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生穎寶那會兒,我也是早早就買好了各種嬰兒用品,其中之一就有嬰兒秤。在她出生后的一段時間內(nèi),幾乎每隔兩三天我就會給她稱稱體重,看看長了沒有,如果她吃奶狀態(tài)佳,玩得精神狀態(tài)良好,體重增加穩(wěn)定我就很開心,如果寶寶吃奶不專心,有一兩天體重沒有增加,就會非常焦慮。相信很多新手爸媽都跟我一樣的心情。
當滿心期待的寶寶終于降臨時,一股油然而生的責任感會讓媽媽憐惜身邊這個小人兒,關(guān)注她的一切,恨不得把所有最好的都給予寶寶,對于她的“口糧”自然更為重視。
那么回到這個問題上,寶寶到底每個月長多少斤是正常的呢。
一般來說,剛出生的寶寶體重為2.5千克-3千克左右,在最初的三個月里,嬰兒的體重增加最為迅速,平均每月可增800克,4-6個月每周平均可增加150~180克,6~9個月每周增加90~120克。9~12個月每周增加60~90克。
按照體重倍數(shù)來說,一歲時的體重可達到出生時的3倍,2歲大約為出生時的4倍,三歲大約為出生體重的4.6倍。
總體來說啊,寶寶體重增長不是一個直線上升的過程,而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的,家長可以按照最新的嬰幼兒身高體重對照表來對比孩子的健康情況。
2021年嬰幼兒童體重對照表(男)
2021年嬰幼兒童體重對照表(女)
從表格中能讀出來的信息
①體重增長大方向上的規(guī)律性
一般出生三個月時嬰兒的體重會比出生時增加一倍左右,在出生后的第一年,體重可以增加6公斤。在第二年,增長大約2~2.5公斤。2歲以后到10歲前,每年體重只會增加兩公斤左右。在青春期之前,體重增加呈現(xiàn)逐漸放緩趨勢。
0-3歲是喂養(yǎng)關(guān)鍵期:對于兩歲前母乳喂養(yǎng)的小嬰兒,如果寶寶體重過輕,就要注意增加奶的攝入,可以采取少吃多餐的方式,增加孩子總的攝入量。
三歲以后,像杭州這邊的社區(qū)醫(yī)院就不再提供寶寶生長發(fā)育檢測了,此時就需要家長自己留意。家長可以對照這個表格,在家定期檢查下孩子生長發(fā)育是否達標。
②每一階段都有一個浮動標準。
除了中位數(shù),不同月齡都設(shè)有6個SD(“SD”指的是標準差)。這是因為人體的身高體重與很多因素有關(guān),難以用一個固定指標恒定,而應(yīng)當是一個數(shù)值范圍。在查看孩子年齡對應(yīng)的TI體重時,處在-2SD 和 +2SD 之間都是正常的。
身高<-2SD為下等;
身高≥-2SD且<-1SD為中下等;
身高≥-1SD且≤+1SD為中等;屬于“正常范圍”,
身高>+1SD且≤+2SD為中上等;
身高>+2SD為上等。
身高>+3SD
對照下,你家寶寶處于哪個標準差區(qū)間呢?如果超出“-2SD - +2SD” 這個范圍,就屬于營養(yǎng)不良或者過度肥胖,建議去正規(guī)的醫(yī)院生長發(fā)育門診看看。
③表格不好記,有沒有簡便公式方便測評?
當然有,推薦這個適合1-6歲通用版的兒童體重測量公式:
標準體重(千克)=年齡(歲)×2+8
舉個例子來說明吧,像穎寶今年5歲,按照公式,體重應(yīng)該是18公斤,也就是36斤。去年測量的體重是32斤,也就是增長4斤,就是正常范圍(2后后每年增加4斤左右)。前幾天學校量了一下體重正好36斤,那么今年發(fā)育就是正常的。
體重是孩子健康的晴雨表,如果孩子體重一直有規(guī)律的增長,說明孩子這段時間身體健康,如果體重增長不規(guī)律,或者增加緩慢,說明孩子可能喂養(yǎng)不當,就比較容易生病了。
如何給寶寶測量體重呢?
方法一:準備一個嬰兒專用的體重秤
對于小嬰兒,可以每周或半個月測量一次,記錄好體重變化。對照嬰兒每月身高體重增長表查看發(fā)育情況。
方法二:用成人體重秤測量兩次數(shù)值
家里沒有現(xiàn)用的嬰兒秤,也沒關(guān)系,試試這個方法。
抱著寶寶一起站在成人體重秤上,測出體重值,然后再單獨量一下自己體重,用前一次體重減去自己的體重,就是寶寶的體重了。
好了,關(guān)于寶寶體重增長的小知識就科普到這里了,你們都get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