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2歲突然變成小犟驢,喜歡扔?xùn)|西亂發(fā)脾氣,媽媽每天脾氣都要炸裂了,能打罵不?教你一招,心里默念:親生的,親生的!
剛剛朋友說,家里的2歲寶寶成了小魔頭,動不動趴在地上生氣,剛收拾好的東西,他嘩啦一下全部掃到地上,一說他就大聲哭起來,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爺爺奶奶一聽馬上跳著腳出來,一個趕緊抱過去哄,另一個還要批評媽媽,經(jīng)常讓朋友郁悶壞了!
實際上,2歲的孩子正處于他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身體和思維都在飛速發(fā)展,特別是語言的發(fā)育,讓他感知到:我可以完全“拒絕”這個世界:
寶寶,去刷牙!--不要
寶寶,媽媽累了,讓爸爸抱會-- 不要
寶寶,喝點(diǎn)水!--- 不要!
通過各種不要,來宣告他是家里不可忽視的一份子!
瑞士發(fā)展心理學(xué)家皮亞杰JeanPiaget將孩子從出生到2歲之間,稱之為感覺運(yùn)動期(sensory-motor period)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外界信息,他們通過自己不停地探索、試探、甚至發(fā)脾氣等感知外部環(huán)境,同時對這些收集到的書籍加以分類編目。
更多的時候,孩子沒有固定的規(guī)劃,是處于無意識的狀態(tài)中去收集身邊的信息,所以自身有不可抑制的沖動。
因此在教育上,2歲寶寶,被稱之為Terrible Two,也叫可怕的兩歲。
面對2歲寶寶的這些壞脾氣,智慧媽媽該如何巧妙引導(dǎo)呢?
1、首先理解孩子
首先要明白,孩子這個階段正好處于第一個人生叛逆期的階段,有其生理上的原因,當(dāng)他不算扔?xùn)|西時,也在感知這個空間,感知物體的降落,感知周圍人的反應(yīng)和情緒。
在不危險的情況下,不要刻意去阻礙孩子的探索,孩子也在通過說“不”來昭告世界,他也是一個獨(dú)立的個體,他也有權(quán)利說“不”!
2、試試和孩子反著說
媽媽通常是最了解孩子會在什么情況下說“不”的,不妨反著說一下,孩子在這個階段,就是一直處于喜歡說“不”的狀態(tài),出其不意給他反著說一下,孩子會突然愣一下,然后,你就大笑著說:好吧,那就按你說的辦吧。
其實,和孩子的關(guān)系越是親密,孩子越愿意聽從你的,只有情緒對了,做事才更主動積極。
3、直接做出示范,不必嘮叨
有時候,給孩子講半天道理,孩子要么不懂,要么聽多了變成“超限反應(yīng)”,反而更不當(dāng)回事了,我的做法就是,直接帶著他做,比如孩子不想睡覺時,媽媽對孩子說:寶寶,你要睡覺啦。孩子說:不要。
那么,媽媽可以關(guān)了燈自己去睡覺,留下一個小夜燈,對孩子說:現(xiàn)在是休息時間,你想再玩一會,那你就玩吧,只要不影響到我們睡覺。
失去了“觀眾”,孩子也就索然無味了,一會就乖乖跑過去睡了。
4、通過繪本的方式
朋友說過她家娃的事,2歲時也是愛到處扔玩具,但是孩子很愛看巧虎動畫片,巧虎里會教孩子要把書本整理好,這娃每次看好書之后就真的會把書整整齊齊地排列好。
孩子對于父母的話可能不聽,但是如果你通過繪本里的人物告訴他:
你看小明在生氣的情況下是怎么做的?
你想想小麗姐姐在傷心的時候是怎么表現(xiàn)的?
你還記得小花貓是怎么對待別人欺負(fù)它的嗎?
通過這些繪本里的人物來說事,孩子就會更容易接受。
比如這套《拜拜了,壞情緒》就是一套非常好的繪本,他的作者是英國的凱蒂 道格拉斯。
我自己的經(jīng)驗,孩子小時候真的很喜歡國外繪本的這種畫風(fēng),而不是正經(jīng)八百的那種畫風(fēng)。
這套書一共6本,分別對應(yīng)著生氣、害羞、難過、害怕、嫉妒、焦慮這6大負(fù)面情緒,每本書都是用小故事將情緒穿插進(jìn)去,孩子很喜歡讀;
作為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能夠直面面對這6大負(fù)面情緒!
最后一頁,還有針對各類情緒時的一些解決辦法,比如生氣時,制作一個“生氣云朵”,把生氣的原因?qū)懴聛恚⒆有。梢愿改敢龑?dǎo)他說出來,父母寫,或者讓孩子畫出來。
孩子小時候最重要的就是要引導(dǎo)他能夠準(zhǔn)備說出以及釋放自己的情緒,有好的情緒管理的孩子,才會擁有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