以,更多的爸爸媽媽會選擇斷奶,讓寶寶直接喝奶粉。

但其實,比起直接給寶寶斷奶,混合喂養是一種更好的喂養方式。只要爸爸媽媽注意做好一些喂養細節,混合喂養既能滿足寶寶對能量和營養的需求,又能讓媽媽繼續對寶寶堅持母乳喂養,這對寶寶的生長是有好處的。

那么,在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詳細說說關于混合喂養的事。

混合喂養是更好的選擇

混合喂養,顧名思義就是對寶寶進行母乳喂養和奶粉喂養,即母乳和奶粉一起喂給寶寶吃。注意不是輔食和奶一起吃哦,這種叫添加輔食。

之所以會給寶寶進行混合喂養,很大原因是媽媽可能存在母乳不足的情況,不得已需要用奶粉補充奶量,保證寶寶對能量和營養的需求。也有部分原因是媽媽需要暫時與寶寶分開,無法進行母乳喂養而選擇臨時給寶寶喂奶粉。但不管是出于哪種原因,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媽媽不想完全放棄母乳喂養。而事實也證明了媽媽的做法是正確的,有母乳肯定是勝過于沒有母乳的。

奶粉和母乳一樣能為寶寶提供所需要的所有營養物質,不過也僅有這些。而母乳中還含有乳鐵蛋白、免疫球蛋白A等多種免疫活性因子,能增強寶寶的抵抗力。母乳喂養還是一個有菌喂養的過程,喂哺過程能進一步提高寶寶的免疫力。此外,喂哺過程中媽媽和寶寶親密的接觸,還能促進寶寶的心理發育。通俗一點的說,奶粉僅僅是食物,而母乳不僅僅是食物,母乳喂養的意義重在喂哺的過程。所以,哪怕媽媽無法對寶寶進行純母乳喂養,混合喂養也是個更好的選擇。

再者,從營養學和食品安全的理論中來看,并沒有“食物相克”之說。母乳和相應段數的奶粉都是適合寶寶的食物,是可以同餐進行的,一起吃并不會給寶寶的胃腸道帶來傷害。如果寶寶因為混合喂養出現了不適,那么,可能是寶寶出現了食物不耐受或過敏,而這些癥狀是食物本身引起的,并非同餐進行導致的。在這里,也建議爸爸媽媽給6個月以內的寶寶添加奶粉時,應該選擇部分水解配方粉,這樣可以避免寶寶出現牛奶蛋白過敏的風險。

混合喂養是無奈選擇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了解到——母乳以及母乳喂養的過程是給寶寶最好的禮物。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也明確提出:嬰兒配方粉是媽媽不能純母乳喂養時的無奈選擇。

也就是說,媽媽只能在確實無法進行純母乳喂養的情況下才能給寶寶進行混合喂養。不過,在實際生活中,會有部分媽媽為了晚上能睡個好覺,而選擇在夜間由爸爸或其他家人給寶寶喂奶粉。其實,這種混合喂養的做法是不推薦的。

最新研究發現,新生兒頻繁喝奶看似干擾了媽媽的休息,但寶寶的頻繁吸吮可以刺激泌乳素的分泌,反而可以起到讓媽媽放松和催眠的作用,這個階段應該鼓勵喂夜奶。

如果寶寶還處于對夜奶有需求的階段(夜間吃奶量和白天喝奶量一樣),則還是鼓勵媽媽在夜間給寶寶喂母乳。如果媽媽選擇給寶寶喂奶粉,那么,媽媽的乳汁就會無法得到排空,可能會影響產奶量,母乳和奶粉分開喂養,還可能讓寶寶出現乳頭混淆的情況。

母乳和奶粉的喂養順序

媽媽們都能明白,混合喂養的重心應該依舊是母乳喂養,只有當寶寶在將媽媽的乳汁完全吸吮干凈后還表現得意猶未盡時,或者是媽媽無法親喂(使用吸奶器將乳汁排空)時,才能對寶寶進行奶粉喂養。鑒于這點,一般建議,媽媽在給寶寶進行混合喂養時,應該先喂母乳,再用奶粉補足,母乳和奶粉一頓吃飽。這樣子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媽媽的乳汁能夠得到排空。寶寶就是媽媽最好的催乳師,只有讓寶寶勤吸吮,讓媽媽多排空,才能刺激泌乳,保證或增加媽媽的產奶量。

說到這里,我就忍不住想偷偷告訴母乳不足的媽媽一個好消息,正確的混合喂養方式也許能夠幫助媽媽恢復全母乳喂養。所以,媽媽們,keep fighting,繼續戰斗。

當然,爸爸媽媽也要結合實際情況。寶寶在習慣被媽媽親喂之后,在接受奶粉喂養時,可能會抗拒奶瓶。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就比較建議爸爸媽媽先給寶寶喂奶粉。因為在饑餓的情況下,寶寶的抵抗情緒可能會有所減弱,而如果寶寶在吃過母乳后又不覺得餓了,可能就不太愿意吸吮奶嘴了。

不過,爸爸媽媽別忘了,要讓寶寶以吃母乳為主。所以,爸爸媽媽在給寶寶沖調奶粉時,要記得不要沖調太多,以免寶寶吃了太多奶粉后會吃不完母乳。那么,爸爸媽媽該沖調多少奶粉合適呢?

奶粉的沖調量

對于先喝母乳再喝奶粉的寶寶,每次奶粉的沖調量是比較容易掌握的。爸爸媽媽在第一次給寶寶沖調奶粉時,可以將奶粉沖調得稍微多一些。在寶寶吃飽后,觀察奶粉的剩余量,這樣,就能知道寶寶該次吃了多少奶粉了。如果寶寶能將該次的奶粉吃完,但還表現得有些不滿足,那么,就表示該次沖調的奶粉量比較少,不夠寶寶吃。在之后的幾頓奶粉,爸爸媽媽依舊要觀察寶寶每次分別吃了多少奶粉,再綜合這幾次觀察的攝入量,基本就能知道每次該沖調多少奶粉了。

對于先喝奶粉再喝母乳的寶寶,爸爸媽媽則需要將奶粉沖調得稍微少一點,讓寶寶吃完奶粉后馬上吸吮母乳。在寶寶吃奶后,媽媽需要感受下乳房的狀態,還要注意觀察寶寶的表現。如果寶寶能夠將乳汁排空,并且有滿足的表現,能等2-3個小時之后再吃奶,就表示該次的沖奶量是合適的。反之,如果媽媽有漲奶的感覺,也就是說寶寶吃不完母乳,那就表示奶粉沖太多了。或者是,寶寶吃完母乳后還表現得意猶未盡(吃不飽),就表示奶粉沖太少了。爸爸媽媽只需要做到這次少了下次沖多點,這次多了下次充少點,這次合適下次還是這樣沖,并多觀察媽媽和寶寶的狀態,幾次過后,基本就能掌握每次奶粉的沖調量了。

總之,混合喂養是媽媽無法實現純母乳喂養的無奈選擇,但又是除了純母乳喂養之外的更好選擇。媽媽在給寶寶進行混合喂養時,一定要結合寶寶的實際情況,以母乳喂養為主,給寶寶選擇合適的喂養順序以及奶粉的沖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