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風云輕淡(風輕云淡是什么感情)

shiyingbao

云淡風輕,一輪江月明,飄泊我此生恁多情……”偶然在抖音上聽到這幾句,頓時入腦入心,上網一搜才知道這是電視劇《白娘子傳奇》的插曲《天也不懂情》。悠悠歲月,二十年過去,有多少歌曲早已湮沒無聲,唯有真正動人肺腑的才能流傳成經典。


有網友留言說:喜歡這首歌的人品都不錯。這話雖然有點武斷,但大體上來說,一個人喜歡什么類型的音樂,就可以看出是什么性格,因為音樂是靈魂的折射。比如我喜歡聽周華健的“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就無法欣賞“兄弟啊,想你啦,你在那嘎達還好嗎?”






"言語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靈魂到不了的地方,音樂可以"。音樂是先于文字存在的,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其實就是一本歌詞。因為領悟文字之美有一定的門檻,而欣賞音樂只需要一個正常的耳朵,所以音樂更容易讓人接受。流行音樂之所以吸引大眾,就在于它易于流傳,更易激發共鳴。


人是情感性動物,面對宇宙浩瀚,面對星光燦爛,面對友朋愛侶,時不時的總想傾訴點什么。可是別說古代目不識丁是普遍現象,就是現在文字表達也有一定難度,但讓下里巴人普羅大眾唱個小曲還是可以的。我們高興時可以大聲嗨,傷心時可以小聲哼,音樂不分高低貴賤,它老少咸宜,沒有技術門檻,只不過各尋喜好罷了。






唱歌是人的本能,我們經常會為一些原生態的山歌、民謠所打動,而這些歌聲往往出自絲毫沒受過專業訓練的孩子、鄉民之口。究其原因,無它,這是靈魂深處的律動,因為歌為心聲,每一首歌都是心路的歷程。我們聽一首歌,之所以為它所打動,就是因為它觸動了感情神經。


文字和音樂都屬治愈系,不想讀書的時候,不妨聽聽音樂吧,因為音樂也可以滌蕩心靈,讓我們對人對事寧靜從容,云淡風輕。