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艘巨輪當時代表了我國造船業的最高水準,不僅噸位、尺寸、技術、設備都是國內一流,而且冰凍海面可以暢通無阻,甚至不需要中途補給就能抵達世界上任何一座大型港口。
“躍進號”
當時,國際形勢嚴峻,中國對外貿易和遠洋運輸主要依靠租用外輪,困難重重,西方國家經濟上對華嚴密封鎖。“躍進號”的建成投產將緩解依靠租用外輪的狀況,成為新中國政治經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國家還特意為此制作了金屬紀念章,各大報紙在重要位置進行了大篇幅報道,郵政部門也專門發行特種紀念郵票。
可是令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剛出海的第二天,“躍進號”就在韓國濟州島西南海域離奇沉沒了!
沉沒了
這是新中國制造的第一艘萬噸遠洋貨輪,首航即遭沉沒,不得不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
那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躍進號”沉船的真相
因為事發海域鄰近中、日、韓和臺灣地區,并且當時國際局勢復雜,美國軍事力量也頻繁活動,這起事件引發了各種猜測。有日本媒體第一時間宣稱,“躍進號”是被3枚魚雷擊沉的,有不少當事船員也認同了這種說法。在此基礎上,各種陰謀論相繼出爐,事故原因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周恩來總理親自領導人民解放軍東海艦隊,派出軍艦營救落水船員,并會同上海海事打撈局,趕赴事故地點進行調查工作。
周總理親自調查
經過72人10多天的潛水探摸,發現沉船破洞3處,凹陷5處,舭龍骨折裂1處,周圍散落大量破碎巖礁,且部分巖礁上有船體紅色油漆痕跡,未發現任何魚雷爆炸痕跡。
由此真相大白了,萬人期待的“躍進號”是重蹈了泰坦尼克號的悲劇,還是因為操作不當!觸礁沉沒的。
“蘇巖礁”海域
但是事發于著名的“蘇巖礁”海域,海圖上標注得明明白白,多少年來都沒有船只觸礁的記錄。而裝備精良的“躍進號”,怎么可能犯下這么低級的錯誤?這實在有些匪夷所思。
進一步的調查結論,在今天看來,簡直是荒唐至極:
是因為臨時更換了船長。而被更換的原因竟是在“反右”期間發表了一些言論,被視作右傾。原船長對船體和船員非常熟悉,不僅業務精通,專業素質極高,而且參加過著名的香港海員起義。就因為有人認為他不能參加這樣重大的“政治任務”,于是將他臨時強行調離。
香港海員起義
更換了新船長,這位新船長政治上倒是絕對可靠了,可是業務水平差了一大截,對船只也不熟悉,遇到極端情況根本無力指揮處置。
這個事件本身,留給人們太多思考。就在貨輪沉沒事件發生前后,交通部門還連續發生多起事故,造成許多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這一系列事故,暴露出了從交通部到所屬單位各級領導思想麻痹、工作粗糙、無人負責等多個方面的嚴重問題。
周總理發表講話
5月24日,周恩來在時任交通部部長王首道的報告上批示道:“一句話,就是有領導地走群眾路線。首長帶頭,大家動手,同心協力,保證安全。去掉官架子,建立新風氣。
周恩來總理在5月29日,給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直屬機關負責干部作專題報告中對200多位部級高干指出了,深刻分析了悲劇發生的原因:
“躍進號貨輪的沉沒……歸因在于犯了官僚主義的問題”。
去掉官架子,建立新風氣
把官僚主義拋到糞缸里去
之所以把“官僚主義”這個病特別提出來,是為了擺正我們對待它的態度:認識而不是漠視,反對而不是沾染,治療而不是放任。這是周總理的態度。
在此之前,毛主席也很早就指出過“官僚主義”的問題。
“官僚主義,擺架子,不喜接近群眾。群眾有人走到政府里去問他們的事情時,政府辦事人歡喜呢,答他們一兩句,不歡喜呢,理也不理,還要說他們吵亂子”是1930年10月,毛主席在《興國調查》中批評政府人員的弊端時就提出過的。
1933年8月,毛主席再次在《粉碎“五次圍剿”與蘇維埃經濟建設任務》的報告中使用了官僚主義的概念:“動員群眾的方式,不應該是官僚主義的。官僚主義的領導方式,是任何革命工作所不應有的,經濟建設工作同樣來不得官僚主義。要把官僚主義這個極壞的家伙拋到糞缸里去,因為沒有一個同志喜歡它。”
在第五次反“圍剿”之前,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號召各級蘇維埃政府“動員一切力量支持革命戰爭,特別是擴大紅軍、擁軍優屬、抽糧籌款供應紅軍。”主席卻在此時注意到蘇維埃政府干部只片面強調“中心任務”,只顧擴大紅軍抽糧籌款,卻忽視了基層群眾的生產和生活。這使得動員結果與目的背道而馳,反而沒什么成效。
經過研究,主席在《長崗鄉調查》中提出了這樣的想法“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這及時糾正了部分政府干部唯上、唯任務的片面做法。他這樣說道:
“想得到群眾的擁護,讓群眾將他們的全力放到戰線上去,就得和群眾們站在一起,去發動他們的積極性。得關心群眾們的痛癢,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解決群眾的生產和生活問題,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問題、衣食住行的問題、解決群眾的一切問題,如果做到這樣了,群眾必定擁護我們 ,就把革命當作他們的生命,把革命當作他們無上光榮的旗幟。”
人民積極性高漲
果然,這樣下來政府活動效率大大提升,群眾積極性也高漲。主席在后續指出:“很多上級蘇維埃工作人員發得出很多命令與決議,卻不知道一個鄉蘇,市蘇工作的實際內容。這是不行的!這是官僚主義,這是蘇維埃工作的障礙。”
什么是官僚主義?就是一種以官僚為本的思想,一切從他們的利益上出發,以他們的方便為重,以官僚為本了,自然就脫離了人民群眾,只顧得自己活得好,哪里還管得上下面人的死活。
主席也對官僚主義的存在和蔓延深惡痛絕,在延安的一次干部會上,他還特意用一首《詠泥神》的詩來比喻官僚主義者:“一聲不響,二目無光,三餐不食,四肢無力,五官不正,六親無靠,七竅不通,八面威風,久坐不動,十分無用。”
這首詩的意思是,除了三餐不食這點外,官僚主義者高高在上、養尊處優、閉目塞聽、脫離群眾與泥神像十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