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寶寶黃疸父母別瞎治 盲目操作讓你腸子都悔青

shiyingbao

生完孩子后,媽媽們最害怕什么?


一位母親這樣說:最害怕分娩后的疼痛沒有時間從大腦中消散,嬰兒遇到了問題,當母親真的很痛苦。


比如黃疸,很多寶寶都會遇到黃疸,看著可愛的寶寶變成小黃人,沒有父母能冷靜下來。


但當寶寶遇到黃疸時,一定要科學應對,治療不治療,住院不住院,會使寶寶陷入危險之中。


浙江有一個嬰兒,出生時黃疸偏高,醫生建議住院治療。


但父母不愿意讓孩子住院,聽說黃疸住院是藍光,他們從網上買了一盞藍光在家照顧寶寶。


結果,三天后,寶寶的皮膚越來越黃,牛奶吃得不好。...


現在父母很著急,趕緊抱著出生5天的寶寶去醫院,醫生發現寶寶黃得像個成熟的小南瓜!


醫生立即進行了檢查和黃化治療,醫生發現孩子血液中的膽紅素是429mg/dl,已達到換血指征,必須立即進行換血治療。


知道了這個結果,孩子的父母一開始就后悔了。這一次,他們毫不猶豫地同意換血。治療后,寶寶黃疸消退。


醫生提醒: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原因有很多,需要根據原因觀察、檢查和治療嬰兒。醫院有成熟的治療方法和非常安全的光療設備,可以安全有效地消除黃疸。


父母不能低估黃疸。膽紅素是一種神經毒素。一旦血液中的膽紅素升高過多,就會對大腦造成很大的傷害,甚至可能殺死嬰兒。我們必須相信醫學,不要盲目治療黃疸。


敲黑板啊,十個寶寶八個黃,病因不一樣,不能盲目對待,更不能自己治療。


前段時間,湖南還有一個嬰兒,出生后不久就被檢測出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癥(俗稱蠶豆病),第二天出現黃疸,醫生給予藍光治療。


但只住院兩天,家人覺得黃疸是一件小事,他們回家曬太陽也是一樣的,不聽醫生的建議,堅決帶孩子出院。


結果出院第三天,寶寶開始不吃不喝,不哭不鬧,黃疸也越來越嚴重。


當他再次回到醫院時,嬰兒被診斷為嚴重的高膽紅素血癥、蠶豆病,并伴有嚴重的貧血。由于黃疸在早期沒有及時控制,藍光不能變黃,只能換血。


醫生說:大多數生理黃疸不需要特殊治療,家庭觀察,曬太陽,多喂多排便,可以控制和恢復,但病理黃疸,如果不及時治療,膽紅素會通過血腦屏障導致神經系統損傷,甚至留下嚴重的神經系統后遺癥。包括智力發育障礙、運動發育障礙、聽力障礙等嚴重后遺癥,甚至危及生命。


病理性黃疸,不能在家處理,以免延誤治療造成嚴重后果。(新聞來源:瀟湘晨報)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很多...


深圳還有一個黃疸嬰兒,醫生建議住院照明黃,但家人認為黃疸是一件小事,陽光可以很好,結果推遲了最佳黃期,孩子最終必須進行血液交換治療。


廣東順德一名新生兒出生后第二天出現黃疸,但父母沒有注意,結果出生后只有8天死亡。


科學對待黃疸,及時干預治療,黃疸不會給嬰兒帶來嚴重傷害,最害怕的是父母忽視,導致孩子遭受痛苦。


新生兒黃疸是一種常見情況,由于嬰兒體內膽紅素過多而引起的現象, 患者的皮膚和眼白呈黃色。


黃疸的原因是新生兒肝臟不能有效分解膽紅素,導致膽紅素產量>膽紅素呈橙黃色,因此在皮膚和粘膜上呈黃色。


60%的足月兒和80%的早產兒都會出現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通常發生在出生后的第二天到第三天。大約兩到三周,嬰兒的肝臟可以有效地處理膽紅素,黃疸就會減少。


對大多數嬰兒來說,新生兒的生理性黃疸不會影響他們的健康。但如果膽紅素達到危險水平,它可能會損害嬰兒的大腦。


如果寶寶有以下情況,膽紅素會比較高:


  • 1早產;

  • 2喂養情況不理想;

