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造夢西游3唐僧武器 [造夢西游3唐僧武器天殘]

shiyingbao

當年唐三藏要是有這裝備,西天取經就沒孫悟空什么事了。[捂臉]

除金箍棒外,悟空還有一件兵器,比金箍棒珍貴百倍,曾救過他的命

小時候,很多喜歡看《西游記》的少年,總喜歡拿著一根棍子來模仿孫悟空,認為金箍棒是西游世界中最厲害的武器。

可是,現實卻不是如此,金箍棒不僅不是《西游記》中最厲害的武器,甚至也不是悟空身上最厲害的武器。

為何會這么說呢?因為悟空身上還隱藏著一件秘密寶貝,比金箍棒要珍貴100倍,甚至還救過他的命。那么,這個東西是什么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

學有所成,東海求得金箍棒

話說,在方寸山上學有所成后,孫悟空便告別了菩提祖師,坐著筋斗云回到了花果山。與此同時,悟空還認識了牛魔王一幫好兄弟,七人合稱“七大圣”。

在聊天的時候,因悟空缺少一件趁手的兵器,牛魔王便告訴他東海有很多的好東西。于是乎,悟空便去了東海龍王那里討要寶貝。

當時,東海龍王拿出各種各樣的寶貝悟空都看不上,無奈之下,龍王便心生一計,領著悟空去定海神針處。因為定海神針重量非常大,無人能夠拿得動,龍王也是想要悟空知難而退。

悟空跟著龍王去了定海神針所在的地方,只見那里有一根鐵柱子,“約有斗來粗,二丈有余長,緊挨箍有鐫成的一行字,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

可是,根據《西游記》原著的記載,金箍棒似乎注定就是孫悟空的一般,悟空去東海的那一天書中是這么寫的:“這幾日霞光艷艷,瑞氣騰騰,敢莫是該出現,遇此圣也?”

果不其然,見到孫悟空后,金箍棒仿若有靈性一般,悟空讓它變大就變大,讓他變小就變小。最后,金箍棒就變成繡花針大小,藏在悟空的耳朵內。

如意金箍棒的威力

在《西游記》中,如意金箍棒雖然不是最厲害的武器,但卻是最適合孫悟空的。同時,這個武器還非常的有來歷,他是太上老君用九轉鑌鐵煉制的。

煉成之后,就給了大禹讓他治水,而后一直留在了東海,可以說材料、煉制手法、歷史都具備。金箍棒的威力有多大呢?原著小說是這么寫的:“莫說拿!那塊鐵,挽著些兒就死,磕著些兒就亡,挨挨皮兒破,擦擦筋兒傷......”

大鬧天宮的時候,孫悟空就是靠著金箍棒的威力,他的戰斗能力可以說提升了很多,許多神仙都敵不過它,屬于“一力降十會”的存在,西游世界中比金箍棒重的武器少之又少。

西天取經的時候,孫悟空也是憑借著他的金箍棒,打遍了西牛賀洲中的大小妖怪,成功將唐僧護送到了靈山,并且自己也修成了正果,成為了斗戰勝佛。

成佛之后,金箍棒的威力便不再適合孫悟空了,根據其它一些神話小說的闡述,悟空將他傳給了“孫小圣”,繼續發揮著金箍棒的光與熱。

或許也是因為如此吧,很多人認為金箍棒就是孫悟空身上最厲害的兵器,其實不然。在悟空的身上還有一件更厲害的寶貝,只是一直被他隱藏著,整個西游記全集也僅僅只用了一次。

可是,僅僅就是這一次卻救了孫悟空的性命,足見這個寶貝有多厲害,它便是悟空頭上的三根救命猴毛,無論是來歷、威力都比金箍棒要高。

悟空隱藏起來的寶貝

看過《西游記》的朋友,都清楚獅駝嶺一戰的故事,當時唐僧師徒四人來到了青獅、白象、大鵬雕的地盤,而唐僧又被這三個妖怪給抓走了。

憑本事戰斗,悟空又打不過他們,無奈之下只能變身為巡山的“小鉆風”(大王讓我來巡山),以求渾水摸魚救出師傅。不過,悟空的七十二變有一個缺陷,他沒有腮幫子。

平時,這個缺陷不顯,但只要一笑就會露餡。果不其然,假裝成小鉆風的悟空陪著三位妖怪樂呵時漏了陷,結果被大鵬鳥一下收入了陰陽二氣瓶中。

陰陽二氣瓶中有陰陽二氣,被這兩種氣體侵蝕的人,不消三刻就會化成血水。危急關頭,悟空揪下了一根毫毛,變成了一個鉆頭,將陰陽二氣瓶鉆了一個洞便逃走了。

話說,之前悟空用金箍棒鉆、打陰陽二氣瓶都沒有用,為何一根毫毛便能解決呢?其實,這三根毫毛并不簡單,而是觀音菩薩送給他的救命毫毛,一共有三根,這也是悟空第一次用。

當年,悟空不想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畢竟路途艱險、有生命危險。因此,觀音便對他說:“我許你叫天天應,叫地地靈”,而后就給了他三個救命毫毛。

