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在生產后為什么會出現痔瘡?痔瘡對人的身體有較大危害,本文提供了產后媽媽預防痔瘡的一些建議,也提供了產后痔瘡的治療方法以及患病期間的飲食要求,希望媽媽們能重視產后痔瘡問題,及早預防,及早治療。
什么是產后痔瘡
痔瘡是常見的一種高發性肛腸疾病,這種疾病并沒有特定的性別或年齡人群。產后痔瘡則是指女性因為妊娠和生產的緣故而引發的痔瘡。
產后新媽媽患上痔瘡部分原因是孕期子宮脹大影響血液回流的后遺癥,產后恢復中的子宮依舊會對臟器造成壓迫,同時媽媽們體內的激素變化也增加了患上痔瘡的幾率;而部分原因則與產后的生活習慣有關,諸如飲食過于重口味、便秘導致排便過于用力等都會誘發痔瘡的發生。當然,直腸本身的特殊結構也是一大內在誘因。
為什么產后易患痔瘡
產后痔瘡往往與孕期痔瘡直接相關,具體有以下三點原因:
1.妊娠期過多的黃激素影響
孕期女性分泌了較多的黃激素,致使胃腸道平滑肌的張力大不如前,降低腸胃蠕動頻率、減弱其強度,這些直接使得食物在胃里排空時間延長,進而糞便在結腸中就會因停留時間過長而失少變得干結,這樣極易出現產后的痔瘡。
2.生產時過度用力
產后易患痔瘡另一大因素是在分娩時,女性由于太過用勁摒氣,所以增加了對直腸的壓迫而導致痔瘡。
3.恢復中的子宮依舊壓迫臟器
女性分娩后,子宮不會立馬恢復到懷孕前的大小,所以一段時間內,膨大的子宮依然會對周圍的臟器形成壓力,而盆腔靜脈回流不暢,肛門受壓迫,都會加劇靜脈曲張的形成,從而誘發痔瘡。
4.產后便秘且排便過于用力
產后由于多種原因媽媽們特別容易便秘,如果大便干硬那么自然排便時需要多用力,如此就可能誘發痔瘡。
產后痔瘡的危害
· 對女性自身的危害
對于產婦自身而言,除了需要忍受痔瘡帶來的疼痛與排便不暢外,更大的危害是長期不治還會導致病菌通過血液破壞免疫系統引起陰部、乳腺、盆腔及附件等部位的感染。此外,也大大增加了患直腸癌、心腦血管等疾病的風險。
· 對寶寶的危害
更值得新媽媽們擔憂的是,痔瘡病變部位極易受到肛門內病菌的入侵導致感染,進而產生一種叫“SP痔毒”的有害物質,其一方面威脅著女人自身免疫系統,另一方面還殃及嬰兒的健康。對于產后女性而言,“SP痔毒”會感染乳腺,污染奶源,直接影響乳汁質量。此外它還會通過乳汁進入嬰兒體內,導致新生寶寶免疫力下降,增加嬰兒感冒、發燒、驚悸及各類流行性疾病的風險。
產后痔瘡如何治療
對于產后痔瘡,產婦應根據自身病情對癥治療,盡量避免口服藥物,以免藥物通過奶水影響嬰兒、胎兒的健康。
1.增加飲水
最初多喝水,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預防大便干硬。如粗糧(玉米、小米、高粱、燕麥、蕎麥、黃豆、赤豆、綠豆)、蔬菜(木耳、海帶、菜花、筍干、胡蘿卜、芹菜、南瓜、菠菜等)、果仁(核桃仁、瓜子仁、花生米等)以及干鮮水果(香蕉、檸檬等)。
2.科學運動
諸如慢跑、太極拳、瑜伽,也可自我進行腹部按摩,具體步驟是:將右手緊貼臍上4指處,順時針繞著臍處揉動,一邊揉動一邊用適度的力道加壓,時間最好以一呼一吸揉動一次,三個為一組,休息兩個呼吸再重復一次,但要注意之后按摩揉時手壓應慢慢,一直到手掌完全緊貼臍處,十組之后結束。此外也可鍛煉提肛,或者憋住大便的動作,把肛門括約肌往上提的時候要慢慢吸氣、肚臍往里面收,之后再放松肛門括約肌,注意要慢慢呼氣,再重復一遍,每天早上晚上都可以試一次,每次做三十回。最好在早晨剛睡醒的時候,仰臥在床上鍛煉提肛,有利于養成每天早上起床后解大便的良好習慣,可以加速痔瘡的愈合。
3.適當選擇外用藥
擦藥或塞藥、軟便劑等這些用于外用的藥物,能使產婦排便通暢(瀉藥慎用);坐浴藥物浸泡加速血液循環,亦能使自己慢慢不再便秘。泡盆的方式也很不錯,一兌入消定比例和溫水毒水,泡3天左右,便會有一定的效果,每天早上晚上都可以用一次,每次約泡十分鐘至一刻鐘,消毒水等須在正規藥店購買,并參照說明書使用。
