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一個新手媽媽,我也會像很多人一樣堅持:不能對孩子發(fā)火,一定要溫和對待孩子,認為吼孩子真的會傷害到孩子的內(nèi)心,會影響他們的性格塑造。
當了媽媽當久了,就會認識到一個真相:不要把孩子當成玻璃,孩子沒有那么脆弱,也不要把自己當成“圣母”,你沒有那么偉大。
實際上,孩子不僅沒有那么脆弱,還比想象中要“皮實”很多。
當媽媽已經(jīng)夠累了,就不要再看那些麻痹精神、卻完全沒有什么用的心靈雞湯了,我們養(yǎng)孩子,很多時候需要一些“實操性”的東西。
有時候吼孩子一句,頂上哄半天
誰不想做一個優(yōu)雅的媽媽呢?身邊有著格外聽話懂事、善于溝通和表達的孩子,媽媽只需要優(yōu)雅地端著咖啡喝著,忙著自己的事情,孩子在一邊自在地玩耍著。
當了媽媽之后,你會知道,這一幕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即便是存在,也是轉(zhuǎn)瞬即逝。
當了媽媽之后,我已經(jīng)收斂了很多,我是一個暴脾氣,尤其是在家人面前,說話很直,經(jīng)常帶給家人一些不愉快的體驗。
但是當了媽媽之后,我變得非常有耐心,我發(fā)誓不要把父母帶給我的影響,傳到孩子身上。
孩子進入到2歲之前,我真的沒有對她發(fā)過一次脾氣,一直都是耐心陪伴、百依百順,按照她的想法來持續(xù)生活中的各種細節(jié)。
直到寶寶進入了“可怕的2歲”,我才知道,我的耐心還差得遠呢。
舉個例子:她看動畫片的時候,喜歡看這個環(huán)節(jié),不喜歡看哪個環(huán)節(jié),所以你要拿著遙控器一直給她調(diào)整,本來想要讓她自己看電視,我來做點事情,結(jié)果往往是她看電視,我拿著遙控器給她調(diào)整。
稍有不隨心就開始就地打滾哭鬧。
難道這不是我一直以來耐心溝通、性格隨?和的結(jié)果嗎?
我確定是的,但是我覺得現(xiàn)在約束、管教她還來得及。
有一次,她就因為情節(jié)不隨心大哭,我說了好一會,她就是完全不聽,一直在發(fā)脾氣,我生氣地把電視關(guān)掉,然后瞬間安靜,接下來就是爆發(fā)似地大哭。
一邊哭還一邊嚷,我吼了她一句:“想要看電視,就立馬給我閉嘴!”
因為當時不吼出來,她根本就聽不到我說什么。
結(jié)果奇跡發(fā)生了,她的情緒平復了,然后從大哭轉(zhuǎn)變?yōu)槌槌橐?/span>
我再次嚴厲警告她:“最好不要哭了,想要干什么,一句一句說出來!”
她最后一遍抽噎著一遍重復:“我要看電視,我要看那個撲蝴蝶的……”
我告訴她:“媽媽不知道撲蝴蝶在哪一集,你要是看就從第一集看,如果不想看就別看了。”
最后,她愿意從第一集看,并且停止哭鬧。
孩子成長的過程,是父母和孩子博弈的過程
帶娃帶得久了,越來越發(fā)現(xiàn),孩子成長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父母和孩子博弈的過程。
千萬不要小看了這些孩子,他們精得很,他們能夠準確嗅到父母的情緒和雙方關(guān)系發(fā)展的動向。
只要父母百依百順,他們就會越來越過分,如果父母稍微給點“火力”,他們反而會變得有所收斂。
動不動就吼孩子,當然是不對的,但是如果一直溫和對待孩子,如果孩子性格比較隨和,可能還行得通,對于性格比較強勢的孩子來說,這個方法行不通。
在博弈的過程中,我們要掌握分寸,不能時刻保持在一個緊繃的狀態(tài),操作過頭,也不能太松軟,一直讓寶寶處于上風。
最好的狀態(tài),就是雙方不相上下。
適當?shù)摹鞍l(fā)生態(tài)度”孩子才能真正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我家寶寶大概算是個聽話的寶寶吧,別人都這么說。
但是她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就是每天晚上要熬到11點以后才睡覺,并且不能關(guān)燈,一關(guān)燈,她就能哭死過去。
不關(guān)燈,她就不睡覺,每天如此。
很多方法都嘗試過,講道理,講故事,結(jié)果都一樣,不管你說什么,她都嘻嘻哈哈,就是不睡覺。
直到有一天我非常生氣地對她說:“整棟樓的寶寶都睡著了,只有你在這鬧騰,如果鄰居來敲門,你自己去應付,你自己去道歉!”
我?guī)缀跏怯梅浅4蟮穆曇艉鸾校兊冒察o了一些。
但是還是拒絕關(guān)掉躁動的音樂。
我關(guān)掉之后,她又開始哭鬧。
我當時情緒差極了,每天熬夜讓我實在是沒有辦法開心起來,我提高了聲音再次吼她:“不要吵了,再吵到樓道里去!”
說著就要把她抱起來,假裝送到樓道里去,她最后停止了哭鬧,雖然看起來很艱難的樣子,但是她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
從那一天開始,她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睡覺時間一天比一天提前。
我們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大的方向是保持溫和溝通的狀態(tài),但是偶爾讓情緒爆發(fā),正是和孩子博弈的一個關(guān)鍵點,當孩子經(jīng)常重復一個錯誤的時候,媽媽完全沒有必要控制情緒,對孩子吼幾句,反而可以起到好的效果。
不過需要提醒媽媽們的一句話是,允許情緒爆發(fā),但是要讓情緒在可控范圍之內(nèi),千萬不要讓情緒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