  • 3葡萄糖六磷酸去氫酶缺乏癥;

  • 4與母親的血型不一致;

  • 5感染。

不同的黃疸需要不同的應對,家長千萬不要盲目統一對待。


黃疸可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兩種情況,不同的黃疸,不同的癥狀,不同的應對方法。


1、如果膽紅素水平在出生后三四天緩慢上升,那么嬰兒很可能是正常的生理黃疸,通常是無害的。


2、一般持續兩到三周,然后慢慢消退。


3、從面部開始,隨著血液中膽紅素的增多,它會從軀干、四肢和眼睛變黃。


生理性黃疸的應對方法:


1、處理生理性黃疸的最好方法是多喝牛奶,多排泄,每2小時喂一次。白天每1.5~2小時喂一次,晚上4~5小時喂一次,每天24小時至少10到12次。


2、不要停止母乳喂養。相反,要適當增加喂養次數,讓寶寶多排便排出膽紅素。


3、有些母乳喂養的嬰兒黃疸會持續一段時間,通常在兩到三個月內自然消退,稱為母乳性黃疸。這種黃疸一般較輕,不會影響嬰兒的健康,所以不需要使用配方奶粉。


1、病理性黃疸多見于早產兒、新生兒溶血病、G6PD缺乏癥或肝病。


2、出生后24小時內出現,或持續時間長,或反復出現。


3、范圍可以影響手腳,進展迅速,幾小時或幾天內皮膚變黃的程度非常明顯。


病理性黃疸的應對:


對于這種黃疸,家長能做的就是及時發現這種不良跡象,然后果斷地交給醫生治療。


如果寶寶出現以下情況,要特別注意:


醫療服務項目


  • a寶寶出生后第一天和第二天膽紅素水平偏高;

  • b嬰兒的膽紅素含量在短期內(如一兩天內)迅速上升,嬰兒很快從黃色變成全身黃色;

  • c出生后24小時內,黃疸持久不退,或消退后再次出現,或黃疸加重;

  • d母親為O型血,父親為A型、B型或AB型血;母親為Rh陰性血,嬰兒為Rh陽性血,出生后24小時內出現黃疸;

  • e嬰兒手掌和腳底的皮膚呈黃色;

  • f嬰兒黃疸為深黃色,大便顏色偏淺或白陶土色;

  • g嬰兒尖銳地哭泣;

  • h嬰兒似乎無精打采或生病,或難以喚醒。

Tips:

病理性黃疸不能靠曬太陽來治療。一旦發現跡象,一定要及時帶寶寶去看醫生。如果你需要住院觀察,你需要治療。如果膽紅素進入腦細胞,引起膽紅素腦病,會對寶寶造成嚴重傷害,不要讓無知傷害孩子。


最后要說的是,對于黃疸的治療,不要盲目排斥藍光,家長也不要盲目給寶寶退黃。


對于新生兒黃疸,藍光是最合適的光療光源。藍光能很好地穿入皮膚,被膽紅素吸收,將未結合的膽紅素轉化為可通過膽汁排出的異構體,有助于消除黃疸。


藍光治療也是目前最直接、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目前還沒有替代手段。


因此,家長不應盲目排斥藍光。與民間處方和黃疸的危害相比,藍光是最直接、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不要給寶寶用這些去黃疸的偏方:


藍光治療有癥狀,醫生會根據嬰兒的情況判斷是否需要使用藍光,藍光有很多預防措施,嬰兒在藍光下脫光衣服,保護外部生殖器和眼睛。


還有寶寶在藍光箱里容易哭,照明時可能會出現腹瀉、發熱或皮疹等不良反應,需要專業醫護人員進行護理和全程監控。


香港衛生署指出,曬太陽不是緩解黃疸的合適方法,治療黃疸必須在醫護人員的監督下進行。


葡萄糖是一種碳水化合物,不可能去除新生兒黃疸。葡萄糖是一種藥物,不能隨意給孩子吃,葡萄糖水也會占據嬰兒的胃容量,影響嬰兒喝牛奶,從而影響排便,不排便不能排出膽紅素。


2016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宣布禁止嬰幼兒使用茵梔黃注射液。此外,不建議新生兒服用其他茵梔黃顆粒和茵梔黃口服液。


Tips:

最后,對于家長來說,對于新生兒黃疸,最重要的是多觀察寶寶,如果發現異常,一定要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