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正龍灸法直論(艾灸上火是灸虛了 )

shiyingbao

灸虛了!你的體質不適合艾灸!吃點清熱去火的藥吧!

每次看到這樣的回復,七七真得很擔心!自己艾灸又不去了解真實的艾灸知識是件很危險的事!

艾灸上火,是真的不適合艾灸嗎?是灸虛了嗎?要吃清熱去火的藥嗎?

看看國醫大師王正龍是怎么說的:

國醫大師王正龍 《灸法直論》中關于艾灸中上火現象的論述比如:喉嚨干痛、口渴、目赤、頭痛等癥狀,許多古今醫生都認為是灸過火了,通過灸足三里就可以引火下行。但我認為大可不必,因為灸關元可以祛除寒邪、增強臟腑功能,有助于恢復“元陰元陽”。 人體“陰陽”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規律的,元氣逐漸充足了,“陰陽”就必定按照其規律運行,該升的就自然會升,該降的就自然會降,根本就不必用人為的方法去調動升降。 就是說,等寒邪被驅除以后,“上火”的癥狀就自然會消失,根本就用不著灸足三里來“引火下行”。因為人的身體內部是非常“聰明”的,艾火通過穴位的作用,

激發了真元的功能,真元又借助艾火的力量去除寒邪,一旦寒邪被驅凈,真元就會恢復“藏而不泄”的功能,將散在外面的熱量收回來,根本就不會出現繼續上火或或發燒的情況(對物體越加熱,物體的溫度就會越高,這是自然界的物理現象。而人體則不然,如果寒邪已去,發熱的狀況就會自動消除。但如果小腹溫熱以后,依然繼續施灸,此時才會出現傷陰過火的現象,會出現超高血壓,但也不會發燒(請注意這句話,提醒大家每次不要急于求成灸過長時間!單個穴位每次一般不超過40分鐘)。

那些刻意地使用“引火下行”方法的老醫學教授們,都是對“陰陽”不甚明了的人。

在中醫上,上火是身體正氣和病邪做斗爭表現出來的癥狀。艾灸上火的真相是灸把你體內本來淤積的燥熱之氣被灸宣泄出來了。再灸,這些燥火就沒有了。出現上火現象可以多喝點溫開水,米湯,或者在督脈,膀胱經刮痧幫助體內燥熱之氣排出。

七七建議:出現“上火”現象,如果能忍受就繼續灸下去,效果會更好,不能忍受就暫停等“上火”消下去后再繼續,不必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