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的一舉一動應該是很多父母很緊張的事情,尤其是還不會說話的小嬰兒,很多時候,他們的表達方式很特別,父母也會依靠自己的想象以及猜測,判斷孩子出現了什么樣的狀況。
可是,每個孩子的表達方式不一樣,脾氣秉性也不同,父母應該如何和孩子建立鏈接,并且讀懂孩子的“內心戲”呢?
揭秘6個月內嬰兒的“表情信號”
在孩子0-6個月的時候,會有幾個成長的信號,父母只要接收到了,就會立刻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父母要學會觀察,并給孩子以正向的引導。
★ 癟小嘴,皺著眉頭,寶寶有些不滿意
嬰兒的表情實際上是很豐富的,所以父母要及時地及時地進行觀察,如果發現嬰兒在某一個階段,出現了皺眉,癟嘴,或者是吭吭唧唧,有可能就是自己的想法沒有被滿足。
一般會出現在玩具沒拿到,拿到后又掉了,再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只要是委屈,這個表情就會出現。
★ 吸吮手指,四處張嘴尋覓
當嬰兒餓了的時候,就會出現啃咬手指,或者是張著嘴巴,不停地轉頭,好像在尋找什么,因為嬰兒一般是母乳,或者是奶粉喂養,找好吃的,就是這樣的情況。
啃咬手指并不是壞的習慣呢,有可能真的是因為嬰兒餓了,所以也要好好地安撫情緒,不急不躁地喂養孩子。
★ 表情舒適自然,愜意懶洋洋的
如果父母發現,自己怎么給嬰兒好吃的他都不要,表情自然愜意,舒適可愛,就說明他真的吃飽了,這個時候,只要安靜地陪在他身邊就好了,也可以放一首舒緩的音樂,一起感受吃飽后的溫暖時光。
★ 嬰兒眼睛無神,沒精打采
這樣的情況父母要注意,可能是孩子困了,或者是生病了,這個時候父母要先觀察孩子的狀態,以及身體的狀態變化,一般情況下是因為孩子困了,如果出去困了累了,就要考慮身體狀態,如發現異常請及時就醫。
★ 笑嘻嘻,或者是搖頭晃腦
孩子在興奮和心情愉悅的時候,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此刻孩子的內心是比較激動的,父母也要幫助孩子釋放愉快的情緒,積極地做出回應,給快樂一個定義,讓孩子知道自己所處的情緒是什么。
在父母逗引孩子的時候,也要注意分寸,并不是一直嘎嘎嬉笑就是好事,也要讓孩子適當地休息,畢竟孩子不是大人的玩具。
父母抓住細節,了解娃的“內心戲”
其實小嬰兒也是有情緒的,因為此時嬰兒對外界接觸并不多,父母對他的態度,有可能就會成為他對外界事物認知最開始的感覺。
所以父母要做的就是自己的角色,并不一定每天都圍著孩子轉,也不要因為孩子出現了一些小問題而大驚小怪,所以,親情是天生的,愛確實是需要學習的。
1.平和的心態面對孩子各種問題
父母在教養孩子的時候,要學會用平和的心態感受孩子成長的力量,并且會接納孩子的不足,或者是自己的不足。不要總是揪著一點小事不放。
有時候還可以把孩子當做磨煉自己心性的“饋贈”,正因為有了可愛的孩子,才給了大人當父母的權力。
2.學會積累經驗,不要覺得孩子是累贅
現在,年輕的父母比較多,有時候會因為一些小事情吵得不可開交,這個時候,就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如果自己做不好,就去學就去聯系,就當作給自己積累經驗,并且學會釋放自己的情緒。
很多時候,不是父母選擇了孩子,而是孩子有幸選擇了父母,把福報帶給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