這三根毫毛的真實身份,是觀音菩薩的柳條上摘下來的三片樹葉,而這三片樹葉則不簡單。根據一些相關資料的記載,觀音的柳條是準提道人身上的枝條,按照種類劃分屬于“洪荒之物”。

同時,觀音菩薩玉凈瓶中的水也不簡單,它的名字叫做“甘露水”,有著起死回生的功效,還救活過人參果樹。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中生長,可想而知,那三片樹葉的威力有多么大,難怪菩薩會自信地說“叫天天應,叫地地靈”。

悟空的金箍棒則是太上老君為大禹治水煉制的,雖然材料是九轉鑌鐵,但總體的能力卻不怎么好,與觀音菩薩的柳葉相差的可不止一籌。

總的來說,三根救命毫毛才是悟空身上最強大的秘密武器,金箍棒只能排在它之后。而這三根毫毛,縱覽整個《西游記》悟空也只用過兩次。

或許是因為太過強大吧,而且還屬于消耗品,不到性命攸關的時刻,悟空也不舍得用。對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唐僧當年要是有這武器,基本上沒孫悟空啥事情了。[呲牙][大笑][捂臉]

禪杖是唐僧用的禮器,杖頭上有個好象精致的小鳥籠。魯智深的兵器是月牙鏟,很形象,開了刃口,要取人命的!

真假美猴王一難中,六耳獼猴的“隨心鐵桿兵”到底從哪來的?

我們都知道在西游記中孫悟空有他的專屬武器如意金箍棒,此棒是猴子從東海龍王強借而來,它本是太上老君用神鐵冶煉,后成為大禹治水量海的器物,再后來流落東海龍宮,也喚作“定海神針”。

此棒跟隨孫悟空上打天宮下砸地府,無往不利,在西行取經時更是憑借此棒降妖除魔,護佑唐僧。

可以說金箍棒幫了猴子很大的忙,而這根能隨意變換大小的棒子更是世間僅此。

可是真假美猴王一難時,突兀跳出來一個假悟空,不僅長得一模一樣,就連神通術法也毫無差別,甚至世間僅此一根的如意金箍棒假悟空也有一根。

按理說,模樣能變,動作能學,可隨意變換大小的棒子又從哪來?總不至于六耳獼猴讓太上老君又給它煉一根?

法寶并不是太白菜,說有就有的,這點絕無可能。

單從名字來看,“如意金箍棒”對應“隨心鐵桿兵”,兩個雖名名字不同,但意義是一樣的,“如意金箍棒”就是“隨心鐵桿兵”,兩者并無差別。

六耳獼猴就是孫悟空的二心,也就是他的惡念、心魔所化,兩者實為一體所生。這個憑空冒出來的六耳獼猴,并不是所謂的混世四猴,只不過是猴子的惡念,既然人是一體的,自然也能解釋“隨心鐵桿兵”為何與“如意金箍棒”一模一樣了,因為這倆本就是同一個東西而已。

鎮元大仙手里有一件武器,名叫“七星鞭”,這件武器也沒啥厲害之處,只是他拿來鞭打唐僧師徒用的。

不過,這“七星鞭”唯一特別的地方就是它是用龍皮制作的,龍皮哪來的?自然是殺龍取皮,由此可見,西游世界里的龍地位實在不怎么樣。

有人說,身為地仙之祖的鎮元大仙殺條龍又怎么了?能拿它的皮煉制七星鞭說明這條龍還有點用處,別說鎮元大仙了,就是獅駝嶺的金翅大鵬鳥每天都吃五百條龍,龍好像變成了雞鴨鵝一類的家畜,跟強大一點都沾不上邊。

人間的帝王以真龍天子自居,而神魔界中龍卻成了戰五渣,誰便一個強大的神仙或者妖怪都能吊打,肆意捕殺,這吳承恩是不是對龍有意見啊?把龍寫得這樣垃圾。

閑話西游(三)豬八戒的貪夢之一貪色

豬八戒(原名豬剛鬣)是明朝吳承恩所著神話小說《西游記》以及衍生作品中的主要角色,法號悟能(觀音取),渾名八戒(唐僧取),唐僧的二徒弟,會天罡數的三十六般變化,所持武器為上寶沁金鈀(俗稱九齒釘耙)。

