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盤早剝是指孕婦在妊娠后20周或者分娩期,部分或者全部胎盤在分娩前出現子宮壁拋離的現象,孕婦不僅會引起明顯的腰腹疼痛感,還會引起貧血、休克的癥狀,因此孕婦應該了解關于胎盤早剝的一些原因,希望孕婦朋友可以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加強自身的防范工作。
1胎盤早剝的原因
導致孕婦胎盤早剝的原因有很多,如果孕婦在妊娠期間沒有加強自身的防范工作,受到外力撞擊,就容易引起胎盤早剝的現象,如果孕婦出現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會使其身體的血管出現病變、痙攣以及血腫等現象,使患者的胎盤從子宮壁中逐漸脫離,出現胎盤早剝現象。
胎盤早剝是孕產婦的急重癥,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血管因素:如妊高癥病人、腎臟疾病的病人,血管較脆弱;
2、機械性因素:像外傷、腹部直接外力撞擊;胎位異常時行外倒轉術也易出現胎盤早剝;臍帶過短或者臍帶繞頸,在分娩過程中胎先露快速下降,也可能導致胎盤早剝;
3、胎膜早破時,大量羊水突然涌出,也會導致子宮腔變小,引起胎盤早剝;
4、部分患者習慣抽煙、**,如吸可卡因,也會影響血管脆性;
5、與孕婦年齡和產次有關系,年齡越大發生胎盤早剝的機會越多,另外,較為重要的是產婦分娩次數越多,發生胎盤早剝風險性呈幾何數增加,所以分娩次數越多、年齡越大,分娩風險性越高。
孕媽媽出現胎盤早剝的時候,會出現陰道流血,出血量較多,色暗紅,有時候還會出現突然發生的持續性腹痛或腰酸、腰痛,因此,孕媽媽在孕期出現這樣的癥狀時,就要警惕是否是胎盤早剝,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2胎盤早剝預防措施
發生胎盤早剝是比較危險的,如果胎盤剝離面積較大很容易危及胎兒和孕婦性命安全,不過胎盤早剝是可以預防的,孕婦平時要注意生活和飲食上的護理,避免出門摔倒或者發生碰撞,同時也要注意孕期的血壓監測,避免發生妊娠高血壓的情況出現。
想要預防胎盤早剝的出現,以下四點或許能幫助你:
1、產前檢查不能少:孕婦在整個孕期,都應聽從醫生安排定期進行孕檢,到了生產前的孕晚期,檢查更是不能缺少。通過充分的產檢,能盡早發現胎兒在功能的異常情況,通常如果孕婦出現胎盤早剝,通過b超檢查就能發現;
2、預防并發癥:孕期應警惕各類并發癥出現,特別是高齡孕產婦容易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在生活中需保持良好的心情和規律飲食,如果突然出現高血壓、蛋白尿以及水腫等癥狀,應第一時間就醫檢查,并積極應對治療;
3、保護好自己:腹部受到撞擊、擠壓是胎盤早剝的一大原因,所以越是到了妊娠晚期,就越應該保護好腹部,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區域、盡量避免獨自出行,在外出時,可選擇出租車、家人開車等方式,以免腹部受到擠壓;
4、孕期血壓監測:醫學研究發現,20%的胎盤早剝是因為高血壓引起的,有妊娠高血壓的孕婦發生胎盤早剝的幾率比血壓正常的孕婦高五倍。所以平時一定要注意檢血壓的監測,有高血壓的孕婦不要讓血壓波動過大,平時要注意飲食護理,高脂肪、高膽固醇、高糖的食物要盡量少吃。
一旦發現存在胎盤早剝問題,應第一時間咨詢醫生,并按照醫生建議治療,特別是孕晚期出現的胎盤早剝,當威脅到胎兒健康時,應同從醫生建議選擇剖宮產等更為穩妥的方式,以免對胎兒造成傷害。
3互助問答
胎盤早剝與熬夜有關系嗎?
胎盤早剝與熬夜沒有關系。
絕大部分跟下列因素有關系,比如妊娠高血壓導致,血管壓力增高,引起胎盤早剝,或者是有外傷史,或者是在孕晚期的時候有性生活,并且動作比較粗暴,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臍帶過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