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孕媽們在檢查出臍帶繞頸之后,超聲報告單上會顯示v型、u型以及w型等指標,這讓不少姐妹都比較疑惑,很多女性朋友們都不知道這是什么意思,而且經常講v型和u型弄混,其實他們是有區別的,今天本文就帶著大家一起來認識一番。
1臍帶繞頸的類型介紹
在超聲檢查的時候,如果報告單上顯示臍帶繞頸是v型,那么就代表著臍帶纏繞頸部一周,這種情況對胎兒影響不大,只要定期到醫院進行孕檢,了解臍帶血流的情況就可以了。
若是在b超檢查的時候發現寶寶的頸部有U型的壓跡,這個就說明寶寶有繞頸的情況,U型壓跡一般也是提示繞頸一周,這種情況也不要過于擔心,在醫生的指導下平穩的度過孕期即可。
臍帶繞頸W型提示臍帶繞頸2周,而這種臍帶繞頸的原因多與臍帶過長、胎兒小、羊水過多、胎動頻繁等有關,并且情況屬于相對嚴重,可能會導致胎兒缺氧、胎心率變異等后果。
2臍帶繞頸v型和u型的區別
臍帶繞頸v型和u型都是指臍帶纏繞一圈,所以很多姐妹們都不知道如何區分,其實兩者確實是有差別的,最明顯的分辨方法就是壓痕,壓痕呈現v型狀就是v型,呈現u型狀就是u型。
事實上臍帶繞頸u型比v型更讓人放心,因為u型臍帶繞頸通常只是搭在脖子上,若是能正確護理,就有繞回來的可能性,而v型臍帶繞頸是纏繞在脖子上的,比較難以繞回來,但影響也不是很嚴重。
事實上,相對比w型臍帶繞頸來說,u型和v型都有機會繞回來,因為孕婦腹中的寶寶本身就很好動,只要餐繞圈數不是特別多,并且臍帶不是特別緊,那么經過正確的護理后,就有機會讓臍帶恢復正常位置。
對于臍帶繞頸的孕婦來說,可以通過睡覺姿勢來矯正,臍帶繞頸睡姿通常以左側臥為主,因為這種姿勢不僅能保證胎寶寶對氧氣的充足吸收,而且也能幫助臍帶繞回來,不過最后未能繞回來也不用擔心,只要分娩時操作正確,還是能順利生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