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覺手腳抖動是小兒癲癇嗎?
其實,很多寶寶晚上睡覺都會不自覺得出現“抽搐”、手腳抖動的現象,這些不自主、無意識的手腳抖動通常是新生嬰兒普遍存在的現象。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大腦發育不斷完善后,這種不自主的抖動會逐漸減少,寶寶長到3、4個月時會慢慢消失。
寶寶睡覺手腳抖動的原因
1.寶寶還處于發育階段,大腦皮層功能發育還不完善,神經纖維周圍的絕緣組織即神經髓鞘還沒有形成,有外界輕微刺激的時候,如寒戰、聲音、光亮、疼痛以及突然改變寶寶的體位,導致神經沖動同時波及大腦控制四肢肌肉的神經纖維,引起四肢肌肉抖動。
2.寶寶在睡眠期間發生抖動則是因為有一部分腦細胞處在休眠狀態,另一部分腦細胞仍處在興奮狀態。若周圍環境發生變化,如燈光或聲響,都有可能導致寶寶出現手腳不自主的抖動,這是一種正常的睡眠生理現象,醫學臨床上稱為“睡眠肌陣攣”。
如何區分是癲癇還是生理反應呢?
1.影響不同。癲癇是由于嬰兒的大腦神經系統出現異常,常見于流腦、病毒性腦炎或高熱驚厥,對大腦發育有一定影響,有可能產生神經系統的后遺癥。而寶寶睡覺手腳抖動是正常生理現象,一般不會影響寶寶大腦發育。
寶寶癲癇的早期癥狀表現
●一個月或幾個月的孩子突然雙眼發直,口唇發青;
●一歲以內的孩子點頭樣發作;
●突然的表情變化,驚恐或不自然的發笑;
●頭眼向一側偏斜,面色發紅或發青;
●突然出現幻覺,如幻視、幻嗅等。
2.抖動時間不同。癲癇發作形式的肌陣攣常在清晨醒來后不久出現,睡眠肌陣攣顧名思義常在寶寶睡眠時出現。
什么抖動需要就醫?
1.如果寶寶睡覺抖動和驚跳過多,或者四個月以后仍這樣,應該及時找兒科醫生檢查。
2.身體某個部位突然、有力、快速地抽動,如突然點頭、彎腰或后仰,也可表現整個身體突然后傾或倒向一側。
3.四肢肌肉突然收縮,常表現為肢體突然抖動,手中的東西也會甩出,抽動前后意識不喪失,跌倒后能很快站起來。
4.抖動時間過長,發作持續2-10秒,但不超過30秒。
5.寶寶一天抖動次數過多。
總的來說,寶寶絕大多數肢體或身體抖動都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家長不必擔心,千萬不要給孩子亂安病,及時正規檢查才是正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