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位寶媽都不愿意將母乳這份37℃的母愛與孩子隔離,但是到了一定階段或者遇到一些不得已的原因,還是需要給寶寶更換成配方粉。可是問題來了,有不少寶寶把母乳替換成配方粉后,就發生了便秘。這是啥原因導致的呢?家長朋友們又該如何應對呢?馬上為您解煩憂。
第一個原因:寶寶對于配方奶粉不適應。
家長們都會為自家寶寶選擇大眾化、大品牌的奶粉,因為大眾化的奶粉針對的寶寶體質比較寬泛,不容易引起寶寶的過敏或者腸道不適反應。
即使是這樣,也可能會有寶寶對于配方奶粉中的蛋白質或其他營養素的添加量不適應。畢竟奶粉是模仿母乳的,所以這個時候就有可能發生便秘的情況,解決辦法就是先少量添加奶粉喂養,并且與母乳喂養隔開時間段,這樣容易觀察寶寶對奶粉的適應程度。
另外有的寶寶喝牛奶也會引起便秘,這個時候還是建議改用奶粉。
第二個原因:奶粉沖調比例不當。
很多家長認為母乳的營養比奶粉高,全部換成配方粉喂養后,生怕寶寶的營養跟不上,于是就在沖調奶粉上打起主意。每次沖調的時候多放那么一點點,這樣看起來就比較濃稠,心里也踏實,琢磨著這樣的營養自然會更多一點。殊不知,每種品牌、甚至每個品牌下屬的奶粉品類的沖調方式都是根據奶粉的營養成分固定好,并標注在瓶身或者袋裝外面,如果自己強行加入分量多的奶粉,這樣就會使寶寶的營養素攝入量超標,反而會容易引發寶寶便秘發生,還有可能造成寶寶肝腎損傷。所以,家長朋友們一定要按照選擇的配方粉說明的量去給娃沖調。
第三個原因:寶寶飲水量不足。
缺水是寶寶出現便秘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如果寶寶腸道水分不足,不能夠讓便便吸收足夠多的水分,那便便肯定會變得干結。腸道的蠕動速度如果再減慢,那寶寶排便困難就非常容易發生了。同時水攝入少了,寶寶的尿量會減少,尿液會泛黃,身體的新陳代謝也會受影響,這一點,和成人是一樣的。
第四個原因:輔食喂養不當。
對于大部分離斷母乳的寶寶,基本上都在12月齡以上了,這個時候輔食添加的種類已經非常多了,但是有些家長在添加輔食的時候對寶寶的引導不夠好,要么認為動物性食品的營養價值高,對寶寶成長有利,盲目的增加量。要么就是蔬果吃的少,導致寶寶攝入的膳食纖維不夠,自然不能促進大便成型、腸道蠕動,便秘也就很容易發生了。
另外一個極端就是很多家長,是很信服膳食纖維的重要性的,所以在寶寶的飲食中蔬果、粗糧的添加過多。要知道膳食纖維吃多了以后,反而會吸收腸道中的水分,使大便干結,同樣會導致寶寶出現便秘。
所以說適量、平衡非常重要。《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7-12月齡的寶寶,每天的果蔬的攝入量分別為25-100g,谷類20-75g;13-24月齡的寶寶,每天的果蔬攝入量分別為50-150g,谷類為50-100g。
很多家長都會說,難道做飯還要買個秤,每次秤一下不成嗎?其實也沒有必要!大家看這個范圍還是很寬泛的,只要不是某一種比例占的過大,再結合寶寶平時的排便、生長等情況,就會給寶寶適合的添加量的。
劃重點:
寶寶可能發生便秘的情況我們都分析過了,寶媽們放下焦慮的心,讓寶寶從母乳向奶粉轉變時不再出現便秘問題,先做這好這四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