4.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良好的生活規律對產婦來說十分重要,每天定時排便,最好在早晨7點左右,此時腸經活動,利于排便,從而保持大便通暢。大便之后,肛門周圍的皮膚干燥 脫皮不可能達到完全干凈無菌的要求,由于痔瘡極易脫出,導致肛周腫脹發炎,痔瘡感染情況日益加重,同時這些污物刺激肛門會引起瘙癢加重感染。所以只要排便之后一定要堅持用溫水清洗外陰,保持干凈衛生。內褲也要經常更換,值得一提是,女性內褲須單獨清洗,不能與其他衣物混同,有利于保持內褲的衛生,防止二次感染或交叉感染。
5.必要時手術治療
產后痔瘡嚴重,若瘺管現象嚴重,一定要及時就醫,采取手術方式。
產后痔瘡出血怎么辦
遇到產后痔瘡出血的情況,媽媽們也不必驚慌,做到如下幾步有利于治療出血。
1.合理飲食,定時排便
排便不暢是痔瘡出血的直接原因,因此患者要習慣每天排便以避免患上痔瘡。同時大便過于用力會使腹部壓力較大引發痔靜脈壓力增強破裂出血,因此,在排便時患者不能大力排便,若存在實在排便困難的問題,可使用開塞露潤滑幫助排便;此外大便干硬,摩擦肛門也會導致出血,媽媽們可多吃蜂蜜或芝麻油,以及香蕉等水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有助于潤腸通便,減少痔出血。
2.保持衛生,重視清潔
痔瘡出血更應保持肛門區域的清潔,每天睡前記得清洗肛周,排便過后也應及時清洗并且保持干燥,防止細菌引起肛周感染加重病情。
3.適當藥物消毒
可以通過藥物預防肛門感染。在醫生的指導下,可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泡肛門進行消毒,每天早晚一次,便后也應該增加額外的浸泡時間;還可用痔瘡膏肛門內注入以達到通便、消炎、止血的作用。此外,適當的鍛煉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利于緩解痔靜脈曲張,減少痔靜脈的壓力,促進痔瘡愈合,防止出血。
產后痔瘡飲食要求
· 產后痔瘡宜吃的食物
1.宜食用易于消化,殘渣少、質地松軟或半流質類的食物,例如粥,稀飯,牛奶等。
2.宜食用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以便利于大便順利排出,包括各類新鮮蔬菜、水果等。
3.宜食用具有潤腸作用的食物,如油脂類的芝麻油為上選以及其他植物油、動物油。此外,蜂蜜也是不錯的選擇。
4.性偏涼的食物,例如黃瓜、苦瓜、冬瓜、西瓜、藕、筍、芹菜、菠菜、鴨蛋、鴨肉等,有助于中和體熱,防止感染加重,但產后女性不能食用過多偏涼食物,因此要控制好適量。
5.對于長期出血導致體虛的新媽媽,可適當食用滋補性食品,如紅棗、蓮子等。
· 產后痔瘡飲食禁忌
1.禁煙、禁酒。煙、酒為大忌,會加重病情。
2.禁食辛辣食品如火鍋,油膩食品如肥肉,煎炸熏烤食品如烤雞、燒烤,以及熱性食品如羊肉、狗肉等。
3.忌吃發物如海魚,豬頭肉等。
如何預防產后痔瘡
其實,媽媽們產后養成一些良好的小習慣就能起到預防產后痔瘡的作用。
1.適當運動
根據自身體質情況,及早制定鍛煉計劃,如慢跑,太極等。孕期子宮膨大壓迫盆腔是無法避免的現象,但是媽媽們通過適當的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吃易于消化的食物減少腸胃的負擔,此外還應該保持大便的通暢,以防止痔瘡加重。
2.保持清潔
媽媽們保持身體潔凈輔以適當的藥物同樣可以避免產后痔瘡。經常洗澡,可以避免惡露刺激病變部位,同時有利于該部位的血液循環,有利于痔瘡愈合。勤換貼身衣物,選用柔軟干凈衛生的毛巾,換下的衣物要注意分類清洗。
3.進食講究
勤喝水,多喝水,清潔腸道,防止大便干燥。產后,隨著寶寶的降臨,臟腑各器官恢復到正常位置,但沒有壓迫因素后它們也會減慢腸蠕動,并且生產會導致會陰傷口疼痛使得產婦不敢用力大便,因此媽媽應當多進食少渣食物和半流質食物,保持大便松軟防止便秘。
4.鍛煉按摩
產后臥床休養時,也應做些適當的鍛煉與按摩,以保持肌肉彈性,促進血液循環,防止靜脈曲張惡化。排便確有困難時,可借助開塞露等外用潤滑藥物,切不可強行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