其本是天庭玉皇大帝手下的天蓬元帥,主管天河。后因喝醉酒調戲霓裳仙子,被玉皇大帝貶下凡間投胎,卻錯投豬胎,占福陵山云棧洞為妖。它咬殺母豬,打死群彘,又招贅到福陵山云棧洞的卵二姐,想不到一年后卵二姐卻死了,只留下一個洞府給他。至此棲身云棧洞,自稱“豬剛鬣”。

后又在高老莊,豬八戒化身俊男,救回翠蘭,得到高莊主的賞識,便將女兒許配給他成親。誰知八戒喝醉酒顯豬身,翠蘭誓不與八戒同房。無奈之下,八戒黑夜潛入高府,折騰翠蘭,一心要與翠蘭同房。高莊主一家痛苦無比。

唐僧西天取經路過高老莊,豬八戒在云棧洞與孫悟空大戰,聽說唐僧之名,前去拜見。被唐僧收為二徒弟后,為讓其繼續戒五葷三厭,唐僧給他起了個別名叫“八戒”。八戒從此成為孫悟空的好幫手,一同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

因貪色被天庭貶到人間, 豬八戒仍不能嚴守戒律,放不下其好色的欲望。西行途中,只要一見年輕漂亮的女子,哪怕是妖精變的,他都會在口中不停的喊著“女菩薩”,心也不停的想著“女菩薩”。第23回,豬八戒貪戀四圣變的母女四人的富貴與美艷,反倒受了一場大苦,出了大丑。見了白骨精生得俊俏就動了凡心,跑了個豬癲風。在女兒國看到女王后“忍不住口嘴流涎,心頭撞鹿,一時間骨軟筋麻,好便似雪獅子向火,不覺的都化去也。”并發起風來要留下來和女王做夫妻。72回,在濯垢泉也只是變成鲇魚,在化為美女的七個蜘蛛精的腿襠里亂鉆了一些時候,并未與蛛蜘精們亂性。第95回,在眾目睽睽下,他見了霓裳仙子動了欲心,抱住說:“姐姐,我與你是舊相識,我和你耍子兒去也。”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豬八戒雖好色而不淫,有色心而無淫實,在男歡女愛的蕓蕓眾生中,蠢蠢欲動而未破戒,與其說“雷聲大雨點小”,倒不如說“只打雷不下雨”妥貼點,待豬八戒修成正果后,如來佛祖給予了“色心未泯”的評價。

――――――此文寫于2021年7月23日(未完)

《西游記》中的花果山水簾洞后來被孫悟空當做了自己的洞府,但是,水簾洞一開始,又是屬于誰的呢?在我看來,應該是屬于太上老君的。在《西游記》原著之中,有著各種暗示,孫悟空是老君的產物。

【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

這是《西游記》原著之中,對孕育出孫悟空的那一塊石頭的描述,這石頭看似沒有規則,實際上卻包含了各種規則,分明不是天地孕育,更像是人為雕刻而成的,況且,整本《西游記》原著之中,無論是仙,還是妖,都是有生命演化而來,唯有孫悟空是沒有生命的石頭孕育出來的,這樣的手段,或許只有化身盤古開天的太上老君才能做成這樣的事情。

【你看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抬頭觀看,那里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細再看,原來是座鐵板橋。】

《西游記》原著之中,孫悟空第一次進到水簾洞里,這才發現,瀑布之下,竟然有橋梁,而且是鐵板橋,在那樣瀑布的沖擊之下,凡人想要架設鐵板橋,怕是有難度,而且,此處人跡罕至,因此,我只能推測,這里的鐵板橋應該是神仙所架。

【石猴笑道:“這股水乃是橋下沖貫石橋,倒掛下來遮閉門戶的。橋邊有花有樹,乃是一座石房。房內有石窩、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間一塊石碣上,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西游記》原著之中,水簾洞還刻有字,分明不是天生的,況且里面還有各種鍋碗瓢盆,即便天地再神奇,也不會自己產生這些東西吧。更何況,水簾洞中還有灶臺,還有做飯的痕跡,甚至還有不知道何時留下的剩飯。

【只見那班部中,忽跳出一個通背猿猴,厲聲高叫道:“大王若是這般遠慮,真所謂道心開發也!如今五蟲之內,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閻王老子所管。”猴王道:“你知那三等人?”猿猴道:“乃是佛與仙與神圣三者,躲過輪回,不生不滅,與天地山川齊壽。”猴王道:“此三者居于何所?”猿猴道:“他只在閻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內。”】

《西游記》原著之中,雖然是孫悟空哀嘆生命的不長久,終究會走到盡頭,但是,這里的猴子可是非常智慧的,總是在關鍵時刻為孫悟空出主意,而且似乎什么都知道,后面孫悟空缺兵器,讓孫悟空前去東海龍宮拿兵器,也是這些猴子出的主意。

這猴子不像是正常的猴子,他所知道的事情,更不應該是一群猴子應該知道的事情,因此,我都懷疑,這猴子是別人安排過來,一步一步對孫悟空進行引導,最后讓孫悟空走上一條被安排好的路。

【也是他運至時來,自登木筏之后,連日東南風緊,將他送到西北岸前,乃是南贍部洲地界。忽行至西洋大海,他想著海外必有神仙。獨自個依前作筏,又飄過西海,直至西牛賀洲地界。】

《西游記》原著之中,孫悟空兩次漂洋過海,都是乘坐的木筏,第二次更是自己一個人編的,小小竹筏,能漂洋過海,顯然是存在問題的,定然是有人在暗中幫助孫悟空。

而《西游記》原著之中,孫悟空跟隨菩提祖師學武時,發現了一件事情,菩提似乎沒有歸屬的門派,不屬于東方天庭,也不屬于靈山,因為,他什么都會,像這樣的全才,除了太上老君,我想不到有第二個人能做到這樣的地步。

在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太上老君曾經對觀音說過,自己當年的一縷化身騎著青牛西出函谷關,化胡/為佛時,用金剛琢護身,而且,他也曾擔任西周的圖書館館長,所以,精通百家之學,身兼道門和靈山之長的人,我只能想到太上老君。

所以,從孫悟空還未出生,一切都是太上老君安排的,包括孫悟空身邊的猴子,都是他一手安排的。有人或許會問,為何不直接傳孫悟空武功,讓孫悟空經歷各種磨難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就像如來不直接傳唐僧經書,而是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一樣。

所以,水簾洞原來的主人是太上老君,只是居住在那里,為了更好讓孕育孫悟空的石頭吸收日月精華!

聊聊豬八戒,他調戲嫦娥這件事,很明顯是“仙人跳”,但他絲毫反抗不得。因為幕后黑手除了玉帝,還有他師傅。

大家都知道,孫悟空師傅是菩提老祖,唐三藏師傅是如來佛祖,但很少有人探究豬八戒師傅是誰。

其實,文中寫得很清楚,線索就在豬八戒的兵器九尺釘耙上。

原文黃獅精盜走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3人的兵器,邀請五湖四海的妖怪來看寶貝,舉辦了一場“釘耙會”。

不錯,不是“金箍棒會”,而且“釘耙會”,因為九尺釘耙的確很牛逼,黃獅精識貨。

九齒釘耙的來歷不小,有詩曰:“老君自己動鈐錘,熒惑親身添炭屑。五方五帝用心機,六丁六甲費周折。”

太上老君親自動手,一大群神仙幫忙鍛造的寶物,結果卻落到了豬八戒的手中,為啥?

因為他的師傅正是道教至高神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這也有他的詩號佐證:

“有緣立地拜為師,指示天關并地闕。得傳九轉大還丹,工夫晝夜無時輟。”

其中九轉金丹,可不正是太上老君的招牌嗎?

這也解釋了他為啥可以執掌8萬天河水軍,成為天庭里的實力派—“天蓬元帥”,畢竟上面有人好辦事。

可這樣一個手握軍權,上面有人的大將軍,就因為調戲了月宮里的服務員(《西游記》中的嫦娥是月宮女仙的一種編制),被玉帝大動干戈貶下凡,實在是難以置信。

原因就在于太上老君也是幕后黑手之一,那為啥太上老君要和玉帝一起“陷害”他?

因為太上要在取經路上落子!

我們說《西游記》里取經是大勢,因為這是三界各大勢力共同推動的,看看師徒四人的背景就知道。

唐僧,如來二弟子金蟬子,背后是佛門。

孫悟空,菩提老祖弟子,女媧補天石,背后是妖族。

豬八戒,天蓬元帥,太上老君弟子,背后是道門。

沙僧,卷簾大將,玉帝心腹,背后是天庭。

那為啥三界大勢力都要推動西行取經?

其實這個事最開始只有佛門在推行,畢竟是他們要拓展業務,但道教不搭理,天庭不愿意。

所以唐僧前面9次取經都沒度過流沙河,被玉帝的心腹沙僧給吃了。

那后來玉帝為啥又愿意了?

因為天庭的政治斗爭越發激烈,玉帝壓不住掌握斗部和雷部的天庭二號人物紫薇大帝。

(紫薇大帝是《西游記》隱藏大佬,有多牛逼大家可以自行搜索,關于他和玉帝的斗爭在《西游記》隨處可見,下次有機會詳說)

玉帝只能跟如來做政治交易,引入佛門來制衡紫薇。

太上老君作為上代領袖,當然會在如此大事上落子。

于是,授業成仙之恩大如天,豬八戒這位天蓬元帥只能無奈